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華夏現在的電影市場雖然還不起眼,但華夏是一個人口大國,進入21世紀後,gdp的增速也快的嚇人。
以華夏現在展現出來的經濟漲幅,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進看電影!
好來塢比較頂尖的電影公司,也就是好來塢六大,都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下一個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電影票房增長點,八成是華夏了。
他們想要的是未來!
而把握住吳淵,一定程度上來說,就相當於把握住了未來。
因為吳淵是一位導演!
作為一位導演,他的職業生涯會非常的漫長!
十年後,二十年後,他依舊還會活躍在導演這個崗位上。
甚至十幾二十年後,他可能才剛走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期,他實在是太年輕了。
隻要能和吳淵保持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那以後迪士尼完全可以靠吳淵打開華夏電影市場!
一個華夏人執導的好來塢大片,對華夏觀眾來說,絕對是更加容易接受和受歡迎的。
而且現在的迪士尼其實沒得選擇了.
吳白鴿的《風語者》,去年6月份上映了,票房血撲!
1.15億美元的成本,隻拿到了0.77億美元的票房。
這部電影的血虧,不但開啟了尼古拉斯·凱奇“票房毒藥”的命運,還成為了壓倒米高梅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在好來塢混的華夏導演,隻剩下吳淵這一根獨苗了
哦,也不能這麼說,吳白鴿之後還有一部《記憶裂痕》呢,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總之,現在迪士尼比吳淵本人都更怕他失敗,巴不得吳淵能在好來塢發展的更好一點,《加勒比海盜》和後麵的續作都大賣
要是吳淵失敗了,好來塢或者說迪士尼,也將失去一位可以幫他們更輕鬆的打入華夏電影市場的導演。
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不管是為了前途還是錢途,迪士尼都必須力挺吳淵!
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一幕。
因為華夏內地電影市場出現了一抹亮眼的表現,吳淵這個遠在好來塢打拚的導演,地位和影響力立馬就拔高起來了。
短短幾個月而已,他在迪士尼的眼中,就從一個用完就可以扔了的工具人導演,變成了必須長期維持良好關係的合作夥伴!
他現在不止代表自己,還代表了華夏內地電影市場。
反應到劇組,那就是傑瑞越來越john化了。
隻要吳淵不想著改劇本、改分鏡,那在劇組不管他說什麼,傑瑞都力挺,並且積極幫忙溝通解決。
對於這點,吳淵從國內帶來的二十多位華夏劇組工作人員,感受更深。
吳淵在劇組是真威風啊!
整個劇組幾百個金發碧眼的老外,哪怕是頗有名氣的精靈王子和剪刀手愛德華,在吳淵麵前都服服帖帖的!
吳導讓他們向南,他們就一定不敢向北!
吳導說啥,他們就做啥,主打一個懂事聽話!
看到因為幾個道具沒擺設好,又不滿的站起身怒斥道具組的吳淵,幾位湊在一起觀摩學習的華夏組員,那叫一個感慨。
“吳導是真牛啊,訓這群外國佬就和訓孫子一樣!”
“昨天德普才剛挨了罵吧?”
“那可不,好來塢的大公司都求著吳導給他們拍電影,這些小嘍囉敢在吳導麵前呲牙?”
“嘿,華夏導演能做到這份上,也就隻有吳導了!”
“可惜,國內的觀眾還是不太了解吳導在好來塢有多厲害。”
“吳導啥時候能回國拍一部大片就好了!”
其實好萊塢六大的眼光一直都挺超前的,他們早早就看出了21世紀全球電影票房市場的漲幅點在華夏。
但是一個限製好萊塢大片進入內地市場的條例,立馬卡住了他們的脖子,一年隻能進20部,後來放寬到37部。
好萊塢一直都希望能用這有限的進入內地市場的電影名額,創造最大化的票房利益。
如果這個時間點真的有個華夏導演在好萊塢混出頭了,絕對會被另眼相看,獲得座上賓的待遇。
前提是這個導演真的能駕馭得住好萊塢商業大片,為好萊塢攻城略地。
吳白鴿自己不爭氣,倒在了黎明前夜,吳白鴿之後再沒華夏導演駕馭的了好萊塢商業大片了。
李安其實也在六大的影響下嘗試過,但他綠巨人表現不行,隻適合乾文藝片,沒辦法為好萊塢商業大片保駕護航。
沒辦法之下,好萊塢這才盯上合拍片領域,退而求其次,用上華人演員,搞內地特供版了。
當然,我們吳導可沒打算給好萊塢當攻略華夏市場的排頭兵。
且看我們吳導怎麼把好萊塢忽悠瘸了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