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文物南遷
住進招待所,張昊立馬給幕僚長夏從文打了一個電話。
“執政官,您到燕京了?”
“剛到不久。”張昊頓了頓,直接開門見山道:“老夏,果然如你所料,剛剛古璋找我說了他們那個環渤海一體化的發展規劃,我按照你說的,讓他們不要貪心,先把燕津冀一體化弄好。”
“古市長答應了沒有?”
夏從文順勢問了一句。
“嗬嗬,他們除了答應,好像也沒其它辦法了。”張昊心情很不錯。
夏從文連忙附和道:“他們那份規劃,簡直太異想天開了,範禎祥和紀老都是同一類人,他們是中央集權的堅定擁護者,不會放任地方做大的。”
“那"燕津冀一體化"能走得通嗎?行政院那邊會不會有阻撓?”
“執政官,您放心,燕津冀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眼下,整個北方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行政院如果不想接手數以億計的難民,那就不能見死不救。”
夏從文詳細解釋道。
“彆說數以億計了,隻要有個幾千萬難民,就能讓珠灣區這些年取得的成就全部付諸東流,甚至還會引起更加嚴重的連鎖反應。”
張昊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夏從文趁機提醒道:“當然了,要救也要講究方法,不能留下任何隱患,要儘可能地避免尾大不掉。
其實不瞞您說,這個燕津冀一體化戰略,原本就是範禎祥準備采取的應對措施,這一次府院的目標都是相同的。”
“哦?那咱們這算不算截胡?”
張昊頓時猶豫道。
他還不想跟對方正麵衝突。
“不算,燕都那邊一直以來就是個大麻煩,範禎祥估計早就頭大了,巴不得咱們執政官府邸接手呢!”
夏從文安撫道。
張昊若有所思,緊接著話鋒一轉,毫不避諱道:“對了,古璋說要投靠我,你覺得可能性大不大?”
“執政官,古市長他們不是政治小白,不會僅憑一個口頭承諾,就選擇站隊,這不現實。”夏從文委婉勸道。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張昊原本就沒抱太大期望。
他雖然沒有從政經驗,但多少看過一些政治題材的影視劇,知道現實不是小說,他身上沒有那種王霸之氣。
接下來,兩人順便探討了一下整個北方的發展出路,張昊結合夢境裡的一些記憶,倒是給出了不錯的解決方案。
夏從文聽了連連點頭:“執政官,開發東南亞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點子,但就是有些可惜了北邊的那些煤礦。”
“有舍才有得嘛,北方實在是太冷了,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相比之下,東南亞就暖和多了,至於能源問題,隻要咱們加大開發對岸的力度,相信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張昊信心滿滿道。
“執政官,恐怕沒那麼容易,開發東南亞需要海量的資金,而聯邦這些年財政一年比一年困難……”
“可以讓私營企業先過去開發,等那邊有了一定基礎,聯邦再跟進。”
張昊趁機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也算是陽謀了。
他想通過全麵開發東南亞,重新扶植起一批工商業的骨乾力量,不能讓官方太肆無忌憚了,平衡才是王道。
夏從文不知道是故意裝糊塗,還是沒想到這一層,隻見他稱讚道:
“好辦法啊,特彆是歐羅巴的那群人,如今手裡隻剩下錢了。”
“這事不急,過兩年再說。”
張昊提醒道。
“這麼大的計劃,本來就沒那麼簡單,咱們可以先安排人把相關資料收集好,提前做好準備。”
“嗯,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
第二天一早,張昊跟著古璋等人,首先來到了夏宮,也就是夏宮博物院的所在地,準備視察文物搬遷的進度。
三年前,為了保護文物安全,聯邦緊急通過了一部文物保護法案,意在將所有大區的重點文物,全部轉移到首都珠城,以便進行集中保護。
為了配合這一計劃,珠城花了好幾百億,在市中心修建了全新的聯邦博物院,以及龐大的地下儲藏庫。
燕都作為千年古都,又是本土的行政中心,各類文物資源數不勝數,是本次文物搬遷的重點城市。
“執政官,我幫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夏宮博物院的院長楊士才。”
古璋重點介紹道。
張昊伸手和對方握了握:“楊院長,您好!我這次不是過來參觀的,是來幫你們解決困難的,不管有什麼要求,都不用客氣,可以跟我提。”
“執政官,此言當真?”
楊士才頓時眼睛一亮。
“當然。”張昊笑著點點頭,“不過先申明一點,文物南遷是大勢所趨,也是眾望所歸,請恕我沒辦法改變。”
其實他這麼做,主要是想通過保護文物和藝術品,討好知識分子這一群體,衝淡自己身上的商人形象。
這對連任大有裨益。
“執政官,您放心,我本人也是文物搬遷的發起人之一,當然不會反對。”
楊士才連忙辯解道。
“那您的意思是?”張昊好奇道。
楊士才伸手指了指眾人眼前的夏宮,眼中飽含無限期待:“執政官,這些年的極端氣候,對夏宮破壞很大,我們想給夏宮套上一層保護套。”
“保護套?什麼意思?”
張昊有些不明白。
“就是在夏宮外麵套上一層鋼構結構的蒙皮,將夏宮整個包裹起來,避免風吹冰凍,減少傷害。”
楊士才趕緊解釋道。
張昊不由得一愣,下意識地詢問道:“夏宮有多大?”
“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剛好一千畝出頭。”一位陪同人員搶著回答道。
“這麼大的單體建築,差不多是鳳巢的三倍……”張昊頓時有些遲疑。
“執政官,技術上完全沒有難度,隻要五百億就能建起來。”
楊士才大言不慚道。
“五百億?”張昊苦笑著搖搖頭,“楊院長,我可能要食言了,眼下到處都缺錢,這麼大一筆財政支出,恐怕沒那麼容易通過。”
“執政官,我們燕都願意掏三分之一,剩下的還請您一定要幫忙想想辦法。”古璋連忙插嘴道。
這一百多億不是白掏的,一旦上馬如此大的工程,起碼能解決數萬人的就業問題,收益絕對大於付出。
而且,加裝了保護殼的夏宮,就是一個現成的緊急避難所,隨時都能利用起來,並不是毫無作用。
張昊暗自算了一下,五百億的三分之二,就是三百三十億,這筆錢如果湊一湊,應該是能湊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