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下午好!”
“本次由火車站開往市府廣場的地鐵一號線已到站,有下車的乘客請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依次從右側門下車。”
“下一站是南山公園站,要下車的乘客請提前做好準備。”
“謝謝您的合作,祝你旅途愉快!”
“goodafternoonadies&nen!thisbytrainstationbound&nent&ntroneineno.hadthestation……”
聽到廣播,乘客們紛紛站了起來。
楊華卿不由得好奇道:“呂市長,你們這邊有很多老外嗎?怎麼還有英文播報?”
“夫人,眾所周知,我們桃源特區有大大小小數十萬個工程項目,對人才的需求是無止境的,當然也少不了老外。不過他們的人數倒是不多,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多人,最多不超過兩萬。”
呂浙力連忙回答道。
楊華卿緊跟著又詢問道:“那麼目前,桃源特區總共有多少人?”
“加上後勤人員,總計有七十餘萬,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工程施工人員。
剩下的一半主要負責特區的正常運行,有像我這樣的管理人員,有警察和軍隊,也有一部分工廠職工。”
呂浙力詳細介紹道。
隨著桃源特區即將投入使用,大部分人口都是最近十年突然遷移進來的,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員數量基本上維持在十萬到二十萬人之間。
而之所以沒有全麵鋪開,一方麵是財政有限,隻能徐徐圖之;
另外,也是因為後勤跟不上,在公路和地鐵修通之前,物資運輸非常艱難,有時候甚至要靠工人們肩挑手扛。
楊華卿聞言,不由得有些咋舌:“這麼多人?都快趕上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規模了。”
張昊緊跟著補充道:“根據最終規劃,桃源特區的人口總數大概維持在一千萬上下,幾乎跟首都人口持平。”
“這麼多人口?住得下嗎?”
楊華卿擔憂道。
她聽老公說過,整個特區的可利用土地也就五千平方公裡,而且地下空間不同於地上,各方麵的限製都比較大。
“夫人請放心,我們桃源特與其說是一座新城市,不如說是超級避難所,設計之初就把人口放在了第一位。”
話還沒說完,列車車門開了。
呂浙力一邊引導著執政官夫婦下車,一邊繼續介紹道:
“在特區這裡,絕大部分住宅都是統一設計的高層建築,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能容納更多的人口。
除此之外,在汙水處理、垃圾回收、空氣汙染等方麵,甚至是就業問題,我們都有全套的解決方案。
所有的種種措施,都是為了儘可能地提高人口數量,極端情況下,我們特區最高可以承受三千萬人口。”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呂市長,你們創造了一個奇跡!”
楊華卿由衷感慨道。
呂浙力趕忙謙虛了兩句,把所有功勞都推到了執政官的身上。
張昊笑了笑,隨口客套了一番。
不過認真說起來,其實這句話也沒錯,正是在他上台後,桃源特區才迎來了真正的開發熱潮。
在紀樟秋執政的那十年裡,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桃源特區隻是作為一個備選選項,官方並沒有投入全力。
而張昊這邊就不一樣了。
他知道未來的情況隻會越來越糟,因此全力說服了紀樟秋和範禎祥等一眾高層,正式啟動了超級避難所計劃。
可以這麼說,桃源特區能有今天,他這個執政官當屬首功。
五分鐘後,眾人走出了地鐵站。
楊華卿因為是第一次來這邊,整個人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終於要一睹桃園特區的真容了。
“哇,這裡好空曠啊!一點都沒有想象中的逼仄感。”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超大廣場,廣場上燈火通明,四周是通向遠方的筆直馬路,一眼看不到儘頭。
這還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是頭頂,頭頂上同樣布滿了燈光,目測起碼有上百米高,讓人仿佛置身“星辰大海”,充分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
張昊雖然不是第一次過來,但同樣大受震撼,驚歎於大自然的偉力。
呂浙力笑著介紹道:“夫人,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地下350米處,是一座長15.6公裡、平均寬2公裡的洞穴,類似的洞穴有上百個,但這還不是最大的,最大的空間要比這個還要大十倍。”
“那為什麼不把市府搬到最大的那個洞穴?”楊華卿不由得疑惑道。
“主要原因有兩個。”呂浙力當然不能直接說他們怕死,於是隨便找了兩個理由:“一是因為這裡是進入特區的第一站,方便管理整個特區;二是因為附近有一個大湖,用水方便。”
楊華卿微微點了點頭,老公跟她說過這邊的情況,由於位於地下,特區境內不僅有湖泊,甚至還有地下河。
接下來,在呂市長的護送下,張昊一行人住進了市府的招待所,在晚宴之前,整個下午都是休息時間。
進入房間後,楊華卿第一時間就打開了套房裡的所有窗戶,這在地麵上屬於奢望,家裡的窗戶都快成擺設了。
這不止是極端低溫的緣故,還因為愈加頻繁的沙塵暴。
相比之下,地下空間保溫效果好,溫度基本上保持在十五、六度的樣子,而且沒有大風,開窗反而有利於換氣。
楊華卿趴在窗口,深吸了一口氣:“呼,老公,這裡的空氣比地麵上好多了,媽她老人家肯定喜歡這裡。”
“這裡沒有肆虐的沙塵暴,加上十幾年不間斷的植樹造林,空氣當然好了,不過這麼做也是有代價的。”
張昊鬆開了脖子上的領帶。
“什麼代價?”楊華卿順勢問道。
“這裡不能搞工業,或者換個說話,凡是能產生嚴重汙染物的工廠,都是明令禁止的。”
“發電廠也不行嗎?沒電怎麼生活?難道這裡修了核電站?”
張昊搖搖頭:“發電廠當然不行,不過也不是沒辦法,洞口外麵就有一大片工業區,其中就包括發電廠。
同時,為了防止出現突發情況,特區這裡確實建有備用核電站,但不是傳統核電站,而是熔鹽核電站。”
“熔鹽核電站?怎麼沒聽說過?”
楊華卿滿臉疑惑。
“你沒聽說過是正常的,因為這是最新的第四代核電站,才剛研發成功沒幾年,目前還處於試驗階段。”
張昊回答道。
“試驗階段?你們膽子真大,萬一實驗失敗,發生了核泄漏,這裡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楊華卿瞪大了眼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傳統的核電站需要用到大量的冷卻水,這裡水資源有限,又不靠海,顯然沒這個條件。
熔鹽核電站就不同了,不需要用到冷卻水,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生事故,核燃料會被熔鹽凝固後密封,不會產生汙染,安全還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