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然看她這些天在外趕路,路上肯定憋壞了,也沒攔著她。
“嗯~!”小魚兒應聲,人已經跑沒影兒了。
楊三娘看到鬱然回來,忙過來給她報喜。
“鬱妹妹回來得正好,方家的房子蓋好了,後日就辦入宅呢。”
鬱然笑道:“這是好事啊,這回方叔方嬸該高興了。”
楊三娘道:“還有更大的喜事呢,方田兩家已經商量好,進宅和娶親同日辦。”
鬱然大感意外,“這樣來得及嗎?”
楊三娘笑道:“來得及,嫁衣都是早就備好的,咱們鄉裡人家,沒幾個嫁妝,兩家定好日子,辦個章程,就成事了。”
鬱然也為方大郎高興。
方大郎認得幾個字,和宋大明一樣,如今已經成為她不可或缺的助手。
現在方大郎成親,她這個做老板的,自然也要表示一下。
拉著楊三娘:“走,咱們去方家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方家如今是西溪村除了宋大明以外,第二家蓋起青磚瓦房的人家,五間嶄新的青瓦房,看起來乾淨整潔又氣派。
這一切,還得多虧了鬱然。
方大郎蓋房子的錢,都是跟鬱然做長工後攢下來的。
看到鬱然來,方母拉著鬱然就是一通誇:
“多虧了鬱妹子,若沒有你,咱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蓋得起這麼乾淨氣派的房子呢。”
鬱然看她客氣,倒是不好意思擺手:“嬸子快彆這麼說,當初若不是你們賣了房子給我,我和小魚兒還沒地方安頓呢。”
方母笑道:“誒,要不怎麼會說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呢?咱們就該是一個村的,相親相愛,相互扶持。”
鬱然倒沒想到方母一介農婦,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點頭道:“嬸子說得對。”
方母又笑道:“你知道田家為何這麼急著把孩子嫁過來?是因為聽說咱們村有一位大善人,出錢修了閘口,還修了溝渠,
覺得咱們村的人不會壞到哪裡去,還覺得咱們村以後的日子肯定會好過。”
楊三娘也在一旁笑道:“還有啊,咱們村先前說親沒人看上的男娃子,如今在外頭,可都是香餑餑呢,各家都爭著把女兒嫁進來,都說咱們村的日子最好。”
“是啊,咱們村不僅是第一個種紅薯,還是第一個修溝渠到田裡的,還有可以攔水的閘口,聽起來多氣派啊。”
方母也是一臉驕傲,覺得臉上有光。
鬱然整一個尬住,沒想到,她隨手做的小事,竟還解決了村裡大齡青年娶親難的問題?
看來不管在什麼時代,日子過得好,生活才有盼頭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