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馬尾冰藻
“咳,執政官,這家公司的老板原本是養殖大亨,黃石火山爆發後,因為肉價暴漲,所以大賺了一筆。”
唐為木小心解釋道。
“原來如此。”張昊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我說呢,海藻種植怎麼可能這麼賺錢?不瞞大家,沒當執政官之前,我也經營過一家蚯蚓養殖場,利潤雖然很穩定,但也就賺個辛苦錢。”
“種植業限製太多了,其實最賺錢還要數能源行業,聽說馬拉開波湖又發現了好幾座大油井,堪稱一夜暴富。”
唐為木立馬附和了一句。
話音剛落,海藻種植工廠的老板帶著一群員工快步走了過來。
“執政官、唐市長,歡迎來我們公司視察工作。”
唐為木趕緊介紹道:“執政官,這位就是jbs公司的老板路易斯戴維·席爾瓦,同時也是巴西商會的會長。”
張昊伸手和對方握了握:“席爾瓦先生,幸會幸會,今天打擾了。”
“執政官,您太客氣了,您的到來,是我們公司所有員工的榮幸。”
席爾瓦顯得有些激動。
如果能抱上執政官的大腿,對他來說,不亞於是一次大機遇,說不定能跳出巴西這個泥潭之地。
私酒行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要早做打算為好。
“啪啪啪……”
現場立馬響起了熱烈掌聲。
緊接著,張昊挨個和員工代表們一一握了握手,然後在眾人的簇擁下,朝工廠內部走去。
在辦公區簡單轉了一圈,眾人又來到了生產車間。
席爾瓦邊走邊講解道:“執政官,所有海藻都需要經過萎凋和烘乾兩道工序,最終被製作成乾海藻。”
“聽起來跟炒茶很相似。”
張昊隨口說了一句。
“您說的沒錯,我們的生產工序,確實借鑒了茶葉的製作方法。”席爾瓦說完,隨手抓了一團乾海藻:“執政官,您看,這就是我們的成品,有些民眾為了補充維生素,特地買乾海藻回去煮湯喝。”
張昊接過乾海藻,仔細觀察了一番,乾海藻的顏色呈現黝黑色,看上去跟普洱茶非常像。
他低頭聞了一下,一股海腥味。
“這是什麼品種的海藻?能吃嗎?”
席爾瓦趕忙回答道:“這是用兩種海藻雜交出來的新品種,一種是普通的馬尾藻,一種是生產在南極的南極冰藻,這兩種海藻都是可以食用的。”
“既然能吃?那為什麼市麵上看不到它的身影?”張昊緊跟著追問道。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產量偏低,遠遠比不上海帶等食用藻類;二是口感不好,這種新型海藻根莖粗糙,而且不易消化。”
“這麼說,它隻能用來生產乙醇了?”張昊不由得有些惋惜。
當前糧食壓力依然很大,如果能找到主糧的替代品,即便產量低一些,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席爾瓦點點頭:“確實是這樣的,馬尾冰藻中褐藻澱粉含量較高,是目前最適合作為生產乙醇的海藻品種。”
“是嗎?我想知道,這是你們公司的科研成果?還是從哪買來的專利權?”
張昊直言不諱道。
判斷一家公司有沒有發展潛力,主要看它的科研實力,這也是業界公認的金科玉律。
“執政官,我們當初直接收購了研發出馬尾冰藻的那一家實驗室,並且陸續投入了重金進行擴建,眼下的馬尾冰藻,已經經過了好幾輪升級和改良。”
席爾瓦詳細介紹道。
張昊聞言,當即大手一揮:“走,咱們去實驗室看看。”
很快,眾人來到了實驗室。
原本抱有期待的張昊,在看到實驗室的真實麵目後,不由得有些大失所望,說實話,眼前的實驗室,甚至比不上他們家蘑菇種植廠的實驗室。
席爾瓦見執政官臉色不好,於是趕緊解釋道:“執政官,巴西混亂了十幾年,人才早就跑光了……”
“馬尾冰藻是怎麼研發出來的?”
張昊直接打斷道。
席爾瓦立馬指著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女科研人員介紹道:
“執政官,馬尾冰藻主要是貝拉教授獨立研發出來的。”
“什麼?她一個人?”
張昊不由得大為驚訝。
貝拉教授笑著解釋道:“執政官,我想您誤會了,雜交海藻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技術,更多的是需要一點運氣。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不也是袁院士一個人獨立研發出來的?跟他相比,我這點成不算什麼。”
張昊首先跟對方表達了一下歉意,然後興致勃勃地問道:“貝拉教授,我個人對你們這個馬尾冰藻項目很感興趣,你能不能跟我詳細說說?”
“好啊,執政官您想知道什麼?”
“馬尾冰藻有沒有可能變成主糧?”
張昊直截了當道。
貝拉教授低頭思考了一番,緊跟著鄭重地點了點頭:“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一般來說,想要成為主糧,必須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
“第一,它能夠填飽人肚子,也就是澱粉含量要高,馬尾冰藻是澱粉含量最高的海藻,完全具備這個潛力;
第二、它能夠大規模種植,這一條完全符合,畢竟廣闊的海洋提供了近乎無限的良田,比陸地更有優勢;
第三、產量高,馬尾冰藻雖然不是產量最高的海藻品種,但也比一般主糧強多了,關鍵是種植門檻低。
最後一條,方便運輸、存儲和加工,毫無疑問,這一條同樣也能滿足。”
張昊頓時大喜,沒想到馬尾冰藻的潛力居然這麼大:“貝拉教授,按照你的預估,馬尾冰藻大概什麼時候才能達到要求,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糧?”
“執政官,您高興得太早了,想要繼續提高馬尾冰藻的澱粉含量,難度非常大,這一過程不是光靠運氣就能解決的,它需要時間積累。”
貝拉教授直接潑了一盆冷水。
張昊迅速冷靜下來:“好吧,我想知道,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長則數百年,最少也要幾十年,而且馬尾冰藻由於局限性,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主糧的,頂多隻能作為一種補充。”
貝拉教授乾脆道。
“補充也行啊,總比吃草好,隻要相對成本比主糧便宜,現在就可以著手擴大種植規模了。”張昊當機立斷道。
一聽這話,人群當中的席爾瓦,興奮得老臉都紅了。
貝拉教授則是皺了皺眉頭,趕緊勸道:“執政官,目前的馬尾冰藻是專門為生產生物乙醇研發的,距離食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我建議暫緩推廣。”
“什麼意思?馬尾冰藻不是可以食用嗎?”張昊有些不明白。
“意思很簡單,馬尾冰藻的營養價值很低,就算每天吃上十斤,那點澱粉含量也遠遠不夠身體所需,因此並不適合食用。
說直白點,它真的隻比野草強上那麼一點,與其盲目擴大種植規模,還不如全力改良馬尾冰藻。”
貝拉教授實話實說,沒有任何隱瞞。
席爾瓦忍不住插嘴道:“執政官,馬尾冰藻就算不適合食用,還可以用來生產乙醇,並不是一無是處。
況且,隻有種植規模上去了,才有可能選取更好的品種,我們之前的改良成果就是這麼取得的。”
張昊轉頭看向貝拉教授:“貝拉教授,席爾瓦先生說得對不對?”
“我認為沒必要,當前的樣本數量已經足夠了。”
貝拉教授根本不給老板麵子。
席爾瓦先生隻能尷尬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