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照,眼看台上少年就要轉向另一份,再次有人大喊道:“蘇杭,你有什麼證據證明這些材料都是真的?”
蘇杭看了對方一眼,扯了扯嘴角,繼續拿起又一份材料:“彆急,我們看第三份,這一段更精彩,各位注意拍照了,我不保證自己能舉多久。”
divcass=”ntentadv”大廳內的記者們很不喜歡某個少年作家牢牢把控主動權的感覺,聽他這麼說,還是下意識舉起了相機,紛紛按動快門。
隻能在外麵聽聲音的媒體更是撓心撓肺。
從開始的那篇文章到後來的期貨交易記錄再到某個名叫張群禮的書商的財務資料,一係列文件,都需要拍照,他們卻一張都拍不了?
這還讓人做新聞嗎?
於是,門口再次出現擁擠騷動的同時,還有人大喊:“蘇杭,拿出來,讓我們也拍一下啊……”
蘇杭卻沒理會,等眾人按了一會兒快門,才揭開謎底:“這一份,是張群禮在商交所旗下一家期貨公司的交易流水,同樣做不了假,因為你們可以去查。另外,很巧,張先生炒作的期貨類型和我一樣,都是綠豆。”
這麼說著,蘇杭開始緩緩翻頁,一邊繼續“不過,很遺憾,在我看漲綠豆的時候,張先生卻選擇了做空,然後,更遺憾的是,在9月份的那場逼空之下,還爆倉了!”
持續亮起的閃光燈中,蘇杭也終於翻到了最後一頁:“這是結果,張群禮投入了230萬元,相對於他的個人身家來說,這肯定是一筆巨款了,然後,虧損數字,也是230萬元,淨身出局!”
展示完某位書商的交易流水,台上的少年話語不停,多了幾分嘲諷:“這就是壞人和壞人的差彆,如果我有230萬,我可能會把它變成2300萬,但同樣是壞人,一個蠢貨,隻能把230萬,變成……零!”
放下手中的材料,蘇杭望著眾人,語調重新恢複冷硬,接著道:“那麼,我們來算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身家800萬的張先生,拖欠銀行和私人債務1180萬,又在期貨市場上賠掉了230萬,那麼,現在,他的個人資產,是多少?”
彌漫全場的冷意中,蘇杭給出結果:“答案是,負610萬元!”
當蘇杭報出某個數字,大廳內外,最後一些本來還不太明白的人,也終於意識到某個少年作家這是在做什麼。
其實可以想象。
一個商人,被人當著幾百位記者的麵,揭開了他糟糕到極點的財務狀況,那麼,對方將會迎來什麼?
必然是一大群上門討債的債主。
然後……
當這個商人的資產遠遠無法抵消債務,下場更是可以想見。
眾人想著這些,台上的少年卻還有‘然後’,再次飛快地展示連續幾個文件袋:“對了,記得剛剛有人問我要證據,當然還有。這一份,是張群禮偷稅漏稅的證據;這一份,是張群禮連鎖書城夾售盜版書籍的證據;這一份,是張群禮偽造材料騙取銀行貸款的證據……所有這些,我們都會儘快交給有關部門。”
台下很多人聽少年飛快報完一連串文件名稱,都不由抽了一口冷氣。
這是真怕張群禮不死啊!
至於真假,當消息傳開,張群禮的那些債主們,會在意這些文件到底是真還是假嗎?
他們隻會在乎能不能儘快把自己的錢要回來!
台上。
展示完大部分其實隻象征性裝了一些白紙的文件袋,蘇杭最後對著話筒道:“那麼,這次的記者會到此結束,其實我沒想到今天會有這麼多人捧場,謝謝大家,再見。”
這麼說完,蘇杭抱起麵前的所有材料,轉身下台,直接朝後門方向而去。
大廳內所有人都呆了下,才反應過來,吩咐湧上前去。
“……”
“蘇杭,把那些材料也展示一下啊!”
“為什麼沒有張群禮誣陷你的證據呢?”
“蘇杭,你這個騙子,你以為大家會相信嗎?”
“彆走啊……”
“蘇杭,蘇杭!”
“你為什麼肯定就是張群禮?”
“蘇杭,你會追究報道你醜聞的《商都晨報》嗎?”
“……”
混亂之中,記者們到底慢了一步。
蘇杭出了後門,直接坐車離開,留下的鐘長林、譚豐振等人也紛紛退回辦公室,麵對圍繞而來的媒體,全都保持沉默。
然而,這場持續時間不到10分鐘的記者會所醞釀的風暴,卻是飛快散播開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