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自己曾是農民。
【朱棣為了打破這種局麵,重新將南北聯合起來,決定強行將政治中心移到了北方即北平。】
【這一舉措強有力的打破了南北之間的間隙,想要官場更進一步就必須去北方,而北方在朱棣做藩王時期已經對朱棣頗有信賴。】
【遷都後的北方,是曆史上僅有的對華北掌控力度一絕的時代。】
【在發展新的京城方麵,朱棣的推動人口遷移的策略起到了很大的功效,人口中心從南方逐漸移到了中間靠北方,極大的加快了華夏南北統一的節奏,避免了再度陷入長期南北分裂的局麵。】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的麵色依舊深沉,卻是走到了朱棣身旁按住了他的肩膀“你做的很不錯。”
“兒臣也是大明之人,自當為我大明竭儘全力,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朱棣聽了表揚頓時昂首挺胸,中氣十足的回應道。
畢竟從小到大,能被朱元璋誇一次是真的很不容易。
——
永樂十六年。
朱棣臉上滿是驕傲,卻也沒有自滿,反而對身旁的太子太孫囑咐道:“移民交流是南北融合的基礎,南北融合是我大明盛世的基礎,爾等千萬不可忘!”
左右兩人紛紛應聲:“諾!”
——
秦朝。
嬴政已經開始將六國遺民,或者說絕大部分的原六國子民與他大秦帶入到明朝,竟發現自己眼下的情況和大明相差無幾,明明已經大統一了,可民眾卻不能彼此諒解。
畢竟是剛剛戰亂過後,他能理解,也沒打算怎麼樣,隻是想用時間去消磨仇恨,讓民族融合,如今看來,倘若不采取一些手段,這恐怕會是大秦日後最大的隱患。
【除了北平是朱棣的大本營外,他還有其他的考慮,即藩王和邊疆。】
大殿內兄友弟恭其樂融融的氛圍頓時有些冷清,剛剛還誇讚朱棣的兄弟們意味不明的看向了朱棣。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朱棣還是咬咬牙開口了,雖然他不知未來自己如何。
但總歸是要念兄弟情份的,隨即開口道:“雖然是我不對,但我削藩肯定不會像建文帝那番,咱們兄弟多年我豈能不念這份舊情!”
得虧有了他那個好侄兒做對比,讓他這番話說到賊有底氣。
一眾皇子也紛紛對視一眼,他們也都清楚,削藩是必然的,今天不削明天削,早點削,也省的他們兄弟互相猜忌,大家都好。
他們要的也不多,無非就是麵子和生活,軍權反倒是無所謂,能夠平穩才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看都沒看一眼自家兒子的小打小鬨,眼下還是上不了台麵的,他在思考藩王和守邊與遷都的關係。
他之所以將各個子孫都設立藩王除了讓朱家興旺外,最主要的還是守衛中央,守衛皇室,這一點早在三大藩王身上體現的淋漓儘致。
朱元璋封了三大賽王,鎮守邊關,而朱棣登基後自己來到了邊關,既能削藩。同時還保證了邊關的防守維持原狀,避免了宋朝的舊事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