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天,郭亮的聲音再次出現在楊小濤辦公室裡。
看到對方前來,楊小濤心裡就有些抵觸。
果不其然,郭亮還是因為撥款經費審核問題找來。
隻是這次主角變成了太陽能電池板研究所。
而且比起往常的撥款要求,這次數據直接擴大了三十倍,難怪郭亮會覺得奇怪呢。
“小濤,我有件事找你。”
等郭亮離去沒一會兒,劉懷民走進辦公室。
見此婁曉娥跟劉麗雪兩人起身離開,順帶關門。
“老劉,你說。”
劉懷民沉吟片刻,“這幾天咱們花錢的速度有點快啊。”
“當然,我不是反對花錢,隻是這錢得落到實處就行。”
“但這幾個項目還沒正式開乾就需要這麼多錢,實在是有違常理啊。”
楊小濤立即明白這事跟通訊衛星那件事有關。
也清楚這段時間花錢花的有點多,但在他看來,這都是必要的。
“老劉,咱們還有多少家底?”
楊小濤隨口問了句,劉懷民卻是無奈搖搖頭,“你問這個乾嘛?”
“就是隨便問問。”
聞言,劉懷民沉思片刻就說道,“咱們現在賬上的流水還有近一個億,不過還要預備一部分處理危機事故,當然每個月也會有進賬,基本上能夠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不過,就以眼下這個用法,不用出正月,這錢就沒了。”
劉懷民說完,楊小濤摸著下巴苦笑道,“先前宋老他們說是個吞金獸,我還沒怎麼在乎。”
“現在看來,這吞金獸來咱們九部了啊。”
劉懷民沒好氣的搖搖頭,“那也是你招惹來的。”
“行了,說那些都沒用。”
“趕緊想辦法吧,不然,咱們供應不起這神獸啊。”
楊小濤揉著腦門很是頭疼,搞錢,倒是不難。
畢竟九部日進鬥金的項目就有好幾個。
但這些錢都得交上去啊,落到自己手裡,還不知道剩下多少呢。
“行,我知道了。”
楊小濤隨口答應,劉懷民也沒再說。
九部,研究院。
“怎麼需要這麼多?”
“不是兩三個億就夠了嗎?”
“你們的預算沒問題吧。”
楊小濤坐在研究所的辦公室裡,王燦跟束興北坐在一側,葉老跟韓三鳳坐在另一側,四人聽楊小濤這樣說,都是一臉的無語。
聽到楊小濤這樣說,王燦挪動下屁股這才解釋道。
“楊部,您說的那個兩三億應該是東方紅跟實踐一號的花費,這跟您要求的通訊衛星是不一樣的。”
楊小濤不說話,王燦隻好硬著頭皮解釋下去。
“這通訊衛星,我們跟束老師他們討論過了,按照計劃,這顆通訊衛星需要滿足十萬部衛星電話的通訊要求,換句話說就是衛星上麵要有十萬個信道。”
“而想要滿足這麼大的功能,這個衛星的個頭將會是東方紅一號的三到四倍,所需要的耗材自然更多。”
“這花費自然更高了。”
“而且我們還需要考慮供電係統,這麼多儀器使用需要充足的電力,按照我們的計算,初步需要兩百瓦的太陽能電池板,而這麼大的功率,電池板最少也需要十五米”
王燦說完一旁的束興北補充道,“其實材料這方麵還好說,畢竟這很多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
“但發射衛星的火箭,這個就是耗金大戶啊。”
束興北說完,楊小濤就明白話裡的意思。
一公斤的東西跟十公斤的東西,想要送上天需要的花費可不是差十倍這麼簡單。
而且隨著重量的增加隻會差距越大。
“還有,咱們這次做的是通訊衛星,需要在赤道上方進行同步運行。”
“這高度有要求,最起碼也要比前兩次的要高,對火箭的需求也更高,這花費還得增加。”
韓三鳳畢竟是在七機部工作過的,一些事情多少了解些。
見三人都說了,葉老則是打開自己攜帶的小本本,看了眼楊小濤說道,“按照計劃,我們這裡分成五部走。”
“第一步,設計並研究出合格的程控交換機。”
“第二步,做出配套的太陽能電池板”
葉老將五步說完,楊小濤隻是聽過大概,但也知道這都是必須步驟。
隨後葉老在桌上點了點,“這第一步啊,想要達到目標要求,還要控製體積重量,就需要使用集成電路技術,換而言之,這就需要計算機的同誌們參與進來,然後需要更多的高純度矽。”
“而高純度矽的生產產量也得提升,這也促使高頻感應爐更新換代,加強生產。”
“這人手增加了,材料耗費也會增加,成本也跟著增加。”
說完,葉老才悠悠說道,“單單這第一步想要完成,最少就得一個億。”
聞言楊小濤端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口涼水,壓一壓心頭的火氣。
最少一個億啊。
這,還不算發射火箭的錢。
這,還搞個屁啊。
眾人說完,目光都看過來,楊小濤拍拍腦門,“雖然我知道這東西會很耗錢,但也沒想到這麼耗錢啊。”
“要不,咱們乾脆彆乾了。”
這話一說出來,屋子裡的幾人都是笑了起來。
“太好了,終於不用操心了。”
葉老率先開口。
“是啊,不用擔心做不好了。”
束興北緊接著說道。
“我們也不用有這麼大的壓力了。”
王燦補充一句。
“我們也能踏實的做計算機了。”
最後韓三鳳很是慶幸的說道。
隨後四人就熱烈的討論起來。
楊小濤卻是瞪大眼睛看著一身輕鬆的四人,合著幾人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這個啊。
不行,堅決不能如他們的願。
咳咳
楊小濤連忙打斷,開口說道,“那個資金經費的事情我會解決,你們先按計劃來。”
說完,人已經跑出去,身後傳來一陣哄笑聲。
翌日。
楊小濤琢磨一晚上後,覺得這事的關鍵還是七機部啊。
首先借錢的事就甭說了。
誰家也不富裕。
即便是有點餘糧的一機部,現在也在搞盾構機,忙著呢。
而且楊小濤也不想借錢,畢竟這是長時間的項目,搞不好就得拖個七八年。
難不成一直借錢不還啊。
其次就是,這七機部跟自己有緣啊。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冉父,錢老,這可都是自己人呢。
七機部,九機部,那就是哥倆兄弟好啊。
而且這次通訊衛星的項目,最需要支持的就是七機部。
畢竟隻有他們的火箭才能將衛星發射上去嘛。
所以這火箭的費用,就占了大頭。
至於研究火箭的事,楊小濤想到現在研究衛星的難度就果斷放棄了。
那玩意,搞不好是真會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