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實在是太不歡喜了
蘇杭下午主要待在博藝總部一樓的《青旭》編輯部。
與譚豐振談過‘另辟蹊徑’的《仗劍走天涯》,已經看過另外一部同樣有些‘另辟蹊徑’的《理科班》且頗為肯定之後,譚豐振對《仗劍走天涯》更加看好,聽聞蘇杭規劃的男主角流浪路線是從中原省的東部古都洛邑到西部古都啟梁,還提議,蘇杭應該花兩三天時間,在兩座城市之間走一走,采采風。
同時表示博藝可以報銷路費食宿。
蘇杭沒有同意。
沒必要。
若真隻是16歲,蘇杭或許會左右跑一跑,看一看,但,前世在兩座城市之間穿梭過很多次,該有的印象都有,就不需要再折騰。
除了新文章,另外主要的兩件事就是‘撤稿’和‘擴寫’。
關於撤稿,得到蘇杭授權,編輯部這邊負責操作,一下午就通過電話聯係到大部分蘇杭投過稿的報刊雜誌,總體還算愉快,雖然其中不少報刊雜誌都選擇了放棄,卻也讓蘇杭又確定了兩份用稿通知。
然後是擴寫。
蘇杭這次帶來了已經完成的所有稿件,大家一起瀏覽,一起討論,加上剛完成的《理科班》,總計24篇,初步確定了其中的8篇,基本都是從6000字左右擴寫到1萬字上下。
當一天的工作結束,蘇杭接下來的事情也基本確定。
首先是八篇擴寫。
其次,兩篇《青旭》的稿件,其中一篇確定為《仗劍走天涯》,另一篇要求風格類似《林清和許白》。還有一篇前些日子與《正茂》一起收到的來自冀北省一家雜誌的約稿。
博藝這邊要求10月之前完成,蘇杭給自己定的期限卻是27號。
因為8月28日,河元二中開學。
今天是8月16日,從明天算起,剩餘11天時間,大概5萬字的工作量,對蘇杭而言,其實非常寬鬆,足夠超額不少地完成任務。
臨近下班,鐘長林趕來,問過今天的工作進度,對後續的安排非常滿意。
於是說起另外一事。
鐘長林已經在幫蘇杭聯係一些采訪,而且不打算等到下月,這個月底就開始增加蘇杭的曝光,讓少年提前準備一下。
鐘長林還因此延伸,要求《青旭》也做一份類似作家訪談的文章。
這一下,其他采訪先不說,下一期的《青旭》,等於蘇杭一個人就要占據三個位置。對此,《青旭》上下沒人反對,反而都挺期待,還說起了鄭淵潔的《童話大王》,可不就是一個人撐起的嘛。
正事談完,鐘長林再次提起,還是希望蘇杭接下來能留在商都。
蘇杭堅持回家會更有感覺,卻也沒有隱瞞,說起打算在商都租一套房子,方便經常過來。
沒說父親會常住。
鐘長林立刻把事情攬下,表示他會幫忙問一問,還提出博藝報銷房租。蘇杭婉拒,鐘長林想想自家已經預付了10萬,也沒堅持,隻說明天就給結果。
恰好蘇全民來接蘇杭,又說了說這件事,鐘長林告辭離開,大家今晚也沒再聚餐,蘇杭父子倆一起步行返回成江賓館。
走在路上,蘇杭剛說了幾句下午的事情,就發現了父親的異樣,不由問道:“爸,出什麼事了?”
蘇全民的第一反應還是想要瞞著兒子。
不過,想想父子倆中午的那些對話,兒子也大了,何況這種事,回了家就能知道,又怎麼瞞得了,便說起了河元那邊化肥廠的情況和自己的決定。
蘇杭邊走邊聽父親說完,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倒是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前些天在河源圖書館的報刊閱覽室,蘇杭看到《河元日報》上關於化肥廠一旦談不妥就可能破產清算的文章,當時就覺得不對勁。
現在想來,是在這裡等著啊。
顯然,之前都是在醞釀氣氛,直到今天,消息公布,結果比職工們一直提心吊膽想像的要好,也就不可能再引起太強烈的反彈。
至於集資的事情。
普通職工1萬的份額,確實很多,若是兩個月前,蘇家大概率是拿不出來的。
因為蘇全民已經算是家族裡最出息的一個,而蘇杭母親那邊,情況也差不多,因此多年來不得不接濟兩邊親朋,根本就攢不下積蓄,而現在要用錢的時候,如同蘇杭曾經那樣,幾百塊學費還沒問題,1萬塊,太難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