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的發行不僅為陳曉帶來了職位上的提升,還有學校的物質獎勵,一次性獎勵20萬信用點,工資由之前的1.5萬提升到2.5萬每月。
這些極大減輕了陳曉的財政壓力。
更不要說《理想國》後續的版權收入。
首印十萬冊,每冊定價108,10的的版稅收入,隻此一筆,就超過100萬。
這還隻是第一筆。
早知道來錢這麼快,還打什麼怪獸?
直接走作家路線得了。
不過,這也隻是想想,
天空之城施行的是出版管控製度。
一般人沒有資格出書,隻有天空大學的教職和一部分經過允許的知名人士才能著書立說。
如果不是來天空大學任教,陳曉想發表作品,幾乎不可能。
“謝謝主任。”
史密斯搖頭,“這都是你應該得的。”
陳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沒有主任的支持,我有再多的想法也沒用。”
史密斯笑了下,錯過這個話題,“你有什麼要問的,趁著我現在有時間,儘管問。”
陳曉想了想:“主任,我經過最近的觀察發現融合派在民眾中影響比較大,為什麼在上層卻沒什麼影響力?”
控製派、融合派、永生派……對於機器、智能的態度是層層漸進的。
融合派處於中間地帶,既不像控製派那麼霸道,又不像永生派那麼極端。
應該是實力最強,支持者最多的。
而天空之城占據主流的改造人又驗證了這個觀點。
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陳曉發現圓桌會議裡麵融合派的支持者隻有一人。
這讓他頗為不解。
史密斯聞言並不吃驚,“你對融合派了解多少?”
陳曉想了想,“就是改造人,人機一體什麼的。”
史密斯:“融合派大概可以細分為三類:orace,agent,sovereign,先知,代理人和君主。”
“先知就是人機一體,機器智能相當於算命的,有什麼問題問它一下,但是決策權在你手裡。”
“代理人就是你說一個大的方向和原則,機器智能去執行,執行過程中一些小的決策,它自己就說了算。”
“君主,顧名思義,什麼都聽機器的。”
陳曉目瞪口呆,“什麼都聽機器的?有這麼極端嗎?”
史密斯問他:“你在天空之城沒有見到這種人嗎?奉機器為主人。”
陳曉:“我以為隻是個彆腦子不正常的人才這麼做的。”
史密斯:“他們確實腦子不正常,但背後有著清晰的邏輯。”
陳曉好奇,“願聞其詳。”
史密斯:“首先你得清楚一點,人工智能在某種程度上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陳曉想起莫妮卡給自己的日常建議。
什麼時候該吃些什麼,什麼時候該練功,什麼時候該去拜訪誰……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條,
確實是最大程度上符合主人的利益。
點點頭,“的確如此。”
史密斯:“從先知到君主,人工智能一步步成為人類的主導,但並不是說它會出賣主人,有自己的利益,恰恰相反,人工智能會儘它所能,一切從人的利益出發,為人服務。”
“比如說,選舉,咱們的校長乾了幾年都乾的不怎麼樣,本來你很反感他。可是最後一年,為了連任,他搞出了各種惠民政策,還特彆善於煽情演說,你被打動了,準備投他一票。”
“這時候,智能助手站出來,告訴你,你在某某時候、某某時候和某某時候因為校長的政策而產生過強烈不滿……雖然現在你被打動了,但智能助手從不忘記,所以,你最好的選擇是聽助手的。”
陳曉有點明白了,
相比智能助手而言,人的決策是有瑕疵的。
人的性格也充滿了各種缺陷,把全部選擇交給人工智能。
它能做的比人更好,更文明。
但是,真到了那一步,人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史密斯似乎猜到他在想什麼,“現在你知道融合派為什麼不受歡迎了吧?”
陳曉:“明白了。”
史密斯擺擺手,“行了,這個隻是給你簡單說一下,有個了解就行,不要鑽牛角尖。”
“好的。”
從學校出來,陳曉回到了住處,莫妮卡已經在等著。
“今天沒去實驗室?”
莫妮卡:“主人新訂購的機器人到了,我已經教會她們怎麼工作了。”
陳曉:“好的,你平時監督就行,還有她們的薪水,你負責發放。”
上次聽完史密斯的建議,回來就給莫妮卡製定了工資標準。
對方並沒有表露出高興或不高興的意思,但也接受了主人的好意。
這次有了版稅收入後,陳曉根據莫妮卡的建議又向莫雷訂購五個機器人。
因為沒有源代碼的緣故,這些機器人更木訥一些,上限也比較低,
隻能在莫妮卡的指揮下工作,沒有獨立自主的意識。
莫妮卡聞言點點頭,沒說什麼。
陳曉拿出提前準備的哲學手稿,“莫妮卡,這是我最近的一些思考,你先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記得問我。”
他想看看莫妮卡有沒有潛力突破初級人工智能的桎梏。
這是史密斯告訴他的,有源代碼的初級智能,有一定概率進化到中級智能。
但這個概率有多少,進化的方法是什麼,連史密斯也不清楚。
他也是偶然間聽上邊的人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