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彌漫著歡喜而興奮的氣息,清溪甸仿佛要過上一個回籠年,村子裡的青壯們主動攬活,幫忙著一起籌備喜宴,李建勳像那號令三軍的統帥。
李副處長把這件事當成了人生頭等工作來對待。
老話講長兄如父。
儘管家裡父親還在,卻是個不靠譜的家夥,對於弟弟妹妹們,李建勳一直心懷愧疚,覺得自己沒儘到一點長兄的責任,總想著彌補,總找不到機會。
委實是弟弟太強,連他都跟著沾光。
雖說他從未扯建昆的大旗,但是許多時候其實並不需要他扯,他是李建昆的親大哥這件事,縣裡到市裡甚至省裡,台麵上人儘皆知,為什麼升得這麼快,李建勳是心知肚明的。
正月十六迫在眉睫,好在幫手足夠,許多東西也不需要采購。
村裡有一撥養殖戶,常見的那些個餐桌上的肉畜魚貨,樣樣不缺。
下陳灣那邊有個小漁港,港畔停泊的漁船三分之一跟清溪甸人脫不開關係,應季的新鮮海鮮應有儘有。
嘭!嘭!嘭!
豔陽下帶有些許暖意的海風,將磨刀霍霍的聲音,送遍全村。
熊孩子們拿著過年攢下的壓歲錢,又衝向小賣部淘炸炮春蕾,多半喜愛玩炸牛屎的把戲,奈何村子裡路麵上的牛屎卻越來越不容易見到,每發現一座,異常珍惜,一定要炸個糞花漫天、一乾二淨。
好不熱鬨。
作為喜宴的一對主角,李建昆和沈紅衣居然特清閒。
李小妹拉著小嫂子走南闖北,看看清溪甸的大好河山,拜訪她兒時的小的們,有時會高興於後者混得不錯,有時會扼腕歎息折戟於大考、與高等學院無緣,更有一臉懵逼的時候。
“天呐小珍,你都生孩子了?!”
“神經病啊鼻涕蟲!你居然是兩個孩子的爸?!”
小猴子隻不過長成明媚少女,同年們卻晉升為家庭頂梁。
歲月如梭啊。
老李家院外的土坪上,椅子全搬出來,以李建昆為中心,圍坐著一大圈人。
“……大概就是這麼個事,對於做鞋類生意的廠子,影響不大,相比起現在的環境要挖空心思銷售走貨,這樣一來銷路不愁,就近出手,不存在壓力,薄利多銷也未必少賺。
“至於其他生意類型的廠子,沒轍,時局變化,你頭鐵肯定容易出事,現在至少有條折中的路可走,要是還想做生意的話。反正你們自己合計合計……”
大家討論起來時,李建昆沒打攪他們,拍拍屁股起身,先回屋翻了下行李,再出來時,眼神鎖定清溪甸的第一棟水泥樓房,穿著小路緩緩走過去。
當年這棟兩層水泥樓,那叫一個氣派風光啊。
不光是清溪甸的第一棟水泥樓房,也是整個石頭嘰鎮的第一棟。
如今在附近其他樓房的襯托之下,倒也不算什麼,反而顯得頗為孤零、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