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圍牆能看到兩塊青瓦房頂,與圍牆一起合圍出一個小院。
掉漆嚴重的大門左側,懸掛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短匾,上書四字——
【歸雁尋親】。
這不禁讓李建昆想起杜甫的一首詩。
不知這個組織的名字,是否來源於此。
還沒進院,他留意到牆根下有個攤位——
一張竹涼床,上麵擺放著鍋碗瓢盆等小百貨。
後麵的小馬紮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
李建昆尋思這人在這裡擺攤,應該對歸雁組織有些了解,不如打聽一下情況,比如負責人是誰。
遂踱步上前,遞過一根華子。
中年男人問他有什麼事後,道:“我就是歸雁組織的人。”
“哦?”李建昆下意識瞅瞅他的攤位。
中年男人訕訕一笑道:“這不是入不敷出麼。找人很花錢的,不提其他,路費就是個大開支,總得有些進項吧。
“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首都戶口,找不到好工作,隻能打打零工,擺擺地攤。
“現在都算好的哩,早幾年被發現,還會被當作盲流遣返回去。”
李建昆恍然,問:“大叔你哪裡人啊?”
“湖南。”
李建昆詫異,又問:“來首都有幾年了吧?”
他說話已聽不出外鄉口音。
“整整四年啦。”中年男人說到這裡,長長歎息一聲。
李建昆遲疑一下問:“家裡誰走丟了?”
“兒子。不是走丟,被人拐走了。”
“你是湖南人,你兒子應該是在那邊被拐的吧,待在首都找?”
“小夥子你有所不知,第一,除了歸雁組織外,沒其他專門幫忙找人的組織;第二,那些該死的人販子,都形成……白鷺姑娘說叫啥來著,產業什麼——”
“產業鏈。”李建昆搭話道。
“對對,產業鏈。”
中年男人接著說道:“反正就是說:人販子愛在哪些地方拐人,又弄到哪些地方去賣。
“我講不太清楚,白鷺姑娘研究得最明白。
“我們每年都有找回來的人哩。”
這玩意,還有跡可循?
李建昆既驚詫,心頭又大喜,暗道還真來對地方了。
白鷺姑娘?
何方神聖?
聽著有種仙氣飄飄的感覺。
“大叔,你們組織的負責人是?”
“就是白鷺姑娘啊。”
“她在嗎?”
“在的在的,她一般都在,沒她在,我們沒主心骨。”
中年男人忽然怔住,話鋒一轉問:“不是小夥子,你家也丟人了?”
李建昆點點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