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年,此時的朱棣已經年過六旬,身體雖然不行了,可心還是沒變,對待敵人甚至更加狠辣,也更加穩紮穩打。】
【朱棣決定再度北征,沒想到韃靼的諸多高級將領被上一次征伐給打出了心理陰影】
【得知朱棣再次親征,竟然直接連夜跑路,找不到人的朱棣頗有些鬱悶,順路打了些不老實的部落,開始班師回朝。】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有些不滿的看著朱棣:“北伐從來不是為了炫耀我大明的軍隊,是為了消除殘餘元的勢力穩固邊疆!你這番北征起了什麼作用?平白浪費我大明國力!
況且你都六十了,還想著親征?忘記秦始皇的例子了嗎?他死後局麵全盤崩潰,你也想我大明成為下一個?”
——
唐朝,貞觀三年。
一眾臣子看到朱棣如此高齡還要親征,不由得心裡有幾分慶幸,還好自家皇帝聽話,雖然老是想自己上,但總歸是聽勸的。
他們此刻還不知道的是,按照原來的曆史進程,李世民晚年還是會再次握上年輕時的劍。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再次北伐,阿魯台實在是太過煩人,不斷騷擾邊疆,可遺憾的是最後沒能找到阿魯台的蹤跡,在回朝的路上,朱棣病逝。】
【一位馬上帝王的傳奇一生至此落下帷幕。】
——
明朝,永樂十六年。
朱高熾和朱瞻基已經跪在地上哽咽了起來:“父皇!爺爺!”喜喪也就罷了,可戰至最後一刻,還沒能達成目的,連最後一麵都沒能見到!
朱高熾完全不理解,未來的自己到底是乾什麼的,父皇如此高齡竟然沒勸住他,實在是不為人子啊!
朱瞻基也是滿眼淚水,自幼他便和爺爺感情深厚,如今看到爺爺駕崩的場景已是難以自控!
朱棣看著下邊傷心的兩父子不由得感到頭疼,自己有六年好活呢!又不是馬上就不行了,哭哭啼啼的,雖然頭疼,卻也很開心親人對自己的關心。
【朱棣一生五次北征,可後三次卻基本沒有建功。】
【但他的北伐作用也不小,維持了蒙古數百年的內部平衡,進一步加大他的分裂,使其無法威脅到大明。】
【他繼承了朱元璋的殺伐果斷,卻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為明朝贏下了近兩百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朱棣雖駕崩在外,可他提前做好了規劃,朝廷穩定,沒有出現始皇帝那樣的的情況。】
——
秦朝。
秦始皇突然有些難受:什麼叫如我這樣的後果?我未來是什麼樣的後果?朱棣駕崩咋外,也就是說朕未來還會出征?然後駕崩?
看來長生藥確實是沒機會了,不過即便如此,嚴重後果又是什麼?朱棣朝政穩定,也就是說自己的不穩定?
秦始皇開始輕笑了起來,看來是有人按耐不住了,誰呢,人少了恐怕不夠吧!
【話說朱棣身後雖然沒有發生動亂,可在為政和繼承人的事上還存有不小的問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