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也陸陸續續有片商來詢問發行權買斷的事情。
最終,《誰的青春不迷茫》的海外發行權,居然一口價賣了一千萬人民幣.
《誰的青春不迷茫》的成本以一個李曉萍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本了,而且還純賺了五百萬.
哪怕這部電影不在國內上映,都不可能虧錢
“吳導,您的影響力,真的沒得說.”李曉萍再次給吳淵打了個電話,無比歎服的恭維了他一波。
背靠大導演,而且是有國際影響的大導演,這片子是真好賣啊.
那些外國片商是衝著李陽的名頭,或者衝著國內2300萬的票房才來買這部電影的嗎?
當然不是!
他們全看的是吳淵的麵子啊!
11月23號,鋪天蓋地宣傳的《墨攻》,在京城舉行了盛大的首映。
在首映現場,主創們大談自己拍這部電影有多不容易。
劉德樺在拍攝一場由五層多樓高的城樓高空飛下的戲份時撞傷左腳韌帶,需修整一個月。
範小胖在片中為了達到和其他戰士一樣的效果,就每天往臉上抹黑粉底,即使如此,皮膚底色白皙的她在鏡頭裡還是比彆人白,因此化妝師不得不加大了黑粉底的用量。
電影名字“墨攻”兩字是劉德樺親筆書寫的毛筆字,第一次寫完後,導演覺得缺少一點霸氣在裡麵,劉德華二話沒說回去重新寫了一遍,這次寫完,導演一眼相中。
為了貼近曆史,《墨攻》的拍攝團隊在河北搭建了占地六萬六千平方公尺的布景,用黃土、樹、房屋、磚塊重現了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城、城牆、村莊及監獄。
為了電影場麵夠宏大,夠“大片”,僅僅一個鏡頭就使用了700名野戰部隊和150位臨時演員組成各種隊伍形式,並於當地找來400匹馬師和馬,編製成騎兵陣。
另外還有40名專業動作演員,350位從業人員,一共上千人在兩山之間完成趙國大兵進攻的場麵。
為了拍好水牢英雄救美戲,劉德樺和範小胖在水溫極低的情況下,在水裡泡了一整天,後來雙雙感冒了。
然而,劇組主創們的這番訴苦,並沒有什麼卵用。
雖然首映當天,《墨攻》還是取得了1300萬的日票房,算是一個很好的開門紅。
然而等到第二天,從網絡上到媒體報紙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對這部電影的差評。
拍的太爛了!
主題自相矛盾,概念模糊。
沒有真正體現墨家思想。
笑場不少,大道理太多。
故事雲裡霧裡,故弄玄虛,劇情前後矛盾。
人物設置突兀,故事主題看得人一頭霧水。
明明故事是圍繞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展開,但講得亂七八糟,如果墨子知道了,恐怕會氣的從棺材裡坐起來。
如此多差評導致的影響,就是《墨攻》第二天的票房就腰斬了,隻剩下600萬。
這下把導演張之亮和主創們給急壞了。
在《墨攻》之前,不管是《無極》還是《十麵埋伏》又或者《英雄》,隻要是投資夠高的大場麵電影,票房就沒差過!
就算上映的時候批評的聲音很多,票房也依舊堅挺。
但這個保底光環,到了《墨攻》這卻被打破了。
不管是劉德樺還是範小胖又或者劇組的韓國巨星安聖基等人,都在互聯網上呼籲大家多進電影院支持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拍的真的很不容易。
線下的路演,主演們也在積極的跑,製定了一個月26場的路演計劃,劇組分成兩個隊伍,南北同時一起跑。
然而這些補救措施絲毫不起作用,《墨攻》的票房依舊是屢創新低,噴爛片的聲勢也越來越浩大。
與之相比,還在放映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依舊很穩,甚至上映快一個月了,票房反而還增高了一些,日票房達到了120萬左右。
雖然依舊談不上大爆,但不知不覺間,累計票房已經到了3300萬了!
因為這部電影的受眾主要都是70後,而且還是事業有成的,最起碼也混到了公司中層,他們可不是那種在網絡上很有發言欲望的人。
所以這部電影在網絡上的輿論聲勢,確實是不太大,隻局限於70後之間交口傳播,而且還是“精英階級”之間傳播。
但票房成績是實打實的。
《墨攻》不但沒有對《誰的青春不迷茫》產生任何負麵影響,反而再次刺激了一波這部電影的票房。
這離奇的一幕,驚掉了李曉萍的下巴。
李曉萍做了無數麵對《墨攻》攻勢的思想準備,結果《墨攻》就這麼輕飄飄的自己倒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