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全民發錢
午休結束,眾人再次坐上了汽車。
半個小時後,惠民公司下屬的一廠到了,跟去年相比,廠區內多了不少新麵孔,沒辦法,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這是上級部門“攤派”的任務。
待一行人換上隔離服後,張嘉怡將眾人帶進了生產車間,邊走邊介紹道:
“這裡是我們集團旗下第二大的工廠,總麵積二十萬平方米,擁有員工五百多人,僅今年上半年,就生產了將近五萬噸的蘑菇。”
“產量怎麼突然提升了這麼多?”
張昊詫異道。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去年一整年,一廠總共也就生產了五萬多噸的蘑菇,今年才剛過半,居然追上去年了。
“今年應糧食署的特彆要求,全部改種了最高產的平菇,再加上增加了一倍員工,產量自然大增。”
張嘉怡隨口解釋道。
張崇信聞言皺了皺眉:“上麵權力這麼大嗎?居然還管你們種什麼蘑菇?”
“爸,彆忘了現在是緊急狀態,隻要糧食署願意,明天就能接管昊天集團,而且不用掏一毛錢。”
張嘉怡略帶誇張道。
張崇信深呼吸了一口氣,臉上帶著一絲陰沉:“上麵如果敢瞎胡來,我今天把話撂在這裡,聯邦遲早得完蛋。”
“咳,爸,你放心吧!”張昊趕緊安撫道,“說實話,其實咱們家公司盈利並不多,即便被上麵接管了,也損失不了多少錢,隻要房產還在就行。”
房產才是大頭,是最值錢的資產。
張旭忍不住插嘴道:“萬一房產也被征收了呢?”
“我覺得沒有可能,房產涉及的是千千萬萬民眾的切身利益,上麵不敢胡來,除非真像我爸說的那樣,聯邦想自我解體。”張昊搖了搖頭。
“小昊說得好,誰要是敢搶我家的房子,我一定跟他拚命。”
張崇義擺出一幅同仇敵愾的模樣。
李寧濤趁機提出一條建議:“如果想要保險一點,現在房價高,我覺得表弟你可以出售幾處廠房,真到了那一天,也不至於血本無歸。”
“寧濤這個主意不錯……”
張崇信眼睛一亮。
彆看他剛才說得信誓旦旦,那隻不過是在給自己打氣而已,要知道“民不與官鬥”,這可是從古至今的生存智慧。
“行不通。”張昊苦笑著搖搖頭,隨即解釋道:“這些工廠早就上了官方的計劃目錄,彆說賣廠房了,就連關停都不是我們能做主的,否則一個"破壞糧食生產"的大帽子扣下來,搞不好我都得進去。”
李寧濤心中一緊,連忙詢問道:“嘉怡,上麵收購蘑菇,沒打白條吧?”
如果出現打白條的情況,那他們還搞毛種植園啊,趁早抽身,以免陷進去。
“這個倒是沒有。”張嘉怡搖了搖頭,“除了收購價卡得比較死,利潤率很低,其它的都還好,基本上每個月月底都能準時到賬。”
“沒有就好,就怕上麵拖著不給錢,我那個賓館就是最好的例子,再不退租,我都要破產了。”
李寧濤頓時鬆了一口氣。
張嘉怡安慰了對方幾句,然後繼續帶領眾人參觀生產車間。
一圈逛下來,張愛雨忍不住好奇道:“嘉怡,這裡怎麼這麼暗?難道是為了省電?惠城有這麼缺電嗎?”
“大姑,平菇的菌絲體隻有在黑暗環境中才能正常生長,完全不需要光線,如果不是為了方便員工們工作,我們連一盞燈都不想開。”
張嘉怡頓了頓,滿臉自得道:
“某種意義上,我們這裡才是名副其實的熄燈工廠。”
張崇信擺擺手,沒好氣道:“行了,彆吹了,不就是種蘑菇嘛,又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爸,你這話就不對了,我們公司在官方的重要性分類當中,被分到了第一檔。相反,你口中的很多大公司,例如企鵝、阿狸巴巴、小米,還有各大銀行,普遍都被分在了第二檔,甚至是第三檔。”
張嘉怡忍不住反駁道。
其實,她一開始也有相同的想法,認為種蘑菇和養蚯蚓隻是小道,上不了台麵,可是在參加了幾次重要的官方會議後,這才徹底改變了認知。
“你說真的?”張崇信驚訝道。
張嘉怡鄭重地點點頭:“當然是真的,其實這並不難理解,聯邦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糧食生產,以及為糧食生產服務的相關產業鏈,其它的暫時都要靠邊站。”
“你這麼一說,還有那麼一點道理,現在唯一的遺憾是…這麼好的機遇,居然賺不到多少利潤,太令人失望了。”
張崇信惋惜道。
到底是資本家出身,即便到了當前這種時候,老爺子依然把利潤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張昊趕緊勸道:“爸,這些國難財不是咱們能賺的,我好不容易才和上麵搞好了關係,您老千萬彆犯糊塗。”
“行了,我隻是抱怨兩句而已,還沒老糊塗。”張崇信擺了擺手。
……
離開了一廠,張嘉怡緊接著又將眾人帶到了東郊的一片工地上。
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十三廠,也是集團下轄所有培育基地當中最大的一座,占地整整上萬畝。
“小昊,你不是說賺不到多少利潤麼?哪來的錢建這麼大的工廠?”
張崇信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座新廠。
張昊趕緊解釋道:“爸,這座工廠是我們與市裡的合作項目,土地由市裡提供,建設費用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解決,由市裡進行擔保,等於說我們公司一毛錢都不用出,也不用承擔風險。”
“還有這種好事?”
張旭瞪大了雙眼。
“大哥,當然沒這麼簡單。”張昊笑著搖了搖頭,“首先,我們手上握有天量的蚯蚓飼料,這才是最大的底氣;其次,蚯蚓養殖利潤很穩定,幾乎不存在虧本的可能,所以才會有如此優惠的條件。”
“原來是這麼回事,這麼大的工廠,每年得產出多少蚯蚓啊?”
張旭驚歎道。
如此規模的養殖場,實在是讓人羨慕,跟它一比,自己這邊努力籌劃中的種植園,簡直是不值一提。
“根據設計產能,每年大概有二十到三十萬噸吧!”
“厲害了!”張旭頓時豎起了大拇指,“我記得聯邦最大的養豬場,一年好像也就這麼大的產量。”
“如果有可能,我們也想養豬,可惜不現實。”張嘉怡無奈道。
張崇義隨口詢問道:“嘉怡,聽小昊說,這些蚯蚓都是用來食用的?”
“沒錯,現如今糧食緊張,蚯蚓蛋白質豐富,算是一種不錯的替代口糧。”
“既然如此,那怎麼供銷社沒得賣?”張崇義有些疑惑。
“二叔,我認為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產能有限,暫時還沒辦法大規模供應,就連惠城這邊同樣也沒的賣;
另外一方麵,蚯蚓這東西,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添加劑,加入進了一些特殊的食品當中,例如曹凡公司生產的人造肉,配方裡就有蚯蚓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