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閩德時代”
“閩德時代。”
張昊沒有賣關子,直接脫口而出。
早在和汪傳喜見麵後,他就做好了兩手準備,如今看來是明智的。
“閩德時代?咱們改造電池了?”
周建能不禁皺了皺眉頭。
最近十年,閩德時代一直再走下坡路,市值也從巔峰時期的破萬億,直接跌去了四分之三,去年還剩下三千多億,如今估計連一千億都不到了。
張昊點點頭:“閩德時代好歹是本土第一電池企業,不管是技術,還是底蘊,都是不缺的,況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汽車品牌,能省不少事。”
“閩德時代是比亞迪的手下敗將,咱們能競爭得過他們嗎?”
周建能有些不自信。
閩德時代曾經是法拉第的電池供應商,也是靠著法拉第發家的,如果再加上比亞迪,怎麼看都是輸。
“周叔,今時不同往日,大家如今基本上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誰輸誰贏還真說不準,就看各自本事了。
再說了,咱們前期隻做電池,現在電池可是供不應求,利潤不比造車低,說不定連比亞迪都求著讓咱們供貨。”
張昊試著安撫道。
“恐怕不可能。”周建能搖搖頭,緊接著解釋道:“比亞迪有自己的電池工廠,他們不可能使用咱們的電池。”
其實,閩德時代的衰落,就是因為幾家大型車企都自建了電池工廠,隻有一些中小車企才會從閩德時代拿貨。
如此一來,不僅銷量大減,利潤率也是大不如以前。
“不怕,他們不要,有的是人要。再說了,隻要咱們利用技術和規模效應,把成本壓到最低,到時候不用咱們出手,上麵也會逼迫他們放棄電池業務。”
張昊主動畫了一張大餅。
在夢境裡,為了壓縮成本,各家汽車就曾共同創建了一家電池企業,基本上壟斷了所有汽車的電池供應。
既然如此,為什麼這家電池企業就不能是閩德時代呢?
周建能咧咧嘴:“小昊,規模好說,大不了投錢就是了,隻是這個技術,恐怕不是一兩年能搞出來的,而且萬一方向錯了,投資再多也沒用。”
說實話,科技公司遠沒有表麵上看得那麼光鮮亮麗,隻要不是傻子,誰不知道技術的重要性?
關鍵是這裡麵的風險,不是一般公司能承受得了的。
“周叔,您老彆忘了,我名下剛好有一家剛成立的公司,可以提供幫組。”
張昊連忙提醒道。
周建能反應很快:“曙光新能源?”
“沒錯。”張昊點點頭,胸有成竹道:“曙光新能源是我跟東科院共同成立的公司,投資高達數千億,裡麵有聯邦最頂尖的人才,到時候兩家合組一個項目,我還就不信邪了。”
這就叫借雞生蛋。
另外還有一點,他沒說出來。
通過夢境裡的經曆,他知道電池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雖然對具體技術一無所知,但了解大方向。
有這就足夠了,剩下的無外乎砸錢,而他剛好不缺錢。
佛受一炷香,人爭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