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洪武十三年。
諸多皇子們下麵的小灶再度開啟,紛紛是不屑的神情。
這冀北王苦苦等候,大哥二哥先後病死,結果那所謂的好不容易抓到的時機,還不如不選!
一旁的朱棣感歎道:“情報工作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不然就會像劉興居那樣,挑了這等時機,貽笑大方,活成了一個笑話。”
【劉興居造反的消息快馬加鞭的傳到了太原,然而劉恒得知後卻不為所動,僅僅隻是讓灌嬰帶領十萬兵馬回防,鎮壓叛亂。】
【隨後,劉恒回到長安,發布詔令:凡被劉興居所脅迫、蠱惑的官民,隻要投降,犯錯之前及時回歸正道,可無罪赦之。】
【詔令下達後,劉興居的勢力很快就全盤崩潰,最後自殺。】
【就這樣起兵作亂的劉興居都沒取得什麼有效戰果,便草草結束。】
【然而,解除了劉氏家族內部短時間內可能發生的叛亂後,劉恒再度將目光轉向了功臣集團。】
【可誰也沒想到,在眼下的朝廷當中,備受壓力的居然還是當年官居右丞相之職的周勃。】
——
漢朝初年。
劉邦也有些驚訝,這周勃之前不是已經回到封地了嗎?居然還會輪到他?
他下意識選擇性的忽略了自己當初對諸侯王回到封地後搞的事情。
劉邦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我兒劉恒為人宅心仁厚,必然是周勃做了種種大逆不道之事,才會招致如此禍端。”
了解劉邦為人的呂後和朝廷眾臣紛紛默不言語,心中不斷吐槽,而一旁的劉盈則更是痛心不已,自己難道不夠宅心仁厚嗎?為什麼父皇卻從未誇獎過自己?
可惜他依舊也不明白,劉邦想要的是宅心仁厚,而他的宅心仁厚卻是軟弱。
善良應當有些鋒芒,否則就是怯懦。
【雖然周勃擔任右丞相後,很快卸任,並將丞相之職交給了灌嬰,然而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周勃在任丞相之後,其本人整日惶恐不安,因此在劉恒表達了想要削弱功臣集團的意圖,希望讓周勃回到自己的封地的時候,他便做了第一個表率。】
【可即便如此,也沒能打消他心底的不安,到了封地的周勃依舊惶恐。】
【起初,每當有諸多當地的郡守和官員來拜訪他時,他總是身披鎧甲,讓家仆們手持兵器。】
【因為他擔心那些人是帶著誅殺自己的聖旨而來的。】
【其後,周勃的行為自然被有心人所利用,他們上書劉恒,汙蔑周勃意圖謀反,於是劉恒便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延尉。】
【最終周勃被延尉拿下,關進大牢。】
——
漢朝初年。
先看著這一出看似是極為荒誕的戲劇,卻偏偏又是現實的情況,劉邦和大殿裡群臣都紛紛沉默了。
這樣他們怎麼說?
劉恒的威懾力真的就有這麼大嗎?
哪怕是周勃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也擔心劉恒會清算自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