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親征?皇帝自己上?
【在收複交趾的過程中,受到損傷的其實不止交趾一個,明朝也遇到了打擊。】
【朱棣的高級將領朱能恰巧不幸逝世,年僅三十七歲,朱棣雖本人軍事天賦極強,可他手上的高級將領也不多。】
——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眾人此刻隱約有了些猜測:之前神跡可是提到過朱棣親征的!想必就是這次了,看來朝廷真沒多少大將了!
也不是真沒人才了,隻是在保證忠心耿耿的前提下,還要萬無一失,確實難度頗高。
【恰好北方遊牧民族越來越頻繁騷擾大明邊境,雖然明麵上還是臣子,可誰都能看出來他們彆有用心。】
——
漢朝,元朔元年。
漢武帝對此深表讚同,他可太清楚這些匈奴的脾氣了,完全的吃硬不吃軟,一味的退步讓路隻會讓處境越發艱難!
這些年來大漢為了爭取足夠的時間發展,一直在與匈奴和親,可他們的要求確實越來越過分了。如今經曆文帝景帝的休養生息,消滅匈奴就從他手上開始!
【蒙古發演化進程也是離譜,他們逃到北方後不想著集中發展,反而分裂為瓦剌和韃靼位於東西兩邊。】
【互相敵對的同時又對中原意圖不軌,可倘若不能先聯合對方,他們又怎麼可能比得上中原的發展呢?】
【建文年間,朱棣雖然是造反,可在他動兵時曾寫信給瓦剌和韃靼的首領,警告他們安分度日。】
【登基後瓦剌先一步向朱棣表明臣服之意,被封為順寧王,同年,朱棣的使者前往韃靼,向其傳達和平之意,可讓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
唐朝,武德九年。
朝堂之上眾臣紛紛開口道:“這燕王寫封信就敢賭對方不敢出兵,何其自信也,當真神人!”
李建成在朝廷上看似麵無表情,實則心裡不爽,因為他想到了另一個人,和朱棣一般有著無窮的自信,他永遠都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存在?
又為什麼會有充足的底氣?李世民你到底憑什麼!
【意外就是韃靼的領導人將明朝的使者殺了。】
【本來朱棣也在勸自己:剛登基,先穩步發展兩年,但使者都被殺了,這要是忍了,就是丟了大明的臉!不能忍!】
【朱棣決定給韃靼一個難忘的教訓,但他此時能夠派遣的將領沒幾個人了,靖難將領們要麼駐守各地,要麼不在人世,最後派出了邱福。】
【封邱福為征虜大將軍,率兵十萬討伐韃靼,活捉本雅失裡然而意外卻再次發生。】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棣的臉色瞬間有些難看,他當然還記得那次的意外,那是他登基後最丟臉的一次!
【八月十五,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邱福帶著千餘人長驅直入,意圖打個措手不及,卻在臚朐河遭遇敵人,最終被圍,大敗,自己也戰死沙場。】
【朱棣收到消息大怒,出征前他便叮囑邱福不可貪功冒進,以大明軍隊實力穩紮穩打必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