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然找來宋大明和方大郎商量修路和建農莊的事。
“修路?建農莊?”
宋大明和方大郎聽了都很詫異。修路可要花不少的銀子,至於農莊,是像莊子一樣,光種農作物嗎?那樣的莊子誰會來遊玩?
“是,修路和蓋農莊可以同時進行。”
鬱然知道,便是隨便哪一個人聽了,都覺得這事大費周章,還有可能花的錢最後都打水漂。
畢竟宋大明他們生活在山村裡,天天和花草樹木甚至是泥士為伍,實在想不明白城裡人會願意花錢來這裡玩嗎?
便笑著和兩人解釋:“隻要路修好了,咱們去城裡也方便。以前咱們走山路走士路,下雨天了還得要繞路,原本不過小半個時辰的路程,若是繞路,還得走上一個時辰也有。”
“路修好以後,咱們去城裡,腳程快的話,兩刻鐘就能到。橫豎城裡那些富貴人家不缺錢,就缺遊玩的去處。日後農莊建好了,來的人多了,附近的村民說不定還能賣些山貨補貼家用呢。”
宋大明是沒認識幾個有錢人,長這麼大,也就跟了鬱然以後,日子才好過。
方大郎就更不用說了,自小家裡貧苦,讀不起書,更沒機會接觸有錢人。
他們想象不出來那些有錢人怎麼會願意花錢來這山溝溝裡遊玩,不過既然是東家說的,那他們就信,反正跟著東家不會錯。
宋大明很快點頭:“成,大家如今剛種完水稻,還有好一段日子閒的,人倒好找。”
鬱然喜歡和宋大明商量事情,他執行能力強,幾乎不會問緣由。
她也給了他很大的決定權:“修路用多少人,多少石料,宋大哥自己裁定,報給方大哥擬個明細出來,拿著明細來我這兒支錢去采買便是。”
“是。”宋大明和方大郎兩人齊聲答應。
不過這條路她打算修到城門附近,連上官道,如此一來,便要和官府說一聲。
雖說她如今官職比知縣還大,但她不管本地政務,這事自然是要報給知縣,若是需要,讓知縣給個批文什麼的,比較穩妥。
“修路的事,我會報給衙門,在官府裡過了明路,日後也少些麻煩。”
宋大明和方大郎對視一眼,都覺得這樣更好,“還是東家想得周到。”
鬱然笑道:“還有一件,咱們的農莊必須要建在道路附近。”
宋大明想起離西溪村不遠的那片林地,那片就在路邊,若是修路,指定會經過那裡,覺得那裡是個好地方。
便說:“咱們外頭和李家村接壤那一片,聽說是城裡富戶的,後來那富戶家裡許是出了什麼事,好些年沒看到人來。我小侍候那裡還有專人種果樹呢。”
鬱然也看中那塊地:“我這兩天瞧了咱們附近那些荒地和山林田地,有些荒地是無主的,咱們可以自己開荒,有些有主的,也不知什麼原因荒廢了,得需要問過裡長,找到原先的主家打聽一下價錢。”
宋大明想著那一片很多都是荒廢的山林和田地,也不知是不是同一戶人家的。若是同一戶人家的,那麼大的地方荒廢成這樣,便說明那戶人家肯定遭了很大的禍,或許沒有後人也說不定。
這樣的地,價錢應該好談,就是麻煩些。
不過事實如何,總要問清楚再決定,便說:“那我去找裡長打聽。”
鬱然點頭道:“那便勞煩宋大哥了。那一片就很不錯,若價錢可以,便把那一片都買下來。”
“是。”宋大明答應下來,幾人又商量了後續動工的事,出來便各自分工去忙了。
那知縣知道鬱然要自己出錢在鄉下修路,又動用不到官府的錢,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他自己也打算好的,路修好了,對那一片的村莊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日後村民們進城做個小買賣也方便,若是有頭腦活絡的,在路上支個小攤子賣些茶飲吃食給過路人,也是一筆小收入。
他也不可能一直做知縣,若是三年任期期間,百姓生活有所提高,日後也算他的政績,百裡無一害的事,知縣自然爽快答應,還派了幾名工兵給鬱然,說是幫忙她打下手。
免費的技術人員,不要白不要,鬱然收下工兵,謝過知縣。
官府順利搞定,宋大明這邊也有消息了。
原來那一大片山林和田地還真是一戶人家的,後來兩兄弟鬨分家內訌,爭紅了眼,老大把老二殺了。老大背負人命被官府砍了頭,家裡老父親氣絕身亡,好好的一個家也因此四分五裂。
老母親不想留在這傷心地,帶著幾名後輩搬遷去了外地,這一片的山林田地便日漸荒廢。
想來那位老母親如今應該不在人世,後輩對這地方沒什麼留戀,不然這麼多年過去,也不會任其荒廢。
如今隻要找到那戶人家的後人,談下價格便成。
這事宋大明已經打聽清楚,“那戶人家還有族人在咱們雎陽,我已打聽過,如今地契在姑奶奶手裡,姑奶奶在彭縣嫁人生子,生活過得富足,不缺這點銀錢,讓咱們去彭縣找那位姑奶奶。”
鬱然沉吟一番便安排:“彭縣距離這裡兩日路程,倒不算特彆遠。宋大哥和方大哥帶領大家修路,我去找那位姑奶奶。”
“好。”
慕劍知道鬱然要去彭縣,自然不會讓她孤身去,吩咐了車夫趕車,他騎馬護送,當日便啟程去彭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