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然等了兩天,第一批花期相遇的水稻已經可以授粉了。
送走小魚兒後,她便領著宋大明等工人去田裡。
水稻授粉的最佳溫度是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不能早也不能晚。
太早稻葉上有露珠,花粉飛不起來,太晚或是氣溫太高,稻穗上的雌口會閉合,也沒辦法進行授粉。
這個時代沒有溫度計一說,為了確保授粉成功,鬱然從係統商城中買來溫度計。
一般授粉需要十天左右,連續每天人工拉繩趕粉,以提高授粉率,這樣出來的種子才能顆顆飽滿,最大化提高製種產量。
時間到了巳時中,溫度計上顯示二十五度,鬱然便叫來工人們,教他們如何拉繩。
“拉繩的目的是為了趕粉,咱們種的母稻是不育的,不能自授粉,因此需要把公稻的花粉趕到母稻上。”
這麼說通俗易懂,工人們都能聽得明白。
眾人詫異的同時,也很感興趣,原來還能這麼做?
他們種了小半輩子的水稻,還真不知道還有這樣的方法。
方大郎也有疑問,“那咱們如何保證公稻的花粉都落在母稻身上呢?”
鬱然道:“咱們需要連續十天都在地裡拉繩趕粉,一般在巳時中到正午這個時間段,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和太晚都會有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不能下雨。
希望天公能作美,不要連續下雨。
“這段時間,便辛苦大家了。”
“不辛苦,咱們聽東家的。”
“好,那便兩人分成一組,兩邊拉繩,記住你們拉過的地方。”
“好。”
為了確保操作正確,鬱然和方大郎一組,給工人們做示範。
工人們都是種地的好手,倒是很快掌握了要領,投入到工作中。
給工人做好示範,鬱然便去檢查先前施肥追花的那些水稻。
根據花期追肥還是有效果的,再過兩三天,兩種親本花期相遇,就可以開始趕花了。
第一天的趕花很順利,正午一過,鬱然便讓工人們停下來,等到第二天相同的時間再開始趕花。
正午的日頭很曬,她出了一身汗,臉上也被曬得通紅,回到家的鬱然還沒來得及去淨房給自己泡個舒服的澡,就看到慕雲淵一人出現在她家小院前。
慕雲淵一臉冷漠,看起來像是誰惹了他,一雙炯然黑眸中隱隱透著怒火。
鬱然詫異打量了他一眼,“你怎麼一人來了?小魚兒呢?”
慕雲淵沉著臉,眼神銳利盯著鬱然的臉,幾乎是咬著牙問:“四年前的花朝節,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