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
窗戶外傳來小薇的聲音,下一秒就落在楊小濤的胸前。
聽著楊小濤歡快的口哨聲,小薇在半空中轉著圈圈。
小家夥現在到處亂飛,尤其是喜歡在工廠裡轉悠,好奇心的作祟下,最喜歡打聽消息。
“主人,你猜我聽到什麼了?”
小薇看到屋子裡沒有彆人,就在半空中追著蒼蠅,然後伸出小手一道閃電劈拉飛出來,半空中立馬傳來一陣焦糊味。
楊小濤看了眼,無奈搖頭,這屋裡的蒼蠅蚊子也是倒了黴。
沒事往這裡麵跑,那不是自己找死嘛。
楊小濤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聽到啥了?”
楊小濤嘴上說著,心裡卻是好奇,畢竟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嘛。
小薇來到楊小濤肩膀上,兩隻小手搭在楊小濤的脖頸處散發出瑩瑩綠光,頓時間楊小濤隻覺得身心俱爽,疲憊也是一掃而空。
“主人,我在食堂裡聽說有人要娶媳婦,而且還是個寡婦,大家都在議論,為啥要娶個寡婦…”
小薇八卦著自己聽到的消息。
跟在楊小濤身邊也有十來年了,對生活上的事情,小薇也都了解。
更知道男女之間的那些事。
“這寡婦咋了,又不是洪水猛獸。”
楊小濤回了句,小薇卻是點頭,“那些人說這寡婦年紀老大了,還有兩個孩子。”
“誰啊?”
“車間裡一個工人,年紀不大,三級鉗工…”
小薇說著,楊小濤起身準備回家。
“或許,這就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
說完楊小濤出門往外走去。
小薇咻咻兩聲,隨後跟上。
她喜歡蘿卜,討厭白菜。
不過她最喜歡的還是院裡的大槐樹…
出了辦公樓,楊小濤跟碰到的人打著招呼,隨後來到停車場。
老道跟葉老兩人正在車邊聊天,說的正起勁。
“你倆聊什麼呢!”
楊小濤走到跟前,老道笑著,“你上次回來不是說要搞新機床嘛,我倆正說著呢。”
楊小濤打開車門,三人上車。
“不是交給老常了嗎?”
楊小濤隨口說了一句,兩人都笑了起來。
可能是受到上次彙演的刺激,常明傑他們車間以及研發部門可是受了刺激。
這年剛過,就開始定了目標。
說是要研發出來更精密的機床。
為此,還特意成立了項目。
恰好這次碰到探月計劃,楊小濤這個副組長就“任人唯親”,給了常明傑一個機床研發小組組長的身份。
這下,壓力就給了常明傑他們。
這件事,不少人眼裡都羨慕著。
畢竟這機床研發也是上升到了國家層麵,可是領著特殊津貼的。
葉老笑道,“這事哪有那麼容易。”
說著揉著膝蓋,“我這幾天去讓他們幫忙做太陽能電池板,每次去都看到一群人頂著黑眼圈,要麼就是趴在水星機床的設計圖上。”
“嘖嘖,這壓力啊!”
葉老說完老道也笑起來,“你還好啊。我們才跟著遭罪呢。”
“一天天的,給我們一堆各種參數要求,讓我們去做各種合金。”
“我們現在鈦錸合金還沒研究明白呢,他們都開始計劃用上了。這算啥事啊!”
說完拍拍楊小濤的肩膀,“我感覺這群人快要瘋魔了,你最好去看看。”
楊小濤開著車往四合院走去,聽到老道的話反而不在意了,“沒事,不瘋魔不成活。”
“說不定他們還真能乾出點事呢!”
然後又對著老道笑笑,“既然人家提要求了,你們可得緊著點,彆拖人家後腿。”
老道笑笑,然後無奈搖頭,“我們也不想拖後腿啊!”
“這年終大獎顆粒無收,研究所的小夥子們也是憋著口氣呢!”
“唉,可憐我這把老骨頭啊,到現在還不得安寧啊…”
老道雖是抱怨著,可看到研究所那熱烈的氛圍,心頭更多的還是高興,欣慰。
那種熱情,就跟當年在西北戈壁灘上一樣。
心中有夢想,眼中有光明。
“對了小濤,還有件事你得過問一下。”
葉老看了眼老道,知道他是言不由衷,卻是對楊小濤說道,“機床想要提高精度,想要做出更好的機床,靠現有的機器是不行的。”
“還得靠人!”
楊小濤點頭,“師公,這點我知道,所以我準備從各地找幾個大師傅。”
說到這,楊小濤就想起同為副組長的老王。
這事得跟他說說。
哪知楊小濤剛說完,葉老劉搖頭說道,“這找人是一條途徑,但不是最好的。”
楊小濤放緩車速,“師公,您想說什麼?”
葉老隨即笑道,“我就是想提醒你一下,人才的培養才是長久之計。”
“尤其是專項人才!”
“培養人才?專項人才?”
楊小濤腦海中好像劃過一道閃電,整個人也不自主的想到一些事情,車子隨之放緩。
關於人才的挖掘培養上,楊小濤早就做過工作。
就比如說,近幾年九部的職級考核。
原本比較全麵的考核,如今在楊小濤的影響下,更加側重某一方麵的能力。
就比如說,負責製造飛機發動機的工人想要提升職級,就會用發動機的部件作為考核項目。
這樣的好處就是讓工人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部件的熟悉程度,同時增加個人經驗。
畢竟,工廠需要的是能夠做出更好部件的工人。
像劉大明沈榮這樣全麵的大師傅,想要培養出來,不僅要看學習能力,還要有個人的天分。
所以,這種全能的大師傅並不多。
這也是楊小濤想要改變的狀況。
隻要這樣‘一技之長’的工人多了,今後的發展道路才能走的順暢。
隻是到現在為止,這種辦法並沒有帶來明顯的效果。
哪怕用平常的聯係的部件來做,也有很大部分人,無法完成自我的突破。
楊小濤一直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現在葉老竟然說出來了,楊小濤也想聽聽葉老的想法。
“對,專項人才,就比如說,將機床的研究最困難的地方單獨拿出來,找幾個人,就讓他們專門研究如何提高精度!”
“時間長了,鍛煉長了,說不定就可以熟能生巧。”
“這種專項人才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帶動總體的提升。”
葉老將想法說出來,然後又補充一句,“其實這就跟學校裡分文理一樣,讓合適的學生做適合的學業,將他們的才能發揮出來。”
楊小濤聽了前麵的話,並沒有覺得新奇。
畢竟,眼下楊小濤就是這麼吩咐做的,不同的是,他將其作為考核項目,讓工人自己主動學習。
但在聽到最後一句話時,腦海中更是浮現出一個大膽想法。
慢慢的,車子聽在胡同口。
楊小濤卻是沒有下車,而是緩緩轉頭,看向葉老,“師公,老道,你們說,咱們搞一個技校咋樣?”
聞言,葉老神色一動,眼前一亮。
一旁的老道捏著胡子,目光開喝之間,神色凝重。
“技校?就跟夜校學習識字那樣?”
老道開口問道,楊小濤立馬點頭,“對,就跟掃盲班那樣,不過也不一樣。”
“咱們要做就要做全套,就跟高中那樣,教學生怎麼使用機器,怎麼來做部件。”
楊小濤想起後世那句流傳甚廣的廣告語。
也是那句廣告語給了他啟發,現在因為直接考核,工人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但他們還缺一個名師指導啊。
“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