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不忘初心
“張董,想必您也知道,我們征威集團主要從事的是銅產業,業務範圍遍布上下遊產業鏈,大到礦山、小到銅線,均有涉及……”
王總簡單介紹了一番。
張昊點頭附和道:“我雖然不是業內人士,了解不多,但也聽說過貴公司"銅業帝國"的豐功偉績。
其中最令我感到佩服的,是王總你們在海外擁有多座礦山,徹底打破了西方資本對銅礦資源的壟斷。”
“好漢不提當年勇,都是過去式了。”王總謙虛地擺擺手,緊接著回答起了剛才的問題:“我之所以選擇交易征威集團,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更看好能源行業的未來。”
“那也沒到出售公司的地步吧?畢竟以征威集團的實力,跨界發展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張昊皺眉道。
這裡麵肯定是有問題的。
眼下正是大基建時代,原材料行業還是很吃香的,即便是因為緊急狀態,沒辦法獲得巨額利潤,但活下去絕對不成問題。
王總對此早有準備,隻見他從身旁的公文包裡,掏出了一份文件。
“張董,這是征威集團去年的財報,您不妨先看一看。”
“可以嗎?”張昊有些遲疑。
“當然可以,本來就是正常的財報,沒什麼不能見人的。”王總點了點頭。
張昊接過財報,耐著性子翻看起來,這一看不要緊,原來征威集團早就陷入了流動性危機,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銀行催債,公司沒錢了。
“王總,貴公司業績看起來很穩定,銀行為什麼會急著催債?”
王總苦澀道:“前幾年,我們在內陸城市投資了不少產業園,如今這些產業園大部分都陷入了困境,幾乎相當於打了水漂,損失慘重,銀行怕我們還不上貸款,所以催得比較狠。”
“王總不必擔心,征威集團不是什麼小公司,好好跟銀行商量一下,我想渡過難關應該不是問題。”
張昊連忙安慰了一句。
“確實不是難事。”王總跟著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不過,我現在很缺錢,銀行又不願意提供貸款,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隻有出售公司一條路。”
“王總,我想您找錯人了,我現在可沒多少流動資金,而且彆忘了,我那七十個億還是跟你們幾家借的。”
張昊搖了搖頭。
王總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張董,您先彆急著拒絕嘛,我還沒報價呢?不如先聽聽我的報價再來做決定,如何?”
“行,王總您說!”
“一千億,隻要一千億,張董就可以收購我手上所有的股份,換句話說,等於拿下征威集團百分之九十的股權。”
王總咬著牙說道。
作為一家曾經排名76名的聯邦500強企業,年營業一度額高達七千多億。
一千億,絕對算得上是白菜價。
但話說回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從失去了所有的礦山資源,征威集團已經是沒毛的鳳凰了,甚至還不如那些新公司。
畢竟,新公司可以輕裝上陣,而征威集團還有亂七八糟的債務關係,加上內部問題一大堆,讓人提不起信心。
如此情況下,能夠擺脫泥潭,直接選擇拿錢走人,然後重新開始,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出路。
張昊瞬間心動了,這個出價簡直太美麗了,無論如何,征威集團都是一家重資產的公司,如果拋開那些債務,僅僅是它名下的土地,起碼價值數千億。
不過,在經過了一番權衡利弊後,他迅速變得冷靜下來,現在不是發不發展的問題,而是怎麼安然度過接下來的一百年,產業並不是越多越好。
相比之下,他本人更傾向於守著蘑菇種植和蚯蚓養殖這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經營風險低,比鐵杆莊稼還要鐵。
“王總,還是算了吧,不瞞您,去年收購閩德時代,我還欠著五六百億的外債呢,如果再加上您這一千億……”
王總當場打斷道:“張董,即便加上我這一千億,也才一千五百億而已,大概是您身家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健康的負債率,完全不必擔心。”
“王總,我也跟您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彆看我名下公司多,可我所有身家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虛的。
例如東南漁業,所有利潤都歸曙光公司,而曙光公司就是個巨坑,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看得到收獲。
除此之外,閩德時代被比亞迪狠狠壓在地上,短時間內看不到出頭之日。說句實話,我真正能掌握的核心資產,也就那十幾座地下商城。”
張昊詳細解釋道。
王總忍不住暗自搖搖頭,彆看對方說得頭頭是道,但仔細一分析,就知道完全是在胡扯。
曙光公司確實是巨坑,但填坑之人主要還得靠聯邦,不管項目成不成功,總之是不虧的。
畢竟,交好官方也是一種投資。
他立馬拋出了備用方案:“張董,如果您手頭上實在是不方便,那咱們還可以換一種交易方式。”
張昊好奇道:“什麼方式?”
“以股換股。”
王總吐出了四個字。
“怎麼換?”張昊連忙追問道。
如果用曙光公司去換征威集團,那他肯定一百個願意。
至於官方那邊,倒是不用擔心,隻要承諾的錢能給全部到位,人家根本不在乎股東是不是換人了。
“我用征威集團百分之九十的股份,換昊天集團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您覺得怎麼樣?”
昊天集團目前擁有三家子公司,分彆是惠民蘑菇種植公司、惠眾蚯蚓養殖公司,以及惠普飼料公司。
這三家子公司的估值,他找人計算過,大概在四千億出頭的樣子,如此一來,雙方誰也說不上吃虧。
最後,隻要股份到手,他可以拿著股份去銀行貸款,按照目前的地產行情,六七百億還是能貸得出來的,隻不過是多一道手續而已。
張昊聞言,當場搖搖頭:“抱歉了王總,昊天集團是非賣品,要不您考慮一下曙光新能源公司?我在曙光公司上的投資,同樣也有一千多億。”
“曙光公司確實不錯,但說實話,它有點類似公益項目,銀行估計不是很看好,恐怕貸不出多少錢來。”
王總苦笑一聲,緊跟著試探道:
“張董,曙光公司份量不夠,如果再加上閩德時代,我這邊可以接受。”
張昊頓時連連擺手,隨便找了一個借口:“不行不行,閩德時代是我妻子的產業,我做不了主。”
“張董,拿閩德時代換征威集團,弟妹絕對大賺,怎麼可能會不願意呢?”
“王總,是真不行,想必您也聽說了,閩德那邊是我領著一幫老鄉過去投資的,大家願意相信我,我總不能中途跑路吧?
真要這樣,我們家以後都沒臉再回嶗山了,我不能拿我們家的信譽開玩笑,還請見諒。”張昊說出了真正理由。
王總咬了咬牙:“這樣吧,換曙光公司也行,但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張昊不動聲色道。
“我想從銀行貸款八百億,張董您要替我擔保。”
張昊搖搖頭:“這個條件我沒辦法答應,首先銀行能不能貸得出這麼錢,還是未知數。其實,就算能貸得出來,我也不想欠銀行錢,這不是我的風格。”
“您沒欠錢啊?借錢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