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有私人飛機的那是什麼等級的富豪,哪個部門能引來這種人?”
“對啊,這種頂級富豪,各部門拿出來的那些個項目,很難引起他們的興趣吧。而且看這情形,他們很可能還是為同一件事情而來,不然有這麼湊巧?”
“我倒是想起一件事:中關村那邊,幾個大的科技公司牽頭,要搞一場‘中國計算機商業發展大會’,好像定在十八號舉行。有可能是他們招徠的,計算機行當還是很賺錢的,在我們國家也逐漸搞起來,咱們畢竟人口基數多嘛,後勁很足。”
此人說的幾大中關村科技公司。
指的是兩通兩海,外加一個聯想。
要知道,這五家公司中,即使混得最差的聯想,去年的營業收入也有七千多萬。
混得最好的四通公司,一九八七年的營業額是五個億。
五家公司加起來,已達到十億級彆的規模,他們還帶領著更多的中關村科技企業,共同舉辦這次大會。
即使再有錢的人,也不能不當回事吧?
而擁有十萬萬人口的我國,發展潛力更是難以估量。
去年九月,在首都計算機應有研究所的一棟小樓裡,中德兩國的科學家通過一台西門子7760大型計算機,在德國互聯網之父——維納措恩的協助下,從首都向德國的卡爾斯魯厄大學,成功發送出一封以英德雙語寫下的郵件——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那一天,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互聯網時代已然來臨。
世界計算機巨頭們嗅到商機,無法再忽視我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聽聞此人的話後,大家思忖著紛紛點頭,認為極有可能。
……
……
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中關村。
中關村參與籌備這次盛會的公司,皆是歡天喜地。
而最先提出倡議舉辦這次活動,並統籌負責大會工作的柳川誌,更是名聲鵲起。
他辦公室的電話差點沒被打爆,電話那邊傳來的,都是恭賀和感謝的話語。
他辦公室的門檻,險些沒被踏破。
是的,這次活動,是由柳川誌主要發起並負責。
互聯網在中國出現,是一個非常有利且積極的信號,為這次活動,他已籌備大半年。
他將其視為一次絕境反擊的機會。
實在是被東海科技公司打壓得,快沒活路了……
可惡的東海公司,不僅搶走他早物色好的兼容機品牌ast虹誌,還挖走他的技術總工及其團隊,更令人發指的是,連普通職工他們都挖!
如今東海公司的營銷網絡越搞越大。
ast電腦也被他們賣得如火如荼。
反觀隻能繼續賣ib電腦的聯想,生存空間則被壓縮得越來越小——
因為ib這個野心勃勃的家夥,它推出來的新款電腦,不兼容其他品牌啊!
聯想和四通等公司又不同,銷售電腦才是主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