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研究員開口道:“那玻利維亞的成功經驗?”
他說這話時,目視李建昆,用的是請教的語氣。
“根本不是一碼事。”
李建昆回話道:“不要一出現經濟問題,就把它們混為一團。”
旁邊,弗裡德曼的老臉又漲紅幾分。
“玻利維亞那個叫經濟危機。怎麼造成的?”
李建昆自問自答道:“該國政局長期動蕩不安,經濟政策不斷失誤,由此引發的經濟問題大量積累而又得不到解決,最終導致了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
李建昆掃視全場,發問道:
“和我們有一丁點相似嗎?”
他繼續說道:
“玻利維亞的經濟危機,最顯著的特征是:一九八五年,玻利維亞政府的預算赤字高達4859萬億比索,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約三分之一,通貨膨脹率高達!
“並且還有五十億美元的外債,應付利息近十億美元,超過了該國的出口總額。
“換句話講,這個國家的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快要破產了。
“玻利維亞彆無選擇,隻能下猛藥,畢竟再差又能差到哪去?當然,要恭喜他們賭對了。
“但我們,犯得著下猛藥,去承擔極大的風險嗎?”
我們,山河太平。
舉國上下積極掙外彙,外彙儲備儘管談不上逐年攀升,但總體上講,呈增長趨勢。
外債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開之前,我們一分錢外債都沒有,後麵是想借用外資來推動經濟發展。
人民幣儘管在國際上不受待見,但歪果仁過來想換錢,還是相當值錢的,一九八八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彙率為:1:37221。
由於過去幾十年一直施行計劃經濟,我們根本談不上通貨膨脹。
我們想要進行經濟改革的初衷,是想實現經濟更高效更長遠的發展,使國家富足,使人民擺脫貧窮。
僅此而已。
李建昆最後的問題,使得現場許多人都陷入沉思。
弗裡德曼突然活了過來,質問道:“按你的意思,這個國家的經濟形勢,維持現狀就行?”
李建昆反問道:“有何不可?”
弗裡德曼一下子來了精神,聲調也拔高幾分道:“問題是,你們的經濟明顯出問題了!恕我直言,那個雙軌製就像一個玩笑。
“沒有誰能夠在跨過一條河的同時,又沒跨過去!”
李建昆瞥他一眼道:“那是你沒見過。”
李建昆略作停頓,掃視全場,朗聲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