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財政緊張,這是公開的秘密。
“我覺得不會,這是何市長親口給出的承諾,再說了,如果市裡不配合,大不了項目黃了,反正咱們損失也不多。”
張嘉怡胸有成竹道。
“那塊地皮是怎麼回事?市裡免費贈送嗎?”張昊緊跟著詢問道。
“怎麼可能?應該算是半賣半送吧!”張嘉怡搖了搖頭。
“半賣半送?那也不少錢啊,你們哪來的資金?”張昊疑惑道。
張嘉怡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水,然後拋出了答案:“沒掏一毛錢現金,而是給市裡打了一張欠條,惠眾公司每年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利潤還債。”
“總共多少錢?”張昊迫不及待道。
“不多,每畝五十萬,兩萬畝剛好是一百億,我找人估算過,大概十年就能還清買土地的錢,負擔並不重。”
“五十萬一畝,還真是半賣半送。”
惠城的土地,特彆是靠近東邊的土地,價格幾乎是兩年前的五六倍,不管怎麼看,這樁買賣都不虧。
張嘉怡趁熱打鐵道:“那這個項目,張董你是怎麼看的?咱們同不同意?”
“我原則上不反對。”張昊想了想回答道,“不過,咱們醜話先說在前頭,馬上能源危機就要來了,新基地的能源供應,市裡必須負責到底。”
“那是當然,其實據我觀察,這件事背後搞不好是糧食署主導的,某種意義上,他們比咱們更樂見其成。”
有糧食署保駕護航,新基地絕對出不了問題。
張昊頓時恍然大悟:“我說呢,即便建了這個新基地,市裡也占不到多大便宜,原來糧食署才是主謀。”
“你說錯了,市裡同樣獲益匪淺,新基地起碼能提供三千個工作崗位,何市長又不是瞎子,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
“行,那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張昊一錘定音道。
張嘉怡終於露出了笑臉:“你同意就好,認真說起來,這次能源危機對咱們來說,是一個很大機遇。
眾所周知,很多明星企業都是在逆境中完成擴張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每次經濟危機都是優勝劣汰、大魚吃小魚的時過程。”
“這次擴張僅限於惠眾公司,僅限於新基地,我不希望再看到其它項目上馬,就算送上來,我也不會簽字的。”
張昊最後告誡道。
因為蝴蝶效應,他的“先見之明”越來越不管用了,加上心理年齡的影響,整個人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保守。
張嘉怡一臉鄭重地點點頭:“我跟你保證,除非有突發情況,否則未來十年,公司都不會再上馬一個項目。”
這裡補充一句,飼料廠已經與蚯蚓養殖公司合並了,麵對如此充足的原材料,擴張是遲早的事。
接下來,張昊把注意力放到了惠民公司的身上,東科院最近培育出了一種新型品種的香菇,雖然產量不增反減,但卻大大提升了耐寒性。
這條消息是公司智囊團收集到的。
“高總,我希望你們能儘快引進這種香菇,產量低點可以接受。”
“是,我等下就去聯係東科院。”
高策立馬答應道。
張昊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如果有機會,你們可以試著和東科院進行合作,我覺得這種香菇的潛力應該不小。”
“張董,合作是以咱們為主?還是以東科院為主?”
“最好是以咱們為主,如果不行,也不要勉強。”張昊擺了擺手,隨即吩咐道:“打鐵還需自身硬,咱們自己的科研實力也不能落下,一定要抓緊。”
“張董您放心,最近一年,我們從海外移民當中招募了不少技術人才,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
張昊直接打斷道:“不要著急,慢慢來,畢竟搞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耐得住寂寞,切忌急功近利。”
ps:求推薦票和月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