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許久沒再去美國的吳淵,又要前往美國了。
一晃眼,《親愛的》後期製作完成時已經是五月底六月初了。
《火星救援》已經確定北美定檔8月9號,也就是八月的第二個周末。
其實,本來迪士尼是傾向於將《火星救援》塞進七月檔期的,但被吳淵拒絕了。
今年北美的七月檔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
7月3號有《卑鄙的我2》(小黃人)上映,這是一部席卷全球的超級動畫電影!
7月12號則有《長大成人2》上映,這部電影倒是不怎麼能打,但頂不住下一周就有《招魂》上映了啊。
溫子仁的最新作《招魂》雖然是一部低成本r級恐怖片,但這玩意就和溫子仁的成名作《電鋸驚魂》一樣離譜!
上映首周末三天就乾下了4153萬美元票房榮登票房榜首,直接打破了全球原創恐怖片最佳開畫票房,最終獲得3.18億的全球票房。
沒有人想得到,這樣一部低成本限製級的恐怖片,居然能拿下全球3.18億美元的票房。
如果非要在《招魂》的上一周上映的話,很顯然《火星救援》的上映第二周,票房市場就會被《招魂》嚴重擠壓了。
這一點都不符合吳淵長線收益的打算。
在他看來,《火星救援》這次是要拉長戰線,打一場長期戰爭的。
原創科幻電影的票房持續期,是要比大部分其他電影都長的。
大部分的電影,一般上映第一周的票房就會占到最終票房的30%以上,有的誇張到隻能圈一周的錢,上映第一周的票房就是總票房的70%以上了。
而原創科幻電影不一樣,這種科幻電影一般開畫第一周的票房不會是最高的,因為需要時間讓電影的口碑去發酵。
一部原創科幻電影,其票房增長期大多會是在第二周、第三周達到巔峰,然後才開始衰弱,至少能上映一個半月。
當然,前提是這部電影本身的質量就確實是精品。
畢竟,愛看科幻電影的人,大多都不是那種“狂熱粉”,他們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不追求一定要在上映第一周就去電影院看,票房收益期自然會被拉長。
可如果與《招魂》上下周上映的話,以《招魂》那開畫就爆炸的票房勢頭,電影公司肯定是會削減《火星救援》的排片,給《招魂》增加排片的。
就算導演是吳淵也沒用,耽誤電影院賺錢的人都靠邊站。
哪怕《招魂》的票房高峰期可能也就上映的頭兩周左右,但有了這兩周的排片影響後,《火星救援》的票房成績就不會有預計中那麼好了。
所以吳淵才強烈要求迪士尼將《火星救援》的上映定到了8月9號。
8月是個好日子。
第一周有《300:一個帝國的崛起》這部電影上映,看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講斯巴達三百勇士的電影,受眾很有限。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赤焰戰場2》上映,這是頂峰娛樂的電影,是一部續作電影,但吳淵知道這續作成績一般般,第一周結束就萎了。
而8月的第二周,也就是8月9號,隻有幾部小成本電影上映,唯一夠看的是被馬特·達蒙給推掉了的《極樂世界》。
馬特因為要拍《火星救援》的原因,推掉了原本他會接拍的《極樂世界》,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換成了同樣大牌的布拉德-皮特。
但說實在的,換個男主角也救不了這部電影。
《極樂世界》是由《第九區》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的電影,延續了《第九區》的風格,但卻沒取得《第九區》的成功。
這部電影開畫首周票房才兩千萬,第二周就迅速萎縮,根本對《火星救援》構不成什麼影響。(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