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說太多吧,你想想看一千台要裝多少個鐵皮櫃?”
“我的意思是,咱們先走一趟省裡的相關部門,也就是說先把下家找到,運輸的事他們專業單位說不定很好解決。”
“沒有必要啊……”
“我主要是想著這種緊俏玩意兒,我們省肯定也很稀缺,伱像我們縣,我一台都沒見到過。”
李建昆和高進喜搭著話,沒空理會強哥和孫明田的暗戰。
本來按照李建昆的意思,這一趟從港城把貨倒過來,直接在南方沿海出手,賺的錢存進儲蓄所,老高帶著彙票或存折輕裝簡行回家不香嗎?
奈何老高他不乾,他寧願麻煩些,多花些時間,也想把這種緊俏商品進口到他們省裡,惠及父老鄉親。
李建昆言語上稍作抵抗後,放棄了,同一個一心為民的乾部爭論這種事,實在毫無底氣。
獲得勝利的高進喜開心笑起來,安慰地拍了拍李建昆的膝蓋,忽地想起什麼,他問道:“建昆,你說這事兒如果這麼好乾,怎麼沒見其他人乾?”
“你怎麼知道沒有?”
高進喜訕訕一笑,撓撓腦瓜:“要真有很多人乾,資源還會這麼緊俏?我聽說這東西貴雖然貴,但在市麵上跟彩電一樣緊俏,供不應求。”
“不是所有人想乾就能乾的,即使是機關單位。”
“也是,”高進喜歪著腦殼一想,“單是一個進口資質的問題就不好解決。”
“這不是主要原因。”
“哦?”
“因為沒幾個人知道能這麼乾。”
高進喜詫異,想不通這是為什麼,某種商品在國內異常緊俏,怎麼可能沒幾個人想到要從國外進口?起碼相關單位的人總該意識到吧。
麵對他疑惑的目光,李建昆道:“是真的呀。”
不能說這年頭的人愚笨,但高低有點愚昧,這源於信息落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做事都比較一板一眼,或者說沒有那麼活泛。
再看看後世。
為什麼大公司都有律師,甚至一些大型集團還有一整支律師團隊?
三部法典擺出來,研究,隻要不是上麵禁止的東西,什麼能賺錢就搞什麼!
將機會利用到極致。
相反的是,這年頭由於許多法規的不健全,其實賺錢的門路多得多,隻是很少有人去研究,人們習慣了按部就班地生活。
隻有不甘於現狀的野心家,才會去鑽營,試圖從法規和政策中反推出財富的密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