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外企勞動合同
人逢喜事精神爽。
徐大友這半年來,破天荒的買了五個肉包子當早餐,一邊啃,一邊溜達著來到農機站。
老站長正在維修柴油機,見此有些疑惑。
他這個同事,自從被下放農機站,整天愁眉苦臉,長籲短歎,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老徐,遇到啥喜事?”
“大喜事,我家那小子找到工作了。”
“真假?”老站長明顯不信。
“真的,還是外企。”
“外企?”
老站長眉頭擰成八字,“這年頭,進外企那麼難,以你兒子高中沒畢業的學曆,若能進外企,我那上大學的孫子,豈不是能當華夏總經理?”
徐大友聞言聳聳肩,沒有反駁,更沒有解釋。
他兒子可是說了,要簽合同。
到時候把合同亮出來,比啥都真。
旋即拿出華夏煙,順手丟根過去,“抽著。”
老站長原本沒在意,等看清煙嘴旁的標誌,倆眼瞪如銅鈴,“謔,這麼好的煙?難道你兒子真進了外企?”
路邊。
騎著二八大杠路過的鄉長,耳朵瞬間支棱起來,鞋底磨地,呲呲啦啦來了個急刹,滿臉狐疑的環顧四周,“我剛剛聽到了啥?”
…………
徐家老宅。
徐飛蹲坐在門檻上,一臉悵然。
老徐參軍,期間還上過兩次戰場,幾年回不來一趟,爺倆見麵次數屈指可數。
但通過書信來往,以及這半年相處,他輕而易舉的摸清老徐是啥性格。
較真。
認死理。
愛鑽牛角尖。
否則也不會從堂堂副局,落到這般田地。
所以……
還真得整個合同,給他過過目。
“可我連國內的勞動合同都沒見過,又去哪搞外企勞動合同?”
況且。
現在外企少之又少,還那麼難進。
彆說黃泥崗,恐怕整個縣城都沒誰進外企……
“嗯?”
“大夥都沒進過外企,自然也就沒見過外企勞動合同。”
“沒人見過,咱可以‘造’一份啊!”
“隻要用大把大把的錢,坐實我進了外企,我說合同是真的,誰敢說是假的?”
徐飛興奮之下,翻出紙筆……
還未動手,忽然想到,當務之急,是坐實自己進了外企,也就是賺錢。
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跑鄰居家借輛地排車,一路疾行,直奔廢品收購站。
找對方老板套套近乎,拉拉關係,磨磨嘴皮子,最終花五百塊錢收購1300kg廢鐵。
之後分批次拉回家,分解成金屬鐵,路上又批發十桶三色原漆。
搞定這些,繼續生產鐵皮青蛙。
其實淩晨統計能量,他嘗試將模型換成‘鐵針’。
兌換第二條生產線需要10萬能量,如果生產一件產品給1點能量值,那麼,造十萬根鐵針,遠比造十萬件鐵皮青蛙簡單。
然而,基地核心卻提示1號基礎生產線已經綁定‘發條玩具鐵皮青蛙’,無法再進行調整。
並且,鐵針能量獲取公式,竟然是:
材料價值0+產品含有的技術價值0+基礎數值0)x產品數量,=0。
也就是說,造鐵針,不給能量值。
這就很氣人。
不過,有上次燒壞電表的教訓,徐飛沒敢直接生產,而是先調整功率。
按道理講,工業設備都是額定功率,使用三相電,統一380v,基本無法更改,也不能使用220v家用電路。
但基地核心不講道理。
附帶的基礎生產線,功率、電壓、電流,都有一個上下限,可隨意調整。
隻是功耗越低,製造時間就越長。
像家用電滿負荷運轉,3000220v60a,消耗50kg金屬鐵,製造1111件鐵皮青蛙,竟然需要七個半小時。
徐飛很想再爆一次電表,但瞧瞧裡屋剩下的一千八百多件鐵皮青蛙,造那麼多,暫時賣不出去,堆家裡又占地方,不如省點換電表的錢。
等待生產期間,徐飛再次拿起信紙和油筆。
翻開經濟法、經濟學基礎、工商企業管理,尋找有關勞動糾紛的案例,抄寫上麵的勞動合同片段。
拚拚湊湊,寫寫畫畫。
徐飛很快發現問題。
輟學半年沒拿筆杆子,又在家做了許多農活,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醜得連自己都差點不認識。
“這可咋辦?”
“哎?”
“老外寫的中文合同,字肯定醜啊!”
徐飛靈光一閃,繼續奮筆疾書。
很快,五頁手寫的合同出爐。
“不對,外企那麼高大上,肯定不用手寫的合同,更不可能用信紙。”
“那用啥?”
“a4紙?a4紙打印!”
“並且,還要中英文雙份!”
徐飛想了想,翻箱倒櫃,找出英語字典,以英語成績能考80分的底子,將剛剛書寫的合同,逐句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