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周側妃更是表示讚成。子嗣為大,誰也不知道賈敏何時能產育,王府等不起。再說了,側妃再如何,也壓不過她去。庶出再多,王府日後還是由嫡子繼承,不妨礙的。隻是,隻是,納了側妃入府,世子你要照應幾分。若是那側妃有幸懷上了,那更要小心,防著賈家下人些!
“我知道的,姨娘!”世子回答道,心中黯然歎了口氣。他眼前不禁浮現出,洞房裡他掀起賈敏蓋頭那一刻,驀然映入眼中的那張如花嬌顏。他還記得自禁那時心中的悸動,隻是,如今再也回不去了,兩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生若之如初見,就再不會有遺憾和不足。
世子委婉地把父親的意思告訴了賈敏,並安慰她不必擔憂。他不會選擇高門出身的側妃,挑選一個讀書人家的女兒,懂得規矩進退,定然會尊重賈敏這個正妻的。若是她對你不恭敬,那自己也絕不會允許的。自己心中,賈敏才是最要緊的,納側妃,是父親的意思,大家也隻是為了子嗣著想。側妃如果生下孩子,那首先得認賈敏為母,孝敬賈敏
賈敏聽到丈夫要納側妃,先就眼前一黑,心中堵得厲害,隻說不出反對的話來。這年頭,官宦人家三妻四妾的,那是平常之事。她隻緊緊抿著嘴不語,不願口是心非地讚成,表示自己的賢惠。
可待到聽說那側妃要從讀書人家挑選,這句話就戳到了她的肺管子。頓時,賈敏想起了當年被林家拒絕的羞辱,心中怒火難抑。安郡王這是也看不上她娘家是武勳麼,特地選個讀書人家的女兒來膈應她?嗬嗬,普通出身的都能當側妃,這不是含沙射影地貶低她麼?還說為了子嗣,她才嫁進來沒幾年,就這麼等不及了?
那麼,那側妃趕在她之前,生下了庶長子可怎麼辦?占了長子的名分,那可就不同了。有規矩的人家,在正妻生下嫡子之前,都不會允許小妾生育的,不就是為了防備庶長子的出生麼?那王府準備怎麼做?
世子見這賈敏的態度,本就不太高興了。這可是嫉妒,是能上‘七出’的無婦德之舉。哪家官宦人家會沒有妾室,你父親也有好幾房姨娘吧,怎麼就對著我擺臉色?
不許側妃趕在你之前生育?那好啊,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要不要定下個期限出來?在這期間,我可以吩咐給側妃服避子湯。可總不能一直這樣吧?那是要上玉牒的正經側妃,不是低賤的通房丫鬟!就是宮裡的皇後娘娘,也沒有這麼豪橫的!若是你不幸一輩子生不出來,難道就要我絕後麼?
什麼,你可以讓陪嫁丫鬟來伺候我?世子看穿了賈敏的用意,心中就有些惱了。他自詡也是個規矩體麵的人,王府高貴的子嗣,怎麼能從奴婢的肚子裡出來,豈不丟臉?奴婢生出庶長子來,有資格繼承王府麼,宗室怎麼看,朝廷允許麼?武勳之家,真正是不講究!而且從這也看出來,賈敏此舉也並非是因為舍不下夫妻情分,出自愛戀夫君的原因,純粹是怕側妃生出兒子來,影響了自己的地位。心胸狹隘,自私偏執!
世子和賈敏不歡而散,賈敏心中難受,悲歎彩雲易散琉璃碎,世間恩愛不長久,自己感傷流淚。但她再如何不願,也改不了安郡王的決定,派人去榮國府送信,史夫人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是世子的正當權利,這官司就是打到皇上麵前,賈家也不占理。何況,皇上也不會偏向賈家的,要不宗室就要鬨開來了!
安郡王本來隻想找個身份略低的讀書人家女兒來當側妃,免得引起嫡庶之間的矛盾來。在知道賈敏的反應後,安郡王也惱火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準備選一位正經文官家的女兒來,也是警告一番賈敏。
但這人選可不易得,文官總要維護自己的驕傲,豈肯把自己女兒送去當人家的側室?如果對方是某位前程遠大的皇子,那又另當彆論。安郡王府高價請官媒四處尋找,還真給找到了一位滿足這條件的姑娘來。
這姑娘姓李,父親原是中過三甲進士,鴻臚寺丞,從五品的官。但三年前不幸捐棺,留下妻子和一兒一女。朝廷體恤,在他身後,按照五品的職級撫恤,但家中頂梁柱倒了,生活自然大不如從前。
李姑娘與幼弟守了三年父孝,之前家中又在忙著父親的病情,因此耽誤了婚事,今年已經十九歲了,這在古代可算是大齡姑娘了。媒人說,那李姑娘明豔大方,父親去後,她照料母親,打理家業,非常能乾。。若是他父親還在,她斷然沒可能為人側室的,但如今家中需要有人扶持,為了母親和年幼的弟弟考慮,說不定她願意應下呢,這李姑娘是個孝女!
周側妃對此事很上心,親自上門去相看,見李姑娘果然落落大方,行事又很得體,心中非常滿意。又見她的母親態度溫和,弟弟讀書用功,一家人通情達理的,很有教養,更加想要促成這門婚事。
周側妃代表安郡王府,給李姑娘鄭重做出了許諾,答應好生安置她母親和弟弟,在王府不遠處買下三進宅子給他們居住,另外送兩個莊子給她母親養老,日後幫著安排他弟弟上學堂。至於李姑娘,那是以世子側室的名義進門,要上玉牒的,身份不低。
李姑娘又找人打聽了安郡王府的情況,世子的為人,還有賈敏的情形,考慮了良久,還是應下了。她對猶豫不決的母親說,安郡王府是個有規矩的地方,她會守著自己的本分,尊重賈敏,不去窺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她也容不得旁人的苛待和算計。父親去後,不安好心的族人想趁著弟弟幼小,謀奪產業,她不也想法讓他們無功而返了麼?以她們家目前的情形,需要安郡王府來依靠。
納側妃,這流程就要迅捷多了。幾個月後,李側妃就乘著一頂四人的轎子,被迎進了安郡王府。洞房花燭夜,世子見到了燭光下格外美麗的李側妃,比起賈敏來,並無遜色之處,心中很是暢意。
第二天,李側妃便去給安郡王、周側妃和賈敏敬茶,舉止儀態都很得體。安郡王心道,果然讀書人家的女兒有教養。賈敏見周側妃對李側妃說話親熱,世子也笑著湊趣,心中更加酸澀憤懣。她不是不知道世事人情,但自小就被人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心高氣傲,並不能很好地忍耐。
賈敏麵無表情地地接過了李側妃的茶,隨手賞下了兩樣東西,態度冷漠倨傲。李側妃恍若不知,照常按照規矩行禮,神情平和淡定,言辭恭敬得體,看在眾人眼中,心中都各有計較。
李側妃開始了在安郡王府的生活,她隨遇而安,過得也甚是順心如意。周側妃與她投緣,日常找她在身邊說笑。周側妃處理家事之時,李側妃也在一旁聽著看著,有時也幫著算算賬什麼的。周側妃知她在閨中時,也管過家,便也會順便教授指點一二。李側妃人很聰明,不久之後,就能幫著周側妃料理家事了。
世子也逐漸和李側妃親近起來,他覺得李側妃體貼大度,剛柔相濟,和她在一起時,非常輕鬆,可以自在說話,也不會生出什麼爭執來。這一點,是他在賈敏處得不到的。如今他和賈敏說不了幾句,兩人就會彆扭起來。他覺著很累!
美人多愁善感,七竅玲瓏,像易碎的玉人一般,時時護著寵著,初時是種樂趣,但時間久了,誰也受不了。他是清貴宗室,日後會襲父親的爵位沒錯。但是是降第承爵,還是依照原級繼承,那差彆就大了!而要皇上和朝廷破例開恩,就必須要名聲清白,勤勉地做事,還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績來。他哪裡有這樣的閒工夫來整日繞著賈敏轉,猜測她的心思情緒?
世子與賈敏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他有時會忽然覺得,如果賈敏和李側妃兩人倒個過兒,似乎大家都能過得自在些!
起初,李側妃不等世子開口,就主動提出,可以在賈敏生下嫡子之前,都飲用避子湯,以免日後會生出嫡子和庶長子的紛爭,以致家宅不寧。對她的懂規矩,識大體,王府的幾位主子都大加讚賞,李側妃的名聲越發好了。作為回報,王府更願意關照她的娘家母弟。
李側妃時常打發人回去問候母親,賈敏帶來的下人看在眼中,十分不忿,便挑唆著去向賈敏告狀,指責李側妃一個妾室不該如此招搖。周側妃聽說後,特地派人也送了些吃用的物品去給李家,還誇讚了李側妃孝順,間接地打了賈敏的臉,賈敏氣得哭了一場,越發憎恨周李二人。
李側妃入安郡王府一年半後,賈敏還沒能懷上身子。安郡王和周側妃實在等不及了,都說賈敏怕沒有子孫緣分,安郡王府可不能斷絕傳承啊。他們給了賈敏這麼長時間,也是仁至義儘了!
於是,兩人做主,立刻停了李側妃的避子湯,請了太醫來給李側妃精心調養身子,喝了這麼久的避子湯,總歸是傷身的,委屈她了!唉,難得這孩子一聲兒也不埋怨。
李側妃的身體十分康健,這樣調理了幾個月後,就傳出了喜訊,她懷孕了!王府裡一片喜氣洋洋,除了賈敏的院子,氣氛沉悶壓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