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競賽的成績還沒有出,但大概結果還是能預測一下的,目前是二試隻做出來兩道,而且還不能保證兩道題都能做對。
相比之下,一試倒是挺有把握,跟羅冰對了一下答案,大概隻有一兩道題有錯誤,這樣的結果對於易陽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按照往年的結果來看,如果兩道二試題目能做對,在江南省這種接近一流但又不是一流的競賽省,還是有很大希望能拿獎的。
當然,省隊什麼的就不必指望了。
倒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畢竟他現在並不指望著靠數學競賽上大學,而且每一年自主招生的政策都在變化,但是如果真的能上一些名校自招的門檻,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如此心態,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一級運動員證書到位了。
自申請到拿到一級證書,整個流程竟然用掉了整整一個學期,有一段時間杳無音信,甚至他都有些懷疑人生了,不過如今實實在在拿到了證書,高考帶來的壓力便實實在在地沒有了。
對於易陽來說,數學競賽結束後,這學期的生活才算是真正步入了正軌。
此時班上的人麵孔有了不小的變化。
高二正式文理分科了。
今年是少見的文理科人數相對平衡的一年,所以原有的班級編製並沒有什麼大變化,但是因為有一些同學最終選擇了理科,也有一些隔壁班的選擇了文科,一些人出去,一些人進來,所有便有了一些人員上的調整。
但在這個班上,易陽跟同學的關係比較淡,倒也沒什麼心情起伏,關係好一點的幾個人,鄧文瀟啦,周想啦,王桑檸啦,都是沒有選擇文科的。
期間,易陽有一次換班的機會,便是進入競賽班。
要進競賽班,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選拔考試,一班有不少人都去報名了,但是能通過的很少。
易陽沒有報名。
對於易陽來說,去不去競賽班其實意義不大。
競賽班自然是理科班,學業進度比普通班更快,有教練,課程安排裡競賽的內容會多一些,除此之外就隻有氛圍優勢了。
這些對於易陽來說都不怎麼重要,畢竟現在他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沒有必要給自己主動去找一些壓力。
但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學習節奏變得緊張起來了,老師布置得作業似乎也比上學期多了一些,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易陽似乎感覺今年開始高二年級戀愛的男生女生……也變多了。
此時,易陽正在耐心地給王桑檸講題。
“嗯,接下來,你再看這根線,我把這幾個部分給你遮住,你再想象一下,把這個正方體在你的腦海裡旋轉一下,這條線……它是不是這個三角形的中線?所以我們就可以用有關中線的定理了……”
王桑檸反應了一會兒,才想通了,點點頭,接下來的步驟她就會做了,埋頭寫了起來。
易陽不太放心,一直看著她將最後的結論證明出來,確認無誤,才點點頭。
望著王桑檸認真寫題的模樣,他微微有些恍惚。
一方麵恍惚的是自己,他不由得想起了剛剛重生時的那番光景,自己甚至連小學的數學都有些轉不過彎,甚至看到數學書的第一眼,“質數”、“約分”、“通分”這些名詞都讓他愣了很久,而現在被稱為少女殺手的立體幾何題,他卻能稍微看幾眼,就立馬找到思路……
如果是持續的改變,每天一點點的進步,短時期你感受不到自己的變化,仿佛隻是感受著時間蓋著時間,明天疊著今天,但是當你跨過一個很長的跨度驀然回首,便會驚訝後啞然一笑……原來已經走了這麼遠。
而另一方麵,則是恍惚王桑檸。
她的進步也很大啊。
儘管,雖然,可能僅僅勉強能夠到這個班上的平均水平,甚至可能還低語平均,但是作為一個體育生,在被打擊後沒有自暴自棄,短時間內就能調整過來心態,快步追趕上來,很厲害了……
當然,王桑檸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大抵都不算特彆聰明的女生……單指學習方麵。
有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繞幾個彎才能想到的思維陷阱,需要反應挺長時間,但是她的很努力,真的很努力,在退出體訓隊以後,幾乎將所有課餘時間都拿在了追趕學習進度上,好幾次深夜起床上廁所,他都能從門縫下看到王桑檸的房間燈還亮著。
但不可思議的是,王桑檸前一天看書到淩晨,第二天依舊精神飽滿,活力無限,每天晚上還能花些力氣練一練瑜伽,提著啞鈴做一做深蹲弓箭步蹲之類的無氧訓練。
雖然不能做高強度的有氧訓練了,但是身體局域部位的無氧抗阻訓練還是能做的。
不過有一點,他發現王桑檸跟自己很像,那就是睡眠質量賊高。
王桑檸也是躺在床上,分分鐘就能進入深睡狀態的神奇女子,所以大概這也就是為什麼她能始終保持不錯的精力吧。
王桑檸將這道題做完以後,又自己複盤了一遍,沒想到還是有些卡殼,皺著眉頭思考了半天,十分忘我,才微微舒了口氣,轉而十分認真地問易陽:“易陽,你做這種題……是怎麼思考的?有沒有一個原則性的東西可以把握?”
易陽微微一怔,隨後便明白了王桑檸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什麼思路?怎樣思考?這兩個問題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完全不同。
比如,這道題要證明a,我們要先得出b,然後算出c,所以a,這個叫思路,而“如何思考?”則需要站在更高的一個緯度,大抵就是“要證明這種題,我們首先要看有沒有條件……再看有沒有條件……如果有,就用這種思路解題,如果沒有就用這一種思路……”
王桑檸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因為她知道自己雖然當時知道這道題的思路了,但是這種思路究竟是怎麼來的,她很迷惑,她想知道有沒有一種“原則”一樣的思考方向,拿到一道題了,我就這樣去嘗試這樣思考……
易陽感到有些好笑,他很理解王桑檸的那種困惑,因為那種困惑不久前他也是有的。
此前跟數學老師學習的構建正真的知識係統的辦法,隻是讓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得牢靠一些,但是遇到一些具體的問題,某一個環節給卡住了,還真不是靠掌握牢固點基礎知識就能破解的,關鍵還是運用基礎知識點能力。
如果將高考數學分成三個層次,大抵便是沒有掌握基礎知識、掌握基礎知識、熟練運用基礎知識,而這三個層次並不是那麼容易跨越的,實際上哪怕是重點高中裡,許多人也僅僅是“記住”了基礎知識,距離真正掌握基礎知識還差得遠,真正的掌握一定是在理解透徹的基礎上。
而完全掌握了基礎知識,距離熟練運用同樣有一段距離,除了一些智商特彆高的人,很多高考生的晉級方式選擇的是刷題,這的確是一種沒什麼問題的方式,而對於競賽生來說,做高考題會有降維打擊的感覺,也就不必去大量地刷高考題了。
當然,不是說競賽生不刷題,實際上競賽生的刷題量比起正常高考生隻高不低,隻是做的是競賽題,而做競賽題的難度是遠高於高考題的。
易陽想了想,用儘量能讓王桑檸聽得懂的方式講了一下“雙向奔赴”的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在很多題型都能用到,不過還是在幾何類的題目裡性價比最高,但是王桑檸聽了半天,微微一歎:“不怎麼聽得懂呢……”
易陽笑了笑,寬慰道:“你已經很厲害了,這麼短的時間就追上來了這麼多,不著急,慢慢來吧。”
其實他看得很透徹,王桑檸就是屬於還沒有完全掌握基礎知識的層次,很多學生終高中三年時間,都還在第一個層次往第二個層次邁進,沒有掌握基礎知識,很多思路就沒有辦法融會貫通。
王桑檸歎了口氣,又笑笑,點點頭:“謝謝你啦,又占用了你的課間休息時間。”
就在這時,前排的女生轉過來,小聲對王桑檸說:“桑檸,你知不知道,那個四班的班長和我們班的一個男生在一起了……”
前排是一個圓臉女生,叫袁顏,喜歡八卦,經常轉過來跟王桑檸分享一些不知道哪裡聽來的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