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你回去梳理一下公司近幾年的並購案,像ife這種沒價值的公司,還有那些合並後消化不動的,都可以賣掉。”
葉綿遲疑:“我們要改變戰略嗎?”
隨著諾蘭生物銷售額屢創新高,其在全球也開啟了大撒幣模式,不斷並購各種實驗室、初創公司、生產線……
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利潤投入到這裡麵。
被媒體戲稱為“諾蘭巨獸”。
陳曉:“擴張的戰略不用改,但是要把重點放在神農氏的培養上,一切戰略都為它服務,對它有價值的,我們就大力支持,對它沒價值的,要毫不猶豫砍掉。”
葉綿:“好的。”
陳曉:“要做好準備,不管它能創造多少利潤,隻要和公司的戰略發生衝突,就要有所取舍。”
“明白。”
陳曉:“還有,在國內的無人工廠要繼續開建,爭取在年底,新開工項目達到十個,形成“十百千”的布局。”
即杭州一個總部,
在國內主要城市布局十個分公司,
在全球設立一百個研發中心以及建設上千個無人工廠。
當然,不會玩數字遊戲。
說一百個研發中心就是一百個,根據實際情況,可能是105個,也可能是98個。
葉綿對此沒有意見,這是早就商量好商量好的戰略。
掛了電話,陳曉又想起tonad在拉美的奮鬥。
和tea公司短兵相接,尤其是麵對卡拉科家族,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tonad沒有灰心喪氣,反而劍走偏鋒。
既然tea公司可以和卡拉科家族合作,諾蘭生物為什麼不行?
老卡拉科通過控股和家族信托等方式,掌握了多元化業務的控製權。
但獨木難撐,尤其是卡拉科年紀大了,精力不支,很多業務開始下放。
家族內不同人打理不同的業務。
tea公司合作的對象是卡拉科的女婿丹尼deni)。
是公司的財務官,40歲,負責旗下17國日常運營和重大采購。
而tonad瞄準了卡拉科的外甥,卡蒂納cardine)。
現在是公司的四號人物,負責航空、運輸、百貨、醫藥等業務的整體運營,並對供應商有直接決策權。
卡迪納曾經在哥倫比亞分公司ceo的位置上鍍金培養,積累一線經驗,是卡拉科重點培養的人物。
tonad想要以此為突破口,進行釜底抽薪之策。
陳曉對此並不反對。
雖然和卡蒂納合作,不可避免的會陷入卡拉科家族權力鬥爭,不得不站隊。
一旦卡蒂納失敗,公司業務會陷入極大被動,甚至被驅逐出拉美市場。
但陳曉還是放權讓tonad放手一搏。
站隊可能會失敗,當牆頭草更沒有好下場。
一旦丹尼勝利,tea公司挾大勝之勢,圍剿諾蘭生物,tonad依然難逃一敗。
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入局也不失一個好方法。
現在的問題,關鍵是如何和卡蒂納搭上線。
作為卡拉科家族的四號任務,卡蒂納位高權重,想要認識他的人,可以從南美洲排到中美洲。
tonad的分量還不夠。
充其量是拉美地區負責人。
而諾蘭生物雖然名聲鵲起,在世界範圍內仍然是個新兵。
陳曉出麵,或許卡蒂納會給個麵子,tonad不行。
想到這裡,陳曉給tonad回了郵件,同意在下個月去拉美一次,為他撐腰。
畢竟是自己看中的悍將,該給的支持一定要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