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對勁_回檔之1995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章 不對勁(2 / 2)

圖書館開門。

三人先到西邊的自由閱覽室找了座位,放下包,蘇杭挑了一個剛買的小號作業本,對另外兩人道:“我去隔壁查些東西。”

來到大廳東側報刊閱覽室。

沒有找座位,直接在書架旁一個個查找並記錄,這邊自己有過投稿的文學類報刊雜誌並不多,很快記完需要的信息。

蘇杭沒有立刻回去西邊,想起張溢早餐時說的事情,挑了最近幾天的一疊《河元日報》,走到一處空位旁開始瀏覽,果然找到了河元化肥廠的相關新聞,而且不止一篇。

相應文章,基本都是類似的口徑:

化肥廠設備過於陳舊,擔心投資風險,豐瑞集團有意退出,如此雲雲。

如果蘇杭隻是一個普通少年,看到這些,隻會和父母一樣擔憂。不過,兩世為人,見多了,再看,隱隱地有所感覺,事情似乎並不像表麵那麼簡單。

這些文章給人的感覺,似乎是……

施壓!

嗯……

不。

也不對。

《河元日報》這種平台,不可能放任豐瑞集團在上麵做小動作。

然而,這些‘小動作’偏偏就出來了。

好像得到默許一樣。

那麼,這又是為什麼?

又或者……想做什麼?

卡到這裡,蘇杭皺眉思索了好一會兒,都沒能想通,隻能暫時放棄。

轉向其他新聞。

這麼一轉,各種時政,各種人名,倒是讓蘇杭記起了曾經與河元有關的不少事情,並且產生了進一步的聯想。

不過,再聯想,以自己當下所處的位置,也是白搭。

還是那句話,起點太低了。

一窮二白。

另外,河元的盤子,到底也是太小。

搞頭不多。

於是,看過幾份《河元日報》,蘇杭起身,又去取了幾份省級的《中原日報》過來。

簡單瀏覽時政,蘇杭轉向經濟板塊。

然後就看到了最近的股市信息。

曾經折騰那麼多年,當然也玩過股票,而且接觸的相當早,2001年就開了自己的股票賬戶,不過,缺少資本,一直都隻是十萬塊以內的小打小鬨。

還好隻是小打小鬨。

不過,倒是因此記得不少股市信息。

隻看了一篇關於近期指數的文章,憑借記憶的銳化效果,蘇杭就想起了一連串數據。

當下,上證指數大概是700點左右,原本的時間線上,這一數字會在年底跌到500點的低穀,然後,1996年,出現一次巔峰,一路到當年年底,達到1200點高位。

緊接著,1996年的最後一個月。

暴跌。

因為種種原因,股指短時間內墜回到900點低位。

再接著,就是1997年上半年,一路上升到又一個1500點的巔峰。

這麼聯想著,不知不覺,蘇杭也已經在麵前的小本子上寫下了幾個數字:500至1200;900至1500。

回過神來,定定看了幾眼,然後無奈。

如果自己能有一些資本,哪怕隻是10萬塊錢,通過接下來兩年的兩次牛市,翻滾一下,運氣好的話,成為百萬富翁都沒問題。

問題是……

自己現在連這年代津津樂道的萬元戶都還不是,更彆說10萬本錢。

又想到正在醞釀的‘青春文學’計劃。

但願能成功吧。

保底,給個10萬,就好。

不過……

再想想,就算錯過了接下來兩次機會,今後,99年,01年,甚至,08年,都還有。

不僅如此,這些大趨勢之外,今後二十多年的諸多牛股,甚至妖股,蘇杭也記得不少。

都是機會啊。

更何況,股市之外,機會就更多了。

這麼捋了一下,蘇杭覺得,至少,這輩子……哪怕再不如意,下限也不會太低。

至於上限……

走著吧。

平複一下躁動的情緒,蘇杭繼續翻閱麵前的報紙,很快,又一篇文章引發了蘇杭的聯想。

文章內容很簡單。

小小的一個豆腐塊,大致是,因為今年國內綠豆減產,下半年,綠豆價格可能大幅上升。

蘇杭因此想到的是1995年下半年期貨市場的一次大熱鬨。

國內大部分人對期貨都沒概念,甚至不把這兩個字和自己國家聯係起來,然而,實際是,早在1990年,中國就有了第一家期貨交易所,地點恰好設在中原省的省會商都。

再說1995年的這次。

記憶中,下半年,商交所的綠豆期貨,各方麵推波助瀾之下,一路從2000元左右一噸炒到了4000元高位,幾乎翻了一倍。

若是現貨翻了一倍,還沒什麼。

期貨市場的最大特點,就是杠杆。

綠豆期貨是5的保證金比例,相當於20倍的杠杆,因此,期貨票麵一塊錢的漲跌,對應賬戶,就是二十倍的盈虧,因此可以想象,當期貨價格翻了一倍,賺的能賺多少,虧的,又會虧多少。

總之,95年的這次大熱鬨之後,綠豆期貨成了商交所的大熱門,交易量不斷攀升,一直持續到99年。

那一年,太嗨了。

嗨到有人直接掀了盤子。

嗯。

不多說。

蘇杭默默在小本本上又寫下兩個數字,2000到4000。

然後……

沒有然後。

想要湊這熱鬨,現在就得悄悄進場,但這比摻和接下來兩年的兩次牛市還不現實。畢竟拿幾千塊炒股還能玩一下,拿幾千塊炒期貨……彆鬨!

不過。

想著想著,蘇杭忽然又有了一個想法。

按照私下裡的規劃,將來肯定是要從商的。

從商,同樣需要光環,才能事半功倍。然而,現在的學霸光環,或者,接下來再多一個作家光環,用處都不大。

對比起來,若是能稍稍準確地預測一下國內的經濟走勢,或者一些產業的發展方向,或者……總之,各種經濟相關的事情,逐漸打響名氣之後,得到的光環,絕對比‘學霸’或‘作家’要有用太多。

就算將來一事無成,也能到自媒體上當當‘經濟學家’不是?

打定主意,蘇杭起身,走向一旁的雜誌書架開始挑選。

還是‘青春文學’的路子。

先投稿!

然後,蘇杭很快找到了一個,《商海》。

看了眼相關信息。

同樣是省內的博藝出版社主辦,而且,同樣接受社會投稿。

雖然其中還要求作者職銜、工作單位等信息,顯然比一般的文學雜誌門檻要高,但,看過這份雜誌的內容之後,蘇杭就覺得吧,這不是問題。

因為,這份雜誌沒那麼正經。

不僅不是專業到枯燥的學術雜誌,反而很娛樂,各種淺顯文章,一看就適合大眾閱讀,相應的,也就適合大眾投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