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將李建昆攔下來。
不等他開口,他大兒子解釋道:“這位老祖宗性格古怪,不太好接觸,咱們最好還是先盤算一下,過去之後讓我父親來說,我們儘量少說話。”
村長補充道:“那好酒還有麼?捎兩瓶去,他也就好這口了。”
李建昆一番打聽,才對這個守山人有所了解。
輩分高得出奇,連村長都得喊他“爺”。
沒有住在屯裡,在屯子後麵的大山中結廬而居,據說已許多年沒下過山。
性格端是古怪。
李建昆顯得頗為傷神,怕什麼來什麼,果然能教出胡大勇這種徒弟的人,大概率也不正常。
陳亞軍插一嘴道:“他不下山吃什麼?”
金彪搭話道:“你長點腦子行嗎,這整個屯都靠山吃飯,山上還缺吃的?”
陳亞軍怒道:“我的意思是年紀這麼大,他還能打獵嗎?”
沈紅衣道:“不是有徒弟麼。”
村長家的大兒子神秘叨叨說:“隻要他想,這二十萬公頃的長白山中,沒有他獵不到的東西,包括幾百斤的熊瞎子、野豬。”
打獵,未必要開槍放箭。
人不在都行。
村長笑著擺擺手道:“嗨,現在還哪需要他動手呀,有人照顧哩。”
就算沒有,屯裡人也得供起來。
所謂靠山吃山,屯裡人但凡想進深山撈個活錢,離不開守山人的指點。
有他指點事半功倍,沒他指點什麼危險都有可能發生。
也隻有在這件事上,這位老祖宗不吝口舌。平時想聽他說句話都難。
主要這巍峨曠遠的長白山,既是山裡人的聚寶盆,也是埋骨地。
十裡八鄉每年都人進去便沒再出來。
一番商議後,村長父子領著李建昆等人,準備山上。
金彪去村口的吉普車上,拎來兩瓶鐵蓋茅台。
他們常年在外做買賣,如今已養成習慣,去哪車上都會塞兩箱煙酒,方便辦事。
這也是李建昆兩輩子第一次踏上長白山。
腳踩在山林中的枯枝爛葉間,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越往上,心中莫名地生出一股敬畏。
長白山,關於它的傳說實在太多了。
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山海經》中便有記載,將其稱呼為“神仙山”。
這二十萬公頃的山巒中,埋藏著無儘神秘。
古往今來,長白山一直是隱士高人的避世之所,或許現在都不乏其人。靠山屯的這個守山人,大概率也能算半個。
“好像說沿著長白山哪個方向一直走,能到朝鮮。”沈紅衣道。
姑娘小臉上亦有股敬畏,顯然同樣驚歎於它的巍峨茫茫。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