昨天下午就沒回來,看來是要處理的事情不少啊。
大體看了眼,都是關於上次黑鳥臨空造成的影響。
二號方案可是消耗不少物資的。
為了應對下一次,他們必須儘快補充完畢。
鵬總看了幾眼,隨後在文件上簽字,又蓋上印章。
一番處理後,鵬總這才伸個懶腰,然後想起正事來。
可就在鵬總拿起電話的時候,卻不知道該給誰打了。
畢竟國內研究計算機的,除了中科院,也就九院那邊的計算機研究中心了。
至於其他幾個研究所,估計還沒九院的權威呢。
可中科院那邊,他也沒有熟人啊。
思來想去,鵬總終於想起一個人來。
電話撥出去,鵬總等了一會兒,電話裡傳來詢問聲,鵬總立馬開口,“我要701辦公室!”
等了一會兒,裡麵傳來聲音,鵬總直接開口,“我找701的老鄭!”
很快,老鄭的聲音傳來,“首長,您找我?”
“老鄭,有件事情問你下。”
“首長您說。”
“上次你說起過,對方利用高運算的計算機,比起咱們的要強出百倍不止,是有這回事?”
“對,首長,是的。”
“那你知道這計算機是怎麼研究出來的?”
老鄭不明所以,但還是儘職儘責的說道,“首長,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對方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遙遙領先我們,這其中最主要的差彆就是對方使用了更好的技術。”
“更好的技術?”
“對!”
老鄭坐在椅子上,順手拿起最近一段時間特意收集到信息。
彆看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破譯,但通過破譯工作,能夠接觸到許多信息。
這裡麵,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我們現在國內用的計算機,在定位上是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而且還是在初步階段,每秒有十萬次就很不錯了。”
“對方用的卻是成熟的晶體管計算機,我了解下,他們可以達到三百萬次。”
“這就是差距。”
這些鵬總早就聽過,對此並沒有驚訝,他隻想知道,如何縮短這種差距。
就像當年的蘑菇蛋,對方有,他們沒有。
但他不知道這個有跟沒有之間的差距。
直到跟歸國的錢老詳談之後,他才知道這種差距是多少。
這才有了奮起直追,驚天動地。
隻因為,那種差距看得到。
所以,他需要一個人來告訴他,國內跟國外在計算機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們用的是第二代,但據說對方已經開始研究第三代了。”
“集成電路?”
聽到鵬總的話,老鄭卻是一愣。
“對,就是集成電路。”
“這種計算機在使用了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後,體積、功耗都進一步減少,可靠性卻大為提高,據說運算速度達到了每秒千萬次的級彆。”
聽老鄭如此說,鵬總眉頭一挑,“千萬次?你沒搞錯?”
“沒有,這是我們準確情報。”
“而且,對方應該有了成品,隻是還沒有正式使用吧。”
老鄭說完,好奇問道,“首長,您咋突然問起這?”
“哦,沒什麼。”
“就是從九部回來,他們那裡搞得什麼高純度的矽,說是可以用於生產集成電路的,我這不是問問你嘛。”
“高純度矽?”
“這個我倒是不清楚。”
老鄭對於計算機了解不少,但要說計算機如何製作,那可是十竅開了九竅,一竅不通。
“不過我覺得,這計算機不是簡單的事情。”
“這生產製造用的部件啊,可都是要求非常高的。”
“咱們國內連晶體管都沒搞明白,就想著研究更高層次的集成電路,有點難。”
“當然,咱們能夠做出來的原材料已經很難得了,但想要迅速做出成績,有些不現實。”
聽老鄭如此說,鵬總也有些明了。
那就是,這什麼高純度的矽,對國內的計算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不是當下能夠兌現的。
掛斷電話後,鵬總給陳老打過去電話,雙方交流一番。
陳老詢問了中科院那邊的人,答複跟老鄭說的都差不多。
不過對方得知九院做出高純度矽後,很是震驚。
按照他的說法,這什麼集成電路是由許多高純度矽製造出來的晶體管組成。
而國內想要將這種晶體管做出來,除了技術,還需要複雜的設計。
這方麵,國內明顯沒有發展環境。
陳老接著詢問,如果現在開始研究集成電路的計算機,需要多久。
中科院的負責人員沉思片刻後,給出了十年的期限。
還是最少十年。
而且還需要不斷的,持續性的投入。
聞言,陳老錯愕。
原本在九部跟楊小濤交流的時候,以為會很快就拿出成績來。
卻不想,對方當頭就來了一個十年!
他還真沒想過,需要這麼久。
就在陳老準備掛斷電話的時候,電話對麵想要一些高純度矽來研究。
對此,陳老隻能說,自己跟九部說去。
他可是知道,九部為了那一小碗的‘矽’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隨後鵬總跟陳老簡單交流後,便給這件事做了簡單的定性。
高純度矽對於計算機的發展研究很重要。
但想要促進計算機的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走。
也就是說,九部的矽研究具有較大的潛力,但兌現不容易。
即便如此,兩人對於楊小濤,對於九部的研究,也是持鼓勵態度。
但想要支持嘛,他們也不知道支持啥。
隻要楊小濤他們完成其他任務就行。
剩餘時間,他們想乾嘛就乾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