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陽對他父親的記憶十分模糊,他隻是隱隱約約記得是有過那麼一個男人,在他還渾渾噩噩的歲數時,抱過自己。
他爸爸死的時候,他才三歲。
易陽對他父親的了解,要麼來自奶奶,要麼來自二叔。
奶奶說,大兒子是一個肯吃苦的人,總是很樂觀。
而二叔說,大哥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他做的那些事,自己想都不敢想。
幼兒園時,易陽對父親沒有什麼感覺,隻是偶爾會有人說他沒有父親,讓他感到難過。一開始,他還會哭,哭著去找媽媽。後來他媽媽改嫁失蹤了,易陽就再也不哭了。將來再有誰揭他的傷疤,他就把那人往死裡揍。
揍不過也揍。
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如今易陽對父親的死亡已經釋然了。他知道父親是有本事的人,農民的孩子,靠著自己一雙手,在縣城買了房子,門麵,還在省城弄了兩塊地。
如果、或許父親還活著,他大約也能享受起跑線劃在同齡人前麵的痛快吧?
上一輩子懂事得太晚,把父親留給他的東西都敗光了。
如今,遺憾不會再次上演。
這套房子是縣城新區的第一批商品房,足夠大,哪怕不算公攤麵積,也有一百二十多個平方。隻有奶奶和他兩個人住,其實顯得空曠。
隻是,裝修的糟糕。
能有什麼辦法呢?
這套房子交房是他的父親死後三年,當時隻是一個毛坯房。奶奶和二叔一番辛苦,才勉強把房子裝修成了人能住的樣子。
易陽從抽屜裡取了銀行卡。
家裡目前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父親就給他的那個門麵每年收來的租金,不多,就在三萬到三萬五之間浮動。
但這些錢,要支付奶奶和他的所有生活開銷,其實還是很拮據的。
上一輩子,奶奶沒有出事之前,這錢一直是她管著的。每月給易陽定量的零花錢。但自從奶奶出了事,監護人成了二叔,這些錢便徹底由易陽自己支配了,他也在肆無忌憚中越墮越深。
讓易陽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請求奶奶把銀行卡的抽屜鑰匙給自己,她竟然沒有絲毫猶豫。
易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總覺得奶奶似乎能感受到自己靈魂的變化。
永遠不要小看一些老人的直覺,很玄妙。
拿著這張銀行卡,易陽心頭溫暖。
這個年代還沒有移動支付,pos機也不普及,易陽拿著卡,要先去取了現金才能花。
要去買一些教材習題。
易陽想了想,用座機撥通了張卜壽家的電話。
“喂?哦,你等一下。卜壽,有人找你!”
電話那頭,張卜壽接起來聽筒,易陽也有些興奮,他也好久沒有見到這個兄弟了。
“喂,出來,陪我買點東西。”
“好,杏花廣場不見不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