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技術革命
“陳先生,人形機器人是否來到了大爆發的邊緣?”花姐拿定主意,開口問道,
陳曉:“一個新技術大周期的開啟,往往要具備三大基礎要素:一是廣闊市場前景且有政策背書,二是存在大量舊技術周期遺留下來的閒置資本,三是促發更大規模的產業革命。”
花姐凝神想了一會,開口問道:“那你判斷……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有多大?”
陳曉:“可能會遠遠超過電動車的需求。”
“哦?”
陳曉:“人形機器人是對勞動力的替代,電動車是對燃油車的替代。而全球勞動力人口在35億左右總人口在80億),全球汽車保有量在15億,按照人形機器人單價10萬元、汽車單價15萬元估算,人形機器人、汽車天花板存量市場空間分彆為350、225萬億元。”
花姐聽明白了,“未來十年,如果數字公司人形機規劃超過千萬台,按量產後的10萬元單價計算,2030年的市場空間超過千億,十年後將超萬億。”
陳曉笑了下,沒有回應。
雖然對方隻是簡單的數字計算,
但邏輯沒有錯,數字公司的成長性超乎想象。
花姐繼續說道,“10萬元的單價,還是有點高。”
陳曉:“這就是你們的機會。”
花姐一想也是,
數字公司劍指中高端市場,那其它廠商的機會就來了。
轉回剛才的話題,“你這麼自信,技術開源後,數字公司還能保持碾壓的優勢嗎?”
陳曉的虛擬人像露出一個嘴角上揚的表情,“那就拭目以待。”
花姐最討厭這種語氣,
似乎一切儘在掌握。
以她驕傲的性格,多少受不得彆人的傲氣。
但是沒辦法,
在陳曉麵前,隻能忍著。
“係統開源後,機器人市場必將群雄並起,現在是好的時機嗎?”
陳曉:“時機雖然重要,但要看伱手中有什麼牌,與彆人相比,你有什麼優勢?”
花姐:“之前做過智能電動車,積攢了一些人脈,技術上……還行。”
陳曉點了點頭。
人形機器人與智能電動車的供應鏈重合度不低,很多重要技術可以直接遷移使用。
比如一些視覺感知算法。
數字公司的一個獨特優勢就是通用型人工智能,打通了底層模塊,實現了算法複用。
“在機器人產品中,減速器、伺服係統和控製器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比達到70,你既然做過電動車,那傳感器、電機、減速器等配件,稍微調試,就能夠實現產品複用……”
花姐認真聽著,
想要當麵拜訪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李小冉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等到兩人說完,才動了起來,不知道剛才是不是偷懶去了。
摘下眼鏡,花姐感慨,“虛擬現實技術竟然發展這麼快,我之前判斷,起碼要5到10年才有一定的發展。”
李小冉:“不隻是vr,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製藥……哪一樣不超乎想象?”
花姐無話可說,
對於一個驕傲的天之驕子,金錢和權力都不能讓她動容,
唯有在技術浪潮的衝擊下,才能讓她感受到那改天換地的澎湃偉力。
“我有一個疑惑,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還想象不到技術發展如此迅速,為什麼社會層麵上波動很小,或者沒有產生革命性變革?”
李小冉淡淡一笑,“愛迪生在1870年就已經發明了電燈,但電氣化時代的到來,要一直到1920年代,整整用了5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