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辯題是“分數重要還是道德重要”。
說實話,看到這個辯題的第一時間,易陽就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綜合這段時間對辯論的逐漸認識,他意識到大多數辯題吧,都是類似這種“二者都很重要,但一定要你選一個”的形式。
易陽也理解到了為什麼辯論中的“標準”和“定義”這東西這麼重要了,一個所有人都覺得重要的兩個東西,一定要你選一個,那麼必然涉及到“更”的問題。
當然,如果不是這種形式的命題,一方麵沒有思辨的必要,另一方麵太有傾向性的辯題肯對對某一方是有劣勢的,不公平。
這個辯題相對來說還算比較公平。
在雙方辯手都各自進行了自我介紹以後,便是開篇立論環節。
雙方一辯手分彆起立進行開篇立論,因為每一個隊伍裡都有一名高二的老人,所以在立論稿方麵,至少結構上沒什麼大問題,而在這個時候,易陽大約明白了邢穎丹為什麼反複強調一辯手的形象氣質很重要了。
二隊的一辯手大約是一個學聲樂的女生,氣質不錯,而且一開口易陽就能聽出來,她會氣息發聲,聲音富有磁性,能一下子將觀眾的注意力給吸引過去,同時說話節奏不快不慢,雖然沒有脫稿,照著將稿子讀了一遍,但是並不影響底下的評委觀眾聽清楚對方的論點標準。
邢穎丹在旁邊評論了一句:“這個一辯還不錯,我當時看上的人除了你就是她了,不過我不喜歡女生。”
易陽奇怪地問:“為什麼不喜歡女生?”
“女生大多數沒什麼邏輯。”
詹超下意識地說:“可是你和魏婷……”
“我說的是大多數。”
“呃……”
易陽暗自偷笑,邢穎丹說話帶著一種天然的氣場,強勢得很啊!
隨後邢穎丹又對二隊的立論稿做了點評:“中規中矩,沒什麼亮點。他們是正方,分數重要,如果是我的話,會從這幾個方麵駁斥他們的立論稿……”吧啦吧啦。
不得不說,聽邢穎丹這麼一分析,眼前的辯論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了。
隨後三隊的一辯開始發言,一下子就能看到雙方的差距了。
三隊的一辯手是一個小胖子,大概是一個偏理科的男生,普通話也不是很標準,還有一些緊張,嘗試脫稿,一開始但背錯了一點東西,接下來整個立論都變得磕磕絆絆。
底下的賴蘇斌老師還能儘量控製自己的表情,不給台上的辯手增加心理負擔,而幾名學生評委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這麼一皺眉,小胖子更緊張了,中間還出現了兩三次長達幾秒的卡殼,不少觀眾都暗自搖頭。
邢穎丹說:“大多人第一次打辯論賽,這個才是常態。”
如此立論,無論他的稿子質量如何,大概觀眾都是沒怎麼聽進去的,除了幾個評委耐著性子記筆記分析他們立論的結構,其他人多都關注小胖子的失誤去了。
接下來依次進行的是二辯質詢,三辯盤問環節,連易陽都能看出來他們的新手屬性了。
實際上這兩個環節,應該是全看臨場的,二辯就對方一辯的立論稿,進行質詢提問,所以一定要聽對方的稿子,抓住對方的破綻,進行第一波進攻。
但是雙方的二辯起來以後,都是拿著事先準備好的稿子,提了幾個不相關的問題,看得邢穎丹連連搖頭,忍不住吐槽:“他們稿子裡那麼明顯的漏洞,都不去抓……唉,白瞎。”
詹超默默聽著,小眼睛咕嚕嚕地轉,他大概知道該怎麼做了。
接下來的三辯盤問更是如此,雙方三辯也都是新人,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問了一通,邢穎丹自己就是金牌三辯,看得連連歎息,說:“待會兒上去讓你們看看什麼叫盤問。”
三辯盤問環節結束後,有五分鐘的討論時間,接下來就是激動人心的自由辯環節。
邢穎丹說:“看明白了吧?一辯立論,說白了就是構築自己的陣地,二辯和三辯環節,都是個子的進攻時間,當對方的陣地建立起來以後,針對他們陣地上的弱點,通過質詢和盤問的方式來進攻。”
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易陽補充了一句:“二辯就像是陽謀,正大光明地進攻,而三辯更像是奇謀,每一個問題都可以隱藏陷阱,反應速度慢一點,搞不好就自己把自己的陣地坑了。”
邢穎丹興奮地拍拍易陽的肩膀:“少年啊,理解得很到位,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那麼剛才他們的表現你們怎麼看?”
詹超想了想,“他們就像是離開了自己的陣地,在陣地外亂七八糟地打了一架。”
“完全正確!”
易陽在一旁有些佩服起邢穎丹,說實話,這女生的性格過於強勢,邏輯嚴密,還有幾分居高臨下的睥睨,似乎也沒什麼要好的朋友一起走動,人緣可能……嗯,但是僅僅從辯論的角度上說,她絕對是一等一的高手,僅僅在這麼短時間內就讓他們這支隊伍建立起對辯論如此直觀的理解,就已經很厲害了。
辯論精彩,是建立在雙方都很強,能隨時在陣地上攻防的前提上進行的,顯然第一組的雙方並不具備這個條件,自由辯的時候他們更是越跑越偏,要麼是一個人起來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浪費了時間,要麼是一方逮著一個問題反複地問:“對方辯友,請你回答我方問題,到底什麼是道德?”
當然,這個過程還是挺歡樂的,雙方隊員冷不丁冒出兩句話,逗的全場哈哈大笑。
但是回歸辯論比賽本身,各自有意義的攻防並不多。
雙方的老人和邢穎丹不同,都是四辯,因為這個辯位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最佳辯手的位置。
最後的四辯總結環節,雙方的四辯總算是將雙方早已偏離的交鋒拉回來了一點,開始進行了一波算是有點乾貨的攻防。
而最後的結果卻是大跌眼鏡,判定反方獲勝時,下麵一眾新手都很懵圈,因為至少看起來形勢是相反的。
這一次不必邢穎丹解釋,詹超就說道:“雖然看上去正方立論好,場麵上也好幾次壓製了反方,但其實都是在人家陣地之外的,沒什麼用,而反方什麼都沒做好,但人家一直守住了陣地,還駁掉了正方的定義,他們還渾不自知。”
邢穎丹滿意地說:“就是這樣。”
果然,評委點評時,賴蘇斌老師說了一句……
“人家反方一直問你們,你們的道德到底指什麼?你們一直逃避,反方認定的道德是指老子的道德,本來這是一個很好駁斥的東西,你們沒有意識到……”
正方的幾個新人麵麵相覷,其中一個忍不住開口:“呃,我們逃避了嗎?”
“太亂了……”
易陽在下麵想笑,這就是辯論麼。
這是真正的過程大於結果的事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