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死後,賈家人便會時常派人來給黛玉送些吃食玩意兒,今日是廚房裡做的精致點心,明日裡是丫鬟編的新鮮花籃,後日是莊子上送來解悶的鳥雀兔子。守孝期間門,竟然還送了鮮豔衣料來。想必這些賈老太太也隻需要隨口吩咐下去,自有能乾的下人們操辦,不過一句話的事兒。可見,她對著這外孫女也不太上心啊!”李碧波淡淡地道。
若是上心,怎麼也要自己查驗一下?不過,聽說這史夫人就喜歡家中女孩子裝扮得鮮豔漂亮,賈家下人都隨著她的喜好吧?嗯,連孝期也是不例外的!
“不但那賈老太太自己關心黛玉,她那銜玉而生的孫子賈寶玉更是殷勤體貼呢。”
一聽這話,李母頓時警醒起來:“這怎麼說,黛玉守著孝呢,王府裡還能再讓賈寶玉一個外男登門見麵不成?這不合禮數啊!”賈敏活著的時候,賈寶玉就時常去安郡王府探望姑母,與黛玉也是熟稔的,這李母知道。那時,她還想著女兒隻是側妃身份,凡事不要與賈敏明著比較上,因此還特意約束著孫兒孫女,儘量不要去安郡王府,避避風頭,以免旁人閒話。
“以前賈寶玉自去見賈敏,那是她的問題,如今王府的事,有王妃和女兒管著呢,怎麼會允許這樣不成體統的行徑?”李碧波含笑道:“但人家外祖母關心喪母的外孫女,誰也不能阻止不是,不然豈不是顯得咱們王府苛待了黛玉,賈家還不拿著這點鬨開來?王妃也忌諱著這一點呢,而我已經把這事向王妃和世子稟告過了,儘到了自己的本分。”
“黛玉院子裡的下人們,一大部分是賈敏帶來的家生子,還有些是王府原來的人。黛玉自然更信任賈敏指派給她的人,對她們也更好一些。一樣都是下人,卻被主子兩般看待,自然不能讓人心服。”李碧波垂下眼簾:“女兒協助王妃管家多年,若說還收攏不了幾個下人,那就太沒本事了!”
她抬頭望著母親,唇邊露出一個微笑:“原來那賈家下人每回來送東西時,還乘機帶來了賈寶玉的‘心意’信函,或是詩文,或是畫作,都是自己的親筆。他這個表兄,對黛玉可真是貼心哪!”
“哪有這個道理!”李母震驚地瞪大了眼睛:“他們早過了七歲,要講究男女大防了,就是親生的兄妹,都要開始避嫌了!”
見李碧波笑而不語,李母恍然大悟,隨即搖頭道:“這是賈家老太太的意思?她可是真是為了自己的孫子千方百計地要撮合兩人啊!隻是,她這如意算盤怕是打不成的。郡王府的嫡女,以後怎麼也是個縣主的名分,那賈寶玉可配不上!”
“除非他自己爭氣,年少時就能得個功名,或是爵位,不過眼下看來,那賈寶玉不是一般的‘俗人’,根本不把這些放在心上的。其實,即使他能辦到,那王府也不會答應,王爺和世子都厭惡了賈家,根本不會再想著和他們有任何牽扯呢,王府的女兒不愁嫁!”李碧波淡淡地道:“可若是黛玉和那賈寶玉筆墨相和了呢,有這把柄在手,賈家必定會妄想著達成心願的。”
“什麼,那黛玉怎麼會這樣糊塗?女孩子的字紙也能給外男的,這可會壞了名聲!她有沒有寫什麼出格的話?”李母大驚失色。
“這就不知道了,那來悄悄告訴我的丫鬟也看得不真切,隻見到這行徑。但你隻要想想賈敏那調調兒,就能猜得出了,那應和的書信裡必定有些不合體統的語句。況且,那信函裡的語句稱呼也能看出是給誰的。”
“這還了得?”李母驚得立起身,見李碧波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連忙道:“你這樣不聞不問的可不行,要知道,如今你管著家呢,這樣的事一經渲染出來,那豈不是你的失職,王爺王妃和世子也要怪罪你的!你現在是嫡母,黛玉的教養那就成了你的職責!”
“再說了,”見女兒不為所動,李母又勸道:“你再恨賈敏,也要為慧齡想一想。若是賈家拿著這事要挾,娶到了黛玉。原配嫡出的女兒嫁了個五品官的次子,慧齡還能許配到什麼好人家她比黛玉身份終究要”
“如今慧齡也是嫡女,為何不能?”李碧波明白母親的意思,有些惱了,冷笑了一聲道:“這可是賈敏心心念念的願望呢,生怕自己死後,旁人會磋磨自己女兒,一心想把黛玉嫁回賈家。她生病時就向世子懇求了此事,徹底惹惱了世子,都懶得與她見麵了。如果黛玉真的嫁給賈寶玉,那可是實現亡母的心願,為母儘孝了!”
“彆說氣話,王府不可能答應的!”
李碧波苦笑了一聲:“母親,現在可什麼都已經晚了!黛玉閉門守孝時,我尚未扶正,她的院子以前一向是賈敏管著的,我若是貿然插手,豈不是顯得心中藏奸,等不及地欺壓控製喪母嫡女?等到那丫鬟來相告之時,黛玉和賈家已經來往了一段時日,賈家想拿捏的把柄想必早就到手了,亡羊補牢也來不及了!”
“既然如此,那也不在乎再多等一段時間門了。現在我已經扶正,王妃逐步把管家權交給了我,新官上任三把火,總得重新規劃一下行事規矩。我照顧黛玉,給她院子裡增添些人手,因此才有識字的丫鬟發現了這個秘密。到那時,我再稟報公婆、世子,凡事聽憑他們處分吧。這樣,也好擇出自己來。至於什麼時候爆發,等我選一個好時機吧?”李碧波笑了笑:“其實,即使這事情一開始我就覺察到,也沒這個心思去管的。黛玉是個敏感心眼窄的,不會領情,賈敏又和我有仇,我不報複她女兒已是大度,絕不可能為了她女兒操心勞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她自己的選擇,自然要自己承受,她又不是我教養的,怪不到我頭上!”
“其實呢,我也有些好奇,賈家老太太能不能狠下心來,不顧黛玉的死活來逼迫?也很好奇王爺和世子知道後會是什麼反應呢?”對當初的事,李碧波心中終究還有些耿耿,不能釋懷“他們一向是以王府利益為重的。那麼,到時是對賈家低頭妥協,保全了黛玉的名聲;還是”她嫣然一笑,不再往下說了。
李母默然許久,知道女兒一向是個有主意的,心中雖有些歎息,但想起賈敏生前對她們母女的傷害,勸說的話終究說不出口,隻是囑咐李碧波儘量化解此事,以免連累了慧齡吧。
李碧波笑著岔開了這話,母女二人就不再提及此事,敘起了家常來,其樂融融。
安郡王府的正統女主人還是安郡王妃,雖然她開始交權了,李碧波對著她仍然十分恭敬,表示自己笨拙,以前未獨立掌事,要跟在婆母身邊曆練個一兩年才能順利接手,日常行事仍然以安郡王妃為尊。隻是,跟在婆母身邊時,也會認真學習,恰到好處地提出些建議。
安郡王妃對李清波謙虛的態度很滿意,指點起來很儘心。她覺得兒媳做事也是很細致的,思慮周到,比如提議家中專門設立一個小廚房,請來一位擅長藥膳的廚娘,每日裡給他們老夫妻準備膳食補品;比如王府可以在今年放出宮的女官中,挑選一位適合的,請到家中來教授黛玉和慧齡兩個姑娘禮儀、理家、裝扮等知識,並為她們講解些詩書,她們也漸漸長大了,日後必是為大家主母的,這些都是必須要懂得的;還有,事情多了,她們姐妹身邊伺候的人手就不足了,不如每人再增加兩個貼身大丫鬟,四個二等丫鬟,這才是金尊玉貴的王府貴女的氣派
對於這些提議,周王妃都欣然答應下來了。兩位姑娘身邊的奴婢們各有些更替,慧齡院子裡一位教養嬤嬤告老回家,黛玉身邊一位二等丫鬟到了年紀,被放出去自主婚嫁了。李世子妃仁慈,不但消了她們的身契,每人還賞賜了一筆告彆銀子,另外私下吩咐從自己私房拿出些綢緞布匹、首飾送給那教養嬤嬤,表示對她精心伺候慧齡的感謝。府中人都覺得這個新世子妃非常體貼人情。
賈敏死了才一年多,但她留下的痕跡就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全然抹去了。黛玉看在眼中,記在心裡,越發覺得淒楚。她深覺在這王府之中,周圍都是狠心虛偽的人,趨炎附勢,她一身傲骨,不會為了博得父親和祖父母的寵愛而低頭。
但她也感到徹骨的悲涼和孤獨,這時,賈寶玉的信函便成了重要的安慰。在兩人隱秘的書信來往中,她越來越把賈寶玉視為自己的知己,心中依戀之心與日俱增。
沒多久,宮中傳出了一個消息,嘉仁帝降諭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彆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可啟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略儘骨肉私情,天倫中之至性,也就是準予妃嬪們出宮省親。
頓時,外戚們都喧囂起來了,他們都琢磨起了要修建省親彆墅,這關乎著宮裡娘娘的顏麵,也能彰顯各自家族的興旺,疏忽不得!
賈家自然也不甘落於人後,摩拳擦掌地準備恭迎賢德嬪娘娘衣錦還鄉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