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濤悠悠的說了句,張老聽了張大嘴,最後還是沒有再問。
像白駒那種沒有經過實驗,直接首飛成功的,絕對是少數。
沒看到殲八在盛京的時候被搞得死去活來嘛。
誰敢說這次就一定能成功。
如果非要參考以往經驗的話,那就隻有楊小濤的白駒了。
可如今,楊小濤這家夥都說不清楚了,可是讓他心裡麵沒底啊。
時間在等待中緩緩流逝,過了一會兒,天開始變白,而此時通訊器中傳來地勤的聲音。
“塔台,檢查完畢,沒有問題。”
“塔台收到。”
王銘海說了一句,隨後繼續命令道,“一號,二號跑道做好準備。”
“一號明白。”
“二號明白!”
跑道周圍已經做好準備,四周停放著大量的消防車、救護車,還有許多人員在車子周圍守候著。
此刻,兩名試飛員已經進入駕駛位,正在熟悉著飛機。
這兩人也是先前試飛殲八的試飛員,沙漠之鷹的操控係統跟殲八是一樣,所以駕駛起來沒啥困難。
天放亮之後,楊小濤等人在指揮塔吃了早飯,一人兩根油條,就著開水吃的。
整個機場的人都一樣。
當然,張老說了,要是這次首飛成功,他請客吃大餐。
對此,楊小濤隻是對張老笑笑,然後提醒一句,要說到做到。
張老笑著,眼神裡多了一抹期待。
上午九點,一排小汽車陸續進入機場。
楊小濤等人在機場外迎接。
沒多久,就看到鵬總、陳老陸續下車,隨後費薩爾跟哈桑兩人從車子裡走出來,快速來到最後一輛轎車前,恭敬的打開門,裡麵走出來一個頭頂格子布的中年人。
瓦利德。
楊小濤一眼就認出來了。
同時,又有些緊張。
顯然,對方對這次首飛非常重視。
如果一切順利,什麼都好說。
如果出現意外,估計就得打水漂了。
幾人見過後,這才往指揮塔走去。
“楊先生,又見麵了。”
費薩爾在一旁對著楊小濤客氣著,楊小濤回以微笑,“費薩爾先生,您什麼時候來的?”
“我啊,前天來了,跟瓦利德大人一起過來的。”
兩人小聲交談著走進指揮塔。
“楊先生,哈桑已經將情況跟我做了彙報,感謝這段時間對我們無私的教導,這點瓦利德大人聽說後,非常的高興。”
楊小濤一聽就知道,這應該是侯保衛跟烏拉卡這對師徒搞出來的,不過現在看來,情況還不錯。
“這本身就是我們該做的,不然我們總不會跑那麼遠去給你們做飛機保養吧。”
楊小濤不在乎的說著,費薩爾聽了連連點頭。
道理是這個道理。
但真要做起來,哪個師傅不留一手啊。
就他們那的合眾國商人,說的比少女的歌聲都好聽,可乾的事實在是讓人惡心。
兩人在一旁聊著,鵬總跟陳老也跟瓦利德聊著。
當然,他們更多的是對雙方的合作感興趣。
尤其是那東風二號。
雖然上麵明確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會立馬回絕,畢竟人家是非常慷慨的嘛。
說了一會兒,張老來到跟前,“首長,已經準備好了。”
鵬總點點頭,隨後對著瓦利德笑道,“飛機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首飛了。”
瓦利德立馬笑著點頭,然後接過隨從遞過來的望遠鏡,眾人一起走到觀景台前。
“哇嗚,這飛機真漂亮。”
哈桑在一旁驚喜著,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完全成型的飛機,尤其是外部被塗裝成迷彩色,這簡直就是給他們準備的啊。
“是啊,真漂亮。”
費薩爾也在一旁說著,心裡卻是補了一句,“要是再實用下就更好了。”
楊小濤雙手環胸站在瓦德利身旁。
“楊先生,這,沙漠之鷹看起來很不錯啊。”
瓦德利的話剛說完,楊小濤就知道他想要問的是什麼。
“瓦德利先生,沙漠之鷹按照當初的性能設計的,按照約定,它的極限升高見到到兩萬八千米左右,最快速度可以達到二點八馬赫。”
“當然,這個速度下,對飛機的發動機,機體都會產生損傷,飛機降落後需要進行維護保養。”
“如果按照正常的兩馬赫巡航速度,沙鷹應該沒有問題。”
楊小濤簡單介紹下設計數據,這些都是當初商定好的。
瓦德利自然明白,隻是在心裡有些忐忑,尤其是現在馬上要出結果了,更是有些緊張。
“要開始了。”
楊小濤輕輕說著,讓瓦德利的目光看向前方。
“塔台,塔台,我是一號,請求起飛。”
“同意起飛。”
隨即,一號跑道上的沙鷹在駕駛員的操作下開始滑行,隨後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飛上天空。
觀景台前,眾人雙手緊緊捏著望遠鏡,生怕錯過每一秒。
“塔台,塔台,我是二號,請求起飛。”
“同意。”
有了第一架飛機的成功起飛,王銘海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緊接著,第二架飛機開始滑行,隨後直衝雲霄。
兩架飛機在空中很快組隊,也是在首飛前安排好的計劃。
既然有客人來驗收,自然要做的漂亮了。
於是,在王銘海的指揮下,兩架飛機迅速進入狀態,按照計劃進行。
“哇~”
費薩爾忍不住的驚呼起來,就在剛才,兩架飛機並排著在低空飛過,飛機上的飛行員還對著下方眾人行了軍禮。
可接下來,費薩爾的嘴巴就沒有合上的機會。
隻見兩架飛機快速向上爬升,而此刻指揮塔中的聲音一遍遍響起,通報著飛機所在的高度。
兩萬米,瓦德利攥緊拳頭,感覺頭上的格子布被汗水打濕了。
兩萬三千米,瓦德利差點興奮的跳起來。
這個高度,已經完成親王殿下的任務。
而作為一名飛行員,更知道這其中的意義。
這麼高,不僅增加了隱秘性,更增加了安全性啊。
而哈桑更是拍著手大腿,另一隻手不忘的拿著望遠鏡。
秋高氣爽的四九城,讓他們仰著脖子可以看的清楚。
兩萬五千米。
這是飛機的最後高度,不是不能往上飛,實在是沒有那個必要。
於是,在兩萬五千米達到後,兩架飛機開始自由飛行。
三分鐘後,六千米的空域中,兩架飛機相對飛行。
這一刻,整個觀景台中的人都緊張起來。
然後廣播中通告著飛機的實事速度。
一馬赫,一點五馬赫,兩馬赫,二點五馬赫。
最後,兩架飛機以二點五馬赫的速度衝刺起來。
觀景台上的眾人隻看到兩條線快速接近,然後在眨眼的功夫錯身而過。
在望遠鏡的視野中,這兩條線幾乎貼近。
但實際上,兩架飛機的距離超過百米。
即便如此,飛機交錯的一瞬間,彼此的音浪傳到對方機身上,還是讓飛機產生輕微的震動。
原本兩名飛行員還想著來個芝麻開花的,現在看來還是以穩為主。
兩人在通訊器中簡單說了下,隨後就開始下降,準備著落。
此時,不論是觀景台的人還是在機場周圍的人,都捏著一把汗。
能否飛上去,很重要。
但能不能安全降落,更重要。
在眾人期待目光中,第一架飛機開始降落。
輪胎摩擦著跑道發出嗤嗤的聲音,隨後飛機減速,在跑道上滑行。
眾人來不及慶祝,另一架飛機也開始降落。
五分鐘後,兩架飛機停在機場中央。
四周,響起歡呼海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