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全港。
董船王占股百分之十五。
切確的數目是:一百四十七億八千萬。零頭不計。
不過在未上市融資之前,包船王和李佳成的占股比例是百分之十。
董浩芸哈哈一笑,心裡自有一股得意,那種“人愚我知”的嘚瑟勁。他想,狗屁的大師,再厲害的大師,能抵得上建昆逆天改命的手段?
他到現在還對建昆的身世一無所知,也不敢查。料想建昆曾經絕對有超乎想象的神奇際遇。
當然,他還欠在座的三家勢力,三十億港幣。不打算現在還,已經說好,抄完這次底再說。
兩百億港幣。
與包董二位船王平分秋色。
對此,李建昆不是很認可。
彆說這些財經媒體搞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錢,對於包董二位船王他們同樣自以為是。要知道,這二位可不僅僅在港城有資產。
超級富豪會讓媒體探清的,永遠隻是冰山一角。
像李建昆,他在大陸和拉斯維加斯,不一樣有資產?甚至沒幾個人知道,他在港城還有家電子公司和一家冰箱廠。
真想把包董二位船王擼掉,成為港城首富,在李建昆看來,還得看眼下這次千載難逢的抄底機遇。
“你個建昆啊,現在就開始分蛋糕?”包玉鋼笑罵,繼而收斂笑容,正色說,“這事兒隻怕還得等等,據可靠的消息稱,英資可不打算束手就擒。”
“哦?”李建昆側耳聆聽。
他知道前世中英聯合申明宣布之後,日不過帝國從港城卷走了一萬億英鎊,但具體都通過了哪些手段,上輩子不是研究經濟的他並不是太清楚。
“怎麼,他們還能翻出什麼浪花?”董浩芸撇撇嘴。
當下時間已至十二月中旬,即將在內地首都召開的那場會議,世人皆知,萬眾矚目。
通過持續兩年多的談判中顯露出的諸多細節,主流的觀點都不太看好日不落帝國。
即使英倫佬自己都明白,港城回歸大抵上已成定局。
包玉鋼是彙豐股東,與英資走的相對較近,他緩緩說道:“幾大英資財團正在招兵買馬,糾集在港城的英商們,打算做空港股。”
“什麼?!”董家父子和李佳成,齊齊大驚失色。
雖然說港城回歸大局已定,但從經濟原理上講,大量英企撤離,英資逃逸,勢必會引發經濟動蕩,港股下跌似乎也是定局。
事實上,李建昆前一陣兒要推動昆竹集團和華強太古集團上市時,他們都提出過反對意見,認為不合時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