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頒發的,就是最後的大獎了。
優秀團體獎。
這獎在九部的分量可是非常重的,對她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政績。
若是拿到了,她就可以坐穩這位置。
同時,也會給家族看看,憑借自己的努力走到這一步,讓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看看。
老娘就是潑出去的水,那也是白家人。
很快,表演在一片掌聲中結束。
舞台上的女工一個個興奮的謝幕,然後李軍再次出現在舞台上,下方的李洪峰有些緊張的捋了捋身上的衣服。
楊小濤見了不由笑道,“老李,你要是緊張了就給自己兩耳光,保準冷靜下來。”
李洪峰瞥了眼對方,冷哼一聲,“我信你個頭,淨出壞主意。”
“我這是獨門秘籍,要麼你掐一下大腿,肯定有用。”
李洪峰懶得搭理,但手卻是不著痕跡的放在屁股下。
陳老聽到楊小濤在旁出壞主意,不由得想到以前開大會的時候,身邊的人哪個不是兢兢戰戰,哪有現在這歡快的氛圍啊。
或許,這種表演活動,就需要歡快一些。
想到這裡,陳老覺得自己以後沒必要說太多大道理了。
本來一年下來同誌們就夠累了,今晚,就圖一樂嗬吧。
陳老笑笑,然後就聽到舞台上李軍說出李洪峰的名字,身旁的李洪峰忙站起來,對著身後眾人揮手行禮。
陳老突然說道,“小李,加油啊。”
原本有些找到狀態的李洪峰聽到這話,腳步差點停下,臉上的笑容也是一滯。
楊小濤則是捂嘴笑著,後排看到這一幕的人都忍不住的笑起來。
李洪峰瞪了眼楊小濤,然後對著陳老點頭。
這是陳老給他的關心啊。
隨著李洪峰登上舞台,眾人的目光再次看過來,等待著結果。
李洪峰上台接過獲獎名單,沒有急著打開,而是感慨起來,“在九部的這段時間,我了解了很多,也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感受著身邊的變化。”
“現在,我將要公布優秀團體的獲得者。”
“我想的是,優秀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是為九部,為國家掙得錢多嗎?”
“是做出來貢獻嗎?”
“還是說創造了多少價值?”
李洪峰的話,讓下方眾人引起不小的騷動。
尤其是那句‘掙了多少錢’讓白景述心頭一顫。
莫不是.
白景述等製藥廠的人隻覺得屁股有些坐不住了。
“我覺得,這些都是優秀團體的評判標準,但又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在我看來,優秀團體,是一種精神,一種所有人凝聚成的精神。”
“最初時候,我們的紅星機械廠就是憑借著一股子創新精神。”
“老紅星人,他們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一條彆人不曾走通的路。”
“找出這條路,然後堅定的,不論多大困難都要走下去,這就是他們的創新精神。”、
“所以在上次的競選中,紅星機械廠研發處,就成了優秀團體。”
“而現在,我們所認同的優秀團體,就需要有一種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大家有勁一起使的精神.”
李洪峰將自己的理解用最質樸的話說出來,台下的人卻是聽得認真。
同時,眾人也明白,為何有些人能夠獲得獎勵,為何有些人摸不著獎勵的門檻。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努力的方向錯了。
在九部,大家更加注重實際。
那些麵子工程,好看,但沒用。
這就是九部衡量優秀與否的標準。
楊小濤同樣認真聽著,心中對於李洪峰的這份解讀非常認可。
優秀團體,包含的可不是一個人的優秀,而是所有人的優秀。
而李洪峰提到的精神,更是點睛之筆。
啪啪啪
身旁的陳老鼓起掌來,楊小濤跟著故障。
這是頭一次,陳老主動鼓掌。
下方,後排上的人一邊鼓掌,一邊忐忑著。
白景述,常明傑,丁祥軍,管誌勇等等,他們都堅信自己的工廠表現的很好。
他們也都覺得,自己是最後的大獎贏家。
可現在,他們都在心裡琢磨著,自家的工廠,有沒有這種精神?
常明傑低下頭,突然意識到,自從分出來後,他們機床廠就少點什麼。
以前想不通,可現在他明白了,少的,是楊部在時的那種‘創新’精神。
或者說,他們這些人,隻是繼承了創新的名字,卻沒有繼承創新的精髓。
拳頭握緊。
這一刻常明傑決定,回去就將創新精神拾起來,他就不信,兩年時間,做不出來個機床。
同樣的,管誌勇也在心裡沉思著。
如今的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被提拔起來戰戰兢兢的小廠長,如今的鋼鐵廠在四九城也是首數的存在。
即便是新建的大型鋼鐵廠,在他們麵前,也是個晚輩。
對於鋼鐵廠的變化,他也看在眼裡,隻是覺得鋼鐵廠的產量節節攀升,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便沒放在心上。
可現在看來,他們鋼鐵廠還是太浮躁了啊。
先前的鐵人精神,還是學習不到位啊。
孫國雙拳緊握,丁祥軍眉頭緊皺,戰雷呼吸急促
九部的工廠很多,九部的實力很強,但不代表缺少他們就不行了。
如果他們乾不好,乾不了,後麵有的是人等著上位。
眾人沉默著,心中卻是打定主意,來年要做出改變了。
沈榮,韓三鳳,王光美、朱子清等研究所的人,同樣在期待著。
這不僅是他們的榮譽,更是對他們的認可。
等李洪峰說完,這才拿起準備好的獲獎稿打開後,嚴肅的喊道,“獲得1967、1968年度的優秀團體獎的是.”
大會堂裡,一片寂靜。
“紅星製藥廠。”
啊~~
啪啪啪啪
尖叫聲,掌聲瞬間充斥著整個大會堂。
常明傑、王法、管誌勇、宋飛等人互相看看,都是看到了不甘,無奈以及不服輸的鬥誌。
鼓掌,隻是慶祝對方的榮譽,但不代表他們會在接下來的兩年中,認輸。
等會場的聲音逐漸平息,等白景述幾人恢複平靜,眾人才繼續看向舞台,等待著另一個名字的出現。
而此時,研究院的人已經坐不住了,甚至有人就在原位上站著,目光灼灼的看向李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