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薛家父親52_紅樓之為人父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1章 薛家父親52(1 / 1)

忠孝王爺不是不懂人情冷暖的書呆子,之前隻不過是有著自己的堅持,但永明帝的所為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讓他心中的信念都有些崩塌。

他對催還欠銀的差事那麼儘心竭力,固然有自己的私心,想要立功建業,在父皇眼中增加分量,讓朝臣信服,但也實在存著一片為國為民的心。沒料到,自己的心血在轉瞬之間就能被父皇棄若敝履,任憑自己留下了個刻薄寡恩的名頭。

他倏地醒悟了,在朝廷中,是非對錯並不是那麼黑白分明的,更要緊是利益得失。在父皇眼中,最看重的是朝臣的擁戴,史書上的好名聲,而不是百姓和律法規則,自己這個兒子也不重要。

所以,他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抱負和意向深埋在心中,壓抑著自己去和光同塵。因此,籠絡人心對他來說,是必須要補上的短板。

一向不怎麼徇私情的忠孝王借著永明帝要安撫他的時機,主動提出要給那些朝廷派出隨他進行催交欠銀工作的官吏們恩典。

他懇切地對永明帝道,這些人運道不濟,跟著他辦事,吃儘了辛苦不說,還落得一身的埋怨,名聲都壞了不少,這都是受了他的連累。他是不怕小人們挾私報複的,但對那些無辜的官吏們有些不忍他希望這些人能得到些補償,以示朝廷不會虧待了儘忠職守的臣子

忠孝王還坦然地表示,請永明帝來施這個恩,這樣也能彰顯父皇的仁義寬容,隻要能稍稍彌補自己對他們的虧欠就好。

永明帝想了一想,這法子不錯,這樣一來,那好名聲豈不是自己得了麼,可見忠孝皇兒還是對自己孝順忠心的,並未記恨,於是欣然答應下來。

忠孝恭敬地謝恩,垂下眼簾,心中一片冷意。他眼中閃過一絲譏諷,父皇啊,這聖旨雖然是你下的,但他難道不會想法把這真相讓他們知道麼施恩,這誰不會啊,他的心機、手腕都不缺的,隻不過以前是他太愛惜羽毛,相信自己的忠誠,苦乾就會讓父皇器重的。現在,他會改變自己的

在忠孝王的推動下,那些參與催繳欠銀的大小官吏們都得到了獎賞,隻是並不都是一樣的。那些被派去,迫於無奈,隻是應付差事的,是拿到了賞賜的銀錢,數額還算豐厚。從這點也能看出了忠孝王的改變,放在從前,那不要說賞賜了,不罰就是開恩的了。

而其中勤勉地、積極做事的幾個官員,除了賞銀之外,更得到了明旨褒獎,當年的考評被列為上等,還有兩人得到了晉升,比如戶部派出的員外郎薛淞,因辦事仔細認真,由精於計算之術,官升一級,晉為郎中,成為戶部最年輕的郎中。

這引來了一片豔羨,同僚們在向薛淞賀喜時,心中不免有些酸酸的。隻是,也隻能是羨慕了,誰叫自己當初沒眼光呢,忠孝王在要求戶部也要出幾個人手幫助催繳欠銀時,他們都視為苦差事,推三阻四的,尋出無數借口來躲避此事。

而薛員外郎,卻對上司交代下的任務一口答應下來,跟隨忠孝王也是儘心儘責,十分的敬業,讓一向嚴格的忠孝王爺對其表示了讚許,沒給戶部丟臉。現在忠孝王論功行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得到晉升消息的那天,薛家又隆重慶祝了一回,薛家下人又得到了兩個月錢的賞賜,各個歡喜不已。薛家雖然理家嚴格,但京城裡各府下人們之間也是免不了聯係的,他們認定薛家確實是不錯的主子,值得忠心追隨。

比起老牌勳貴之家,比如賈家、王家,那些和薛家有些聯係的人家,似乎薛家下人們過得沒那麼愜意,聽說賈家的陪房賴家、周家等,都是跟著沾了許多光,穿金戴銀不說,自己還置辦了不小的家業家當產業。

但是吧,薛家主家為人公正,也算寬和大方的,從不苛刻下人。有本事的就給出頭機會,比如那菊華姑娘,如今就成了芳華居的女管事。老爺太太也不拿捏她,還給脫了奴籍,如今菊華管事出入也是有頭有臉的,還拿著不菲的月錢、分紅,過得非常舒心。

像賴家、周家,那都是有著裙帶關係的家生子,普通的下人如何企及但在薛家,隻要忠誠能乾,老爺太太都不會虧待的。兩下衡量,那自然還是薛家最好。如今聽到薛淞升官的消息,下人越發對著主家忠心耿耿,他們不就希望主家能夠安穩又興旺麼

有眼力的下人們也看得出,老爺和太太並不願意和賈家、王家打交道的,便也從來避諱著不提。

王家畢竟還有一層姻親關係,老爺不好完全不來往,也隻是逢年過節備一份禮物送過去就完事了,其餘時間並無聯係。王家也送來過請帖,像老太太壽宴什麼的那是沒辦法,太太去賀一回壽,其餘的賞花聽戲的邀請,那都是婉言謝絕的,虯哥兒和舒辰姐兒更是從沒踏足過。對比著,太太經常去參加文臣女眷的集會,舒辰姐兒都是帶著一起去的。

至於賈家,薛家更是與之幾乎沒來往的。不過,那賈家的政二老爺倒是上門來拜訪過,他的太太和老爺的大嫂是姐妹,政二老爺就表現得與薛家很親近的樣子。政二老爺與老爺套近乎,道兩人都是文臣嘛,為了朝廷辦事的,又有這層親戚關係,越發該親近些。還特地要見虯哥兒,對虯哥兒讚歎有加,給了豐厚的見麵禮,邀請虯哥兒去家中做客,和自己的兒子們交個朋友。政老爺還隱隱約約地透出層意思,希望讓自己的兒子賈珠拜入老爺名下。最後這事兒好像是不了了之的了

薛淞心中明白,賈政滿口裡讚歎自己的學問如何出眾,簡直把他說得仿佛是當世奇才大儒,不過是另有所圖罷了。他是希望薛淞能和賈家、王家保持著老親的親密關係。

和書中不同,如今薛老太爺還在世,薛家的家勢可一點沒有敗落,生意還很興旺,再加上身上有了個爵位,京城裡有個官運不錯的進士兒子,薛家的地位可不僅僅是有錢的皇商了,進入了上等的官宦門第行列,賈家和王家也要籠絡幾分的。也因為著薛家薛老太爺還在,他輩分可高,兩家人對著薛老太爺也是有些束手束腳,不能像對待薛霖一般的自在放縱。

再有,賈政更是看重了自己座師的關係。禮部尚書,當朝有名的大儒,賈珠拜了自己為師,那不就是成了吳尚書的徒孫了麼,那關係可就近了,間接就成了吳尚書的門下弟子,會給賈珠的求學和前程帶來不儘的好處彆說賈家現在隻是個空頭國公府,就是賈代善在世時,貴為尚書的文臣也未必會買他的帳,不然賈政為何不能拜個名師,他不是酷愛讀書的麼

薛淞看穿了賈政的心思,自然就不肯答應下來。吳尚書也不肯同意的啊,他可看不上賈家,自己也是年少就中了舉人,才入了吳尚書的眼,呃,當時吳尚書還僅僅是個侍郎呢。

薛淞隻作不知,他隻是感歎公事繁忙,案牘勞形,唉,整日的與那賬冊、數字打交道,以前諳熟於心的經義文章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就連虯兒的功課,自己指導起來,也是有些陌生了。所以啊,他就為其精心挑選了好的私塾讀書。打好了基礎之後,就他送去了青檀書院去讀書。半個月才能回家一趟,住上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趕回去了。

兒子一回來,就被他的母親、妹妹圍著問寒噓暖,給他準備各種好吃食,他都擠不進去。孩子難得回來一趟,也要敘敘親情,何必還板著臉考教學問呢他啊,就是把孩子交給書院的先生教導了,反正他這人就是個散漫慣了的,在金陵城時,薛老太爺也沒怎麼逼著讀書的呢。哈哈,叫政兄見笑了

咦,政兄何不效法我,也給珠哥兒尋一間好書院去讀書,自己也好省些心薛淞一本正經地勸說道,見著賈政一臉被噎住的神色,心中想著,自己這一番凡爾賽加推脫的話,賈政會不會在心裡暗暗罵他呢嘖嘖,也是賈政要麵子,臉皮薄,恨不得自己起個頭兒,薛淞就不好意思推脫呢

可惜啊,賈政可錯看了自己呢,他薛淞可不是那等駁不開臉麵的人,他躲著賈家還來不及呢,還肯湊上去至於賈政回去會不會和薛王氏抱怨,大嫂王秀雲會不會因此而覺著自己不幫著外甥而生氣,他薛淞才不在意呢。他如今的身份,在薛家也是舉足輕重的,而且他對親侄子、侄女還是很關心的,為他們的未來做了不少規劃。

有個當官,而且前程可期的嫡親叔父,對於薛蟠和薛瑾萱,那是很重要的,薛淞相信兄嫂在這一層上能拎得清。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世事人情。

薛淞又升了官職,郎中是五品官了,而他還很年輕。當然,接下來,朝廷再給他升官就要緩緩了,侍郎這一道坎要邁過去很難,但真的薛淞也算官路順暢,前程可期,他還年輕嘛,等得起

王子騰和賈政聽到這傳聞後,心中也自感慨。賈政有些嫉妒薛淞的好運道,本覺得他跟著忠孝王胡鬨,必是得罪人的,會耽擱了自己的前程。賈政為之惋惜,但心底卻也夾雜著幾分無法言說的歡悅。咳咳,那不是他賈存周心地不正啊,確實是他們威逼著勳貴宗室們的行徑,斯文掃地,有失仁義

王子騰卻是看出了些門道,他看出了薛淞要和武勳們劃清界限的決絕,看來他是一心要以文臣自居的,但不知這隻是他個人的選擇,還是整個薛家的立場,現在看來還不打緊,隻是日後

他還看出了薛淞對忠孝王似乎格外的看好,不然縱使被派到了差事,也無須那麼賣力。旁人都稱道那是薛淞本就做事勤勉,但王子騰卻感覺其人心中自有溝壑,如果他想置身事外,也不是沒有法子敷衍過去的。

更讓他覺得驚異的是,忠孝王經此一事,也在不動聲色地改變。以往以他那嚴格待人的風格,怎麼也不會讓那應付差事的官員也雨露均沾的,但這次他的做法卻大不一樣。聖旨是永明帝下的不假,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其中必有忠孝王的推動,否則誰隻拿賞銀,誰該升官,永明帝怎麼會知道

忠孝王爺轉了性子,也開始籠絡人心,示恩了,這朝堂,越來越熱鬨,也越來越不可預料了王子騰陷入沉思。

另一邊,忠孝王對薛淞的為人處事很滿意,生出了收攏他的心思,他思忖了後,不想做得那麼明顯,示意忠順王先行與薛淞結交一二他,也是借此仔細考量一下。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後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左右心室 我在末世活下去 死遁後師弟他過分粘人 上交係統帶飛祖國,全家哭求原諒 被搶人生,真千金被頂級豪門寵瘋 直播整活!全內娛爭著給我封口費 我有小姨管後院,你們有嗎 我靠演戲在驚悚世界求生 讓你相親警花,你逮通緝犯! 重生撕毀回城令,殘疾軍官急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