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各取所需
聊著聊著,一行人很快就到了east項目實驗室。
“張董,這位是東方科學院肥城分院的陳本榮陳院長,聯邦大名鼎鼎的核物理學專家,"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帶頭人,也是東方超環項目的總負責人。”
何副市長鄭重介紹道。
張昊連忙握住了對方的手:“陳院長,久仰久仰。”
“張董,歡迎歡迎。”
陳本榮顯得很熱情。
自從磺石火山大爆發後,全世界的格局遭受到了顛覆性的劇變,他們研究院同樣深受影響,很多核心項目都麵臨著經費短缺或者被砍的問題。
沒辦法,誰讓他們這邊的項目,普遍都偏向基礎科研方向,也就是說沒有多少商業價值,全靠財政預算過日子。
“陳院長,如果可以,能不能帶我們參觀一下實驗室?”
“當然沒問題,實驗室已經封閉大半年了,我現在就帶你們過去。”
陳本榮說完,帶領眾人來到了更衣室,然後統一換上了無塵服。
實驗室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宏偉,正中間是一座類似鍋爐形狀的實驗裝置,據陳院長介紹,它的全稱叫做非圓截麵全超導托卡馬克。
“陳院長,我想問一下,咱們的可控核聚變研究目前處於什麼階段?”
張昊隨口詢問道。
陳本榮聞言,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早在聯邦成立之前,可控核聚變的相關研究就開始了,距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多世紀,可以說該項目聚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但現階段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
張昊了然地點點頭:“那再過五十年,能看到成功希望嗎?”
“如果是正常年月,可能性很小,不過好在今時不同往日,伴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我們east項目潛力巨大,也算是恰逢其會了,估計很快就會迎來大爆發,五十年並非沒有可能。”
陳院長信心十足道。
“陳院長,你說如果可控核聚變真的成功了?是不是以後用電都能免費?”張昊笑著暢享道。
這幾天,他看了太多跟可控核聚變相關的資料,對於它的未來前景,充滿了樂觀情緒和無限遐想。
陳本榮直接搖搖頭:“不可能,首先為了研究可控核聚變,已經花去了上萬億的科研投入,接下來恐怕還需投入幾萬億,甚至是幾十萬億,這些成本肯定是要收回來。
除此之外,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出來的電,成本並不低,唯一的優點是量大環保,足夠全人類使用幾千年。
不像煤炭等礦石能源,頂多百來年就會開采殆儘,按照目前的大環境分析,可控核聚變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原來如此,受教了。”
張昊終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陳院長最後總結道:“套用一句網絡名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用來形容本項目再合適不過了。”
“陳院長,我還想問一個問題。”
“張董想問什麼?”
“來之前,我特地看了一些關於可控核聚變的資料,我想問的是,east是不是所有同類型項目中,成功率是最高的?”
張昊問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他雖然樂於做“公益”,但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賺到的錢打水漂。
陳本榮微微搖頭:“雖然我們的項目位於世界第一集團,但也不敢保證我們的成功率就比彆人高,搞科研嘛…不到最後一步,誰也不知道最終結果。”
“陳院長,前幾年出現了冷核聚變的說法,原理是將氘代丙酮以一定的頻率進行震動,發現生成的微小氣泡裡麵產生了核聚變。
有一部以此為背景的電影《囚徒》,這種理論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研發價值?”
張昊趁機詢問道。
老的研究方向,研究了一百多年,依然沒有出現任何曙光,適當轉換一下思路,沒準兒會有意外收獲。
“哈哈……”陳本榮笑著擺擺手,“就目前看來,關於冷聚變的說法,由於被認為不可重現,加上缺乏理論依據,基本上可以被認定是偽科學。”
“看來是我想多了。”
張昊苦笑著搖搖頭。
“張董,搞科研本來就需要耐心,特彆是像可控核聚變這種超級大項目,隻能一個骨頭一個骨頭地啃,沒有任何捷徑可走。”陳本榮語重心長道。
“我明白了。”張昊鄭重點點頭,隨即直截了當道:“陳院長,我的來意相信您已經清楚了,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也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張董。”
“您請說?”
“張董願意投入多少資金?或者換個問法,張董您最多能承受多少虧損?”陳本榮直言不諱道。
張昊斟酌了一番,開口回答道:
“具體數字我也不清楚,可能有上千億,也有可能是上萬億……”
陳本榮這邊還沒反應,一旁的何副市長直接嚇了一大跳:“一萬億?張董您沒說錯吧?”
如果以去年的聯邦富豪排行榜為準,一萬億這個財富都能排進前十了,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對方居然如此舍得。
畢竟“可控核聚變”這個項目,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成果,投資周期太長了,而且風險一點也不小。
“何市長,我隻是說有可能。”張昊立馬解釋道:“我之前跟紀執政官承諾過,我在東南漁業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會投入到本項目中。”
“東南漁業這麼賺錢?”
現場響起了一陣驚呼聲。
“那就要看運氣了,不瞞大家,糧食署給我的收購價是每斤一百元,而我這邊總共占了百分之七的股份,理論上隻要能捕到一億噸魚獲,我就能拿到上萬億元的收益。”
張昊輕輕敲了敲麵前的實驗裝置。
“厲害呀!一萬億?真是想都不敢想的數字。”何副市長由衷感慨道。
張昊有意無意地暗示道:“多虧了上麵的支持,否則這麼多錢,即便真能拿到手,我也保不住這麼多財富。”
“沒想到上麵對"east"如此重視?”
何副市長很快想明白了其中內幕,說實話,他此刻有些後悔了,把east拱手相讓,也許是一個錯誤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