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將軍的朱亥出列請戰,人家都已經要打上門來,他們自然得迎上去,決不能讓對方打進來,否則一旦將戰場轉移到國內,最後就算勝了也隻會是個慘勝,必須將之抵擋在國門外。
魏王圉看著下方的大將軍朱亥,心情很是不好。
divcass=”ntentadv”雖說他知道那些黃篇巨著都隻是秦國那位黃天侯杜撰出來惡心人的,但心裡麵總是一個疙瘩,而且自己這位大將軍的確更傾向於自己的那位弟弟信陵君,這也是他壓了許久的一塊心病。
除此之外,他還得到消息,去年曾有一位披甲門的高手暗中潛入趙國國都刺殺秦國質子,也就是現今的秦公子政,這件事情自己當初並不知情,顯然是瞞著自己做的。
朱亥自身沒那個腦子去派人做這種事情,不用說肯定是那個弟弟暗中指使的。
你到底是本王的大將軍,還是信陵君的大將軍?
見魏王圉並沒有給出回應,大殿中的氣氛漸漸詭異起來,眾臣相互對視一眼,旋即眼觀鼻鼻觀心的沉默,一言不發。
他們也聽說了那些黃篇巨著,在內中信陵君跟如姬歡好的時候,可是這位大將軍親自去望風把守的。
雖說那種事情大概率是假的,但耐不住大將軍本身就有問題,王上現今的模樣顯然是心裡麵有疙瘩了。
朱亥也察覺到氣氛的不對勁,但這種事情他沒辦法去辯解,甚至都不能說出來,否則王上會更尷尬,隻能這般沉默以對,希望王上聖明,不會被那些謠言所影響。
“郎中令衛慶何在?”
沉默了好一會兒,魏王圉方才開口,想到了另一個人。
“臣在!”
一名將領出列單膝跪地,麵上沒有表情,心下卻是歡喜的,明白這是自己的機會。
作為將領,尤其是有真本事的將領,沒有不喜歡打仗的,因為那意味著軍功,現今有此機會擺在眼前,自然得抓住了。
“你速速率領魏武卒全軍前往渡口抵禦秦軍,如有機會渡河繞過韓國進入東周,輔助天子防守鞏城。”
魏王圉果斷下令,魏武卒是他們魏國的最強軍團,也是行軍速度最快的,再加上距離不遠,兩三天就能抵達渡口。
“臣,領命!”
衛慶恭敬的領命,旋即起身快步走出大殿。
“新垣衍將軍何在?”
“臣在!”
又一名將領出列,單膝跪地的聽命。
“你速速召集五萬大軍在後為衛將軍壓陣,並調遣足夠的船隻前往黃河渡口輔助魏武卒渡河。”
魏王圉再次下令,他自然不可能隻讓魏武卒過去對抗秦國的十萬大軍,那隻是先鋒,後麵必須得有大軍接應。
如果能借此進入鞏城,將戰場鎖定在東周國那裡就完美了,甚至還可以謀劃下東周國,將之納入大魏的版圖,還有周王室的底蘊。
“臣…領命!”
新垣衍抬頭準備領命,可一抬頭就看到了魏王圉那滿含深意的眼神,作為一個聰明人,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過來,當即回了一個眼神領命,起身快步走出大殿。
王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一是要將戰場放在東周國,避免轉入國內造成損失,二是借助秦國大軍將東周國摧毀,並借此吸引仇恨,他們才好在過後接收東周國。
為此冒點風險是值得的,而且他也沒信心跟秦國的虎狼之師正麵野戰,進入鞏城打守城戰則要輕鬆很多。
“退朝!”
又向幾個朝臣下令輔助戰爭,這才宣布退朝,自始至終都沒有理會一直跪著的大將軍朱亥。
諸多朝臣們看著孤零零跪在那裡的大將軍,有惋惜的,有嘲諷的,但都沒人上前理會。
等所有朝臣都走出大殿後,朱亥方才起身,落寞的走出王宮,返回自身府邸,也就是披甲門。
“師父,衛慶去了大營將魏武卒調走了,說是有王令。”
朱亥回來沒多久,一尊魁梧的身影急匆匆跑進來,正是最得意的弟子典慶。
“去將嚴先生請來。”
朱亥沒有理會進來的典慶,盯著牆上的地圖看了好一會兒忽然說道。
“弟子這就去請嚴先生。”
典慶沒有絲毫猶豫的領命,就準備轉身去請那位嚴先生,可就在這時一道話音傳了過來。
“老夫已經來了。”
一名老者走進來向典慶點點頭,旋即來到朱亥身旁一同盯著那副地圖。
“嚴先生可看出王上的用意?”
朱亥問道,這位嚴先生是君上留給他的幕僚軍師,這些年自己能坐上大將軍之位多虧這位在背後出謀劃策。
而這次他總覺得王上的目的沒那麼簡單,畢竟真要隻是抵擋秦軍的話,沒必要冒險渡河過去幫助東周國駐守鞏城,肯定有著彆的用意。
“王上是想借機吞並東周和這一部分韓國領土,將黃河這一道徹底占下,再以黃河為防線抵禦秦國,以後即便與秦國再次開戰,也能將戰場推移到那裡。”
嚴先生看了一會兒方才說道,看出了那位魏王的真正用意,是想要借此將東周國吞下來,成為魏國的一部分。
他早就得到秦國大軍出兵東周國的情報了,這幾天一直在研究思索,甚至還借助君上暗中留下的渠道得到了些深層次的情報,甚至先前王宮中的事情他都先一步知曉,很多問題隻要看過就能想明白的。
“原來如此!”
朱亥一愣,旋即再次仔細打量一番地圖,方才恍然大悟。
“想法雖好,可想要在秦國大軍那裡虎口奪食可不容易,更彆說此次秦國大軍領兵的是蒙驁,還有一萬的黃金火騎兵,而且……”
嚴先生有著深深地憂慮,這一戰肯定沒那麼簡單。
“而且什麼?”
朱亥追問道,看著嚴先生的那份憂慮本能的有些不安。
“我們得到了秦軍的情報,但情報也分真假,如果是真的,自然是好事,可如果是蒙驁故意泄漏給我們的,就很可能是個陷阱。”
道出心中的猜測,嚴先生一時間也沒辦法判斷那份情報的真假。
情報對於一場戰爭至關重要,某些情況下甚至超越了士兵戰力的重要性,一旦情報有誤,很可能會全軍覆沒的。
“王上心意已決,此戰是我們無法阻止的。”
心下焦急起來,朱亥也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可無奈的地方在於王上對自己已經不信任了,他就算想要插手此次戰爭也沒那個能力。
“此戰凶險之處有三,一是渡河,二是秦國的強者,三是鞏城之戰。”
嚴先生看了眼站在邊上同樣焦急的典慶,向其示意了下後解說道:“渡河的凶險在於那裡隻有一個合適的渡口,再加上如此逆流而上哪怕借助風力也不可能太快,比不過秦軍的。
秦軍也必然會在渡口阻擊,尤其蒙驁很可能會出動黃金火騎兵,我們需要強行搶渡,儘快在那處渡口打開局麵。
典慶你儘快回歸魏武卒那裡,輔助衛慶執掌魏武卒,我們內部不能出現亂子。
衛慶的本領不弱,隻要能將魏武卒指揮好,足以搶下渡口。”
“我知道了!”
典慶鄭重的應下,雖然不爽王上不信任師父,但此戰關乎魏武卒和整個魏國,他自然不會在這種大是大非上鬨情緒,旋即問出一個疑惑。
“如果秦軍在河中與我們開戰呢?”
這一點他比較擔憂,魏武卒雖然強大,但隻有在陸地上結成軍陣才能發揮出全力,在船上的話戰力會大打折扣,如果這時候秦軍乘船過來打水戰的話,他們會很被動的。
“此事無需擔憂,按照老夫得到的情報,秦軍進入東周國後雖然一直在征調船隻,但倉促之下不可能弄到多少,無法形成足夠的規模,而且秦軍本身也不擅長打水戰。”
嚴先生對此並不擔憂,之前也有考慮過這方麵,但很快就被否定了。
“第二點的秦國強者需要將軍親自出馬應對,至少擋住他們,另外還請將軍先行護送老夫前往鞏城,與周王傑商定守城事宜,讓他們做好接應。”
緊接著道出第二點和第三點的解決之法,第二點好解決,隻要朱亥出戰就成,雖然隻有一人,但已經將盾甲百煉修煉至大成境界,體外再無罩門,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對上數倍的同級彆強者也能不落下風的。
他最擔心的是鞏城那邊的戰事,不單單在於鞏城內部,還在於秦國大軍,雖然現階段秦國在東周國境內隻有十萬大軍,但邊上的韓國境內還有十萬大軍,一旦將那十萬大軍也調派過來便是二十萬。
這個數量太危險了。
“事不宜遲,我們即刻出發!”
朱亥當機立斷準備出發,此事宜早不宜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