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係統現狀
葉綿看不慣這些大廠出來的人,跟自身的經曆有關。
陳曉反而覺得穀永華說的很有趣,
聽聽:
“……循著框架的道路地圖,將各自的方法論和打法固化下來,沉澱為資產、知識,甚至於平台文化,持續迭代升級,打造核心抓手,保障有效輸出,才能將我們的願景穩步推進……”
這種話,好像能夠運用到所有的場合。
不愧是大廠出來的,
竟然能總結出適合所有場景的話術,
看來其頹勢漸生,也不奇怪。
葉綿聽了一會,開口道,“我們走吧,沒什麼好聽的。”
陳曉點頭,
三人往外走,
葉文君笑說,“我知道他接下來會說什麼。”
“哦?”
葉文君:“無非就是一些,惰性太重,能動性不夠,業務之間一團亂麻,沒有有效結耦,共用資源沒有有效融合,業務之間對焦不足……之類的。”
陳曉:“你以前聽過?”
葉文君:“他們的話術都差不多。”
果不其然,三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從主席台上傳出幾句:
“……大多數同學沒有拉起自己與業務的目標,沒有聚焦部門核心業務上來,成為利益共同體,這樣怎麼能對標兄弟部門?怎麼為公司賦能?”
陳曉哈哈笑了下,“算了,咱們聽其言,觀其行吧。”
雖然在葉綿兩人看來,這個穀永華純粹是誇誇其談。
不過,有了人工智能,他的判斷就更客觀了。
穀永華,單從表象看,很容易讓人反感。
但從具體工作講,能力還是不錯的,對的起百萬薪水。
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威力,透過重重迷霧,直逼事情真像。
然而,人工智能也不是萬能的。
像養生板塊、白酒業務,高科技屬性太少,人工智能的使用上受到很大限製。
基本上也就內部管理上能發揮作用。
陳曉之所以來新生活公司實地調研,就是為了和人工智能的結論相互印證。
從而更好的掌控整個公司。
……
另一邊,腫瘤醫院開始聲名鵲起。
前期的實驗療法已經挽救多名癌症患者的生命雖然不是100的成功率,但基本上都達到了積極的效果)。
而新崛起的中醫療法,更是獨步天下。
王凡幾次出手,可謂妙手回春,
從鬼門關救下幾名癌症晚期患者,贏得了莫大聲譽!
人稱“華東小神醫”。
“王醫生,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歐成陽笑著問道。
康複醫院的精神病業務和康安醫院合並,考慮到歐成陽老成持重的性子,葉綿最終還是讓他負責腫瘤醫院的運行。
王凡展露頭角後,歐成陽反應很快,不但重新和對方簽了合同,還要幫著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困難。
王凡氣質已經發生變化。
腫瘤克星帶給他的,不僅是醫術,還有信心。
他已經從之前的虛張聲勢轉為胸有成竹。
我就是牛逼!
當然,他還不知道係統是認為造出來的。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所有的係統,都是無私奉獻的。
不會對宿主產生危害。
如果知道了真相,或許就不會同意係統上身了。
“要求,確實有一個,這是我需要的一些儀器,你知道,腫瘤病人的病情都很複雜。靠傳統的望聞問切很難解決,當然,這是我的水平不夠,需要借助一些現代儀器。”
歐成陽拿過來看了一下,
有不少需要專門定製的儀器,不禁皺了皺眉。
沒有幾千萬投資拿不下來。
正要拒絕,又想起隔壁的康複醫院。
在林誌安的帶領下,發展迅猛,營收屢創新高,頻頻傳出上市的消息。
與其相比,腫瘤醫院就多少有點黯然失色了。
雖然因為剛起步的原因,名氣還沒打響。
但歐成陽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一方麵,林誌安是他的老上級,一直壓他一頭。
在外人眼裡,他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管理水平,都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讓他心裡不忿,一直想找機會證明自己。
另一方麵,癌症治療是一個不太容易出成績的領域,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作為院長,能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畢竟那些成名的國醫大師、醫療專家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即使想挖人,也無從下手。
歐成陽隻能先給大家做好後勤保障。
勵精圖治,臥薪嘗膽,
打算用十到二十年的時間證明自己。
但是,王凡的聲名鵲起,讓他看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一個擅長治療癌症的中醫專家,能發揮出多大的作用,他比誰都清楚。
問題是王凡太年輕了,
之前的成績會不會是運氣?
“院長,我知道張口要這些儀器有點唐突,但確實是工作需要,這樣吧,我願意立下軍令狀……”王凡信誓旦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