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還是想想後續吧
蘇杭收到自己的第一份樣刊和稿酬時,1995年8月份的諸多期刊雜誌也已經正式上架。
蘇杭不知道,自己確實又起得有點高。
標準的青春文學模式,後世司空見慣放在這時代卻堪稱驚豔的各種精美語句,加上一些引人思考的小小內涵,對於正處在‘愛上層樓’階段的年輕男女來說,那種直擊靈魂的共鳴,簡直無法抵擋。
商都東部的古城啟梁。
高中女生徐漫與好朋友章晨曦一起讀完了《正茂》上的《數不清的流年》,立刻就記住了其中兩個最後遺憾彆離的少女,也記住某個名叫‘參商’的作者。
鄭重其事地將其中一些語句抄寫在筆記本上,章晨曦還決定,自己也要買一本。
兩個姑娘手拉手上街,走在夏日的街邊樹蔭下,還有些衝動地相互許諾,一定要永遠做朋友,不能像故事裡的兩個女孩那樣留下遺憾。
來到一處書報亭。
章晨曦找到一本《正茂》,付過錢,就要離開,卻見徐漫不知何時翻開了另一本雜誌,很沉浸的模樣,不由推了她一下:“喂,小漫?”
上前來,拿起桌上一個信封看了看,附注上果然寫著,請求編輯部轉交作者參商。
轉眼賣出去了三本雜誌,書報亭老板挺高興,等兩個姑娘離開,才瞄了眼本來隨意擺在不起眼角落的那兩種雜誌。
這麼……開放的嗎?
徐漫內心裡已經同意,卻是又問:“如果是個老頭呢?”
譚豐振說完,其他人還沒回應,趙月瀟已經拿起旁邊一疊書信晃了晃,嫵媚笑道:“我倒是覺得,不用調查了,還是想想後續吧。”
自從最初譚豐振帶著一個經銷商進門,大家就完全沒了工作心思。
抽出隻剩一本的《青旭》,回憶剛剛的各種細節,也要買下,好好研究研究,自己是怎麼轉眼就丟了個女朋友的。
五百本。
這次各自也隻要了五本。
就這麼……被甩了?
姚冉與準姐夫和姐姐等一乾人吃過午飯,受不了頤指氣使的準姐夫偶爾瞄向自己的某些目光,提前告辭。
老譚好像沒兼職其他啊。
章晨曦應了聲,忽然抬頭:“我們給參商寫信吧。”
現在……
這個故事,真是比《數不清的流年》還要好。
打算買下。
還能這樣?
“讓雜誌社轉交就是了,”章晨曦道:“你沒發現嗎,兩個故事寫的都是河元,就在商都另一邊,離我們不遠,如果聯係上,說不定將來還能見麵呢。”
被譚豐振稱作小齊的男子與自家主編說笑著走出,這次沒忘朝眾人點頭招呼,然後出門。
何況,全國又有多少地級市?
另外一邊。
看著兩人走向譚豐振辦公室,大家有人認出,被自家主編稱呼小齊的穿條紋襯衫男子,好像是一位圖書經銷商,業務主要在商都本市。
等姚冉離開,胖老板才拿起一旁的公共電話,翻了翻通訊簿,撥通:“老趙啊,是我……有兩本雜誌,我問問……”
小小應了一聲,正要離開,胖老板又開口:“姑娘,你確定要嗎,我可以打電話問問?”
直到肖鶯鶯離開了書店,林普才回過神。
也想著逃離。
肖鶯鶯這個暑假沒有回家,留在商都勤工儉學,作為商都本市人,林普在過去一年追求的基礎上,配合主場優勢,終於讓接近校花級彆的肖鶯鶯同意確定了關係。
……
出版社社長鐘長林親自發話,為了節省印刷成本,這一期的《青旭》,隻能印5000本。
“好的。”
實在沒心情上班。
還現款現貨……
風韻氣質總能吸引周圍幾個男性編輯目光的趙月瀟擺弄著一封信,說道:“等等吧,讓老譚決定,我總覺得……這可能是個轉機。”
這次是社長的秘書,一個長發披肩的年輕姑娘,聲音輕軟:“譚主編,社長讓您去他辦公室一趟。”
不過,回憶了下才離開的兩個女孩神色,書報亭老板短暫斟酌,起身把兩本雜誌都換了個稍微顯眼一點的位置。
“怎麼可能,”章晨曦斷然道:“肯定和我們同齡,最多,大一些,但他文章寫的這麼好,大我們幾歲,也是應該的。”
“啊?”
河元。
想到陸小敏前幾天就已經買來在大家手裡流傳的《青旭》和《正茂》,還有某個少年寫稿的那個筆記本,目光在琳琅的雜誌堆裡找尋。
姚冉表情失望,又問:“那……《正茂》呢?”
去年考入商都大學的林普與肖鶯鶯的第一次約會,逛了街,吃了飯,女方進入這家書店,林普也隻能跟隨。
肖鶯鶯終於合上雜誌,卻沒有放下,轉頭望來:“林普,我想回家了。”
大家注意力追過去,還有那男子的回答傳來:“老譚,我忙著呢,誆你做什麼,再給我500本,知道你們不容易,現款現貨,怎麼樣?”
“可是……”
徐漫下意識抬頭,見書報亭老板正盯著自己,立刻道:“我買!”
點頭招呼過,譚豐振轉向身後的三十多歲男子:“小齊,我這都一個星期沒睡好了,你可彆大清早就跑來誆我,沒意思。”
隻是中原一省,與商都同等級的地級市,就有將近二十個,若是每個地級市都訂上500本,那就輕鬆上萬了。
“寫信,”章晨曦重複了一下:“交朋友。”
徐漫一邊掏錢,一邊朝章晨曦展示剛剛手中的雜誌封麵:“曦曦,看,你也買一本吧。”
章晨曦一番話之後,徐漫也答應下來。
對於一個區域,比如商都一市,500本的訂單,可一點都不是小數目。
社裡拖欠多家印刷廠貨款,本身經營又差強人意,社長如此決定,大家都能理解。
就覺得不該再孩子氣。
一篇文章而已,能改變什麼?
終於還是來到辦公室。
積少成多!
商都。
這年代,提意見,交筆友,各種書信往來,和後世網絡上與人互動一樣普遍。
肖鶯鶯這麼說完,抬手與林普握了下,拿著那本《青旭》,轉身向書店收銀台走去。
怎麼能這樣?
林清好可憐。
同樣在中原省,位於西南的南郡市。
大家:“……”
林普轉向麵前的雜誌貨架,還是一頭霧水。
肖鶯鶯從小與父母的關係也不好。
就是說,一個月,31天的銷售周期內,總銷量大概接近6000本的樣子。
“上次咱們雜誌這麼受歡迎,嗯,還是誰來著?”
……
這樣一算,又能有多少個500本?
雖然事實當然不能這麼算,畢竟商都可謂《青旭》的大本營,但,無論如何,其實就是那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林普意外:“啊?”
“……”
徐漫又遲疑了:“可是,我們連參商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啊。”
這裡也有‘參商’?
想到之前閱讀《數不清的流年》時的感動,又和好朋友確認了下,章晨曦立刻掏錢。
兩女讀了一遍又一遍,很快再次開始摘抄,徐漫將林清和許白一起唱李叔同《送彆》的一整段都抄了下來,一邊道:“這兩篇小說太好了,也該讓秦莉她們看看呢。”
時間來到8月7日。
美編趙月瀟瞪了他一眼:“拆什麼拆,有點職業道德。”
徐漫頓時意動,又沒底氣:“人家是作家誒,而且,我們也不知道參商的地址?”
“不記得了。”
林普站在一旁,同樣拿了一本雜誌做樣子,偶爾瞟一眼肖鶯鶯的漂亮側臉,想著今天能不能更進一步。
而且,作者在文中對河元那座小城的細膩描寫,也讓肖鶯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家鄉。
雖然已經和父母商量好尋找新工作,方薇還是打起精神,走上前問道:“大家在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