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的事情可以稍微放一下,眼下對於薑黎黎來說相對重要的事情是慶祝易陽生日,已經確定時間,是在周末,但還沒有確定以哪種形式來慶祝,也沒有確定具體要邀請哪些人。
正在開車的薑黎黎想了想,問:“對了易陽,你過生日的時候,希望邀請哪些朋友?”
易陽手搭在窗戶上,感受著涼爽的風,聽到薑黎黎的話,隨意說道:“沒必要搞得太複雜,我喜歡簡單一點,就桑檸我們三個人吧,我其實並不太喜歡熱鬨。”
薑黎黎同樣喜歡簡單,不喜歡複雜的人際交往,複雜的生活,但是如果易陽一定想一大堆人熱熱鬨鬨地慶祝生日,她也是可以的。
而此時易陽說了自己的想法後,薑黎黎的心情就變得更好了,她看了一眼易陽,不知道他到底是真的自己不喜歡吵鬨的環境,還是考慮到她跟王桑檸不喜歡才這麼說的。
但無論是哪種原因,都值得讓人開心。
薑黎黎說:“行吧,那麼人就定了,就我們三個,但是形式的話……嗯,到時候我來策劃好了。對了,你這周周末要去參加科目一的考試,具體是周六還是周天?”
“嗯……周天吧。”
“行,那我們的慶祝就定在周六。”
汽車駛出園區,視野中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在過了某一個時間後便十分突兀地,沒有任何過渡地拔地而起……進入市區了。
易陽問:“對了姐,你的生日是什麼時候?”
薑黎黎微微一怔,笑了笑:“我……不喜歡過生日。”
“不過?”
薑黎黎微微一歎,女孩子過了18歲以後,就很討厭過生日啊。
這個年代和父母那個年代很不同的一點在於,父母他們那時候,18、9歲,20出頭,很大概率就已經承擔起了責任,在社會上打拚,很獨立了,而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人25、6歲了,但還是生活在父母的蔭蔽之下,很難獨立。
明明已經到了撫養下一代的年齡,不僅父母認為你是一個孩子,而且連自己本人也往往不自信能夠承擔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
有時候就會恍惚地覺得,明明自己還這麼小,怎麼突然就這麼多歲了。
薑黎黎希望,也一直都在嘗試著,讓自己擁有更成熟的心態,但她希望僅僅是心態上的成熟,這很難實現,反而生理年齡不管你願不願意,一年又一年地就增加了。
所以,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很不喜歡過生日了。
每次過了那一天,就痛苦地知道,自己的年齡又變大了一歲,自己的青春也邈遠了一點,如果慶祝,這種痛苦就更強烈了。
薑黎黎說:“我不喜歡過生日,因為這會提醒我又老了一歲。”
易陽沉默了一下。
這種時候,一些男生大概會說,在我眼裡你永遠十八歲之類的話,哪怕不是這個原話,但大抵意思脫離不了這個框框,無非就是誇讚“你看起來這麼年輕不用在意年齡什麼的……”
如果放在兩年前,他大概也會用類似的話逗逗薑黎黎,但此時他稍微醞釀了一下,卻是搖搖頭說:“你十八歲的時候很美,是因為十八歲這個年齡很美,而你現在很美,是因為你真的很美。”
薑黎黎愣了愣,頓時古怪地看了易陽一眼,嘴角微微抽搐,說:“好肉麻……”
易陽咳嗽了一聲……翻車了嗎?
但薑黎黎隨後卻淺淺地一笑,臉上浮現一絲紅暈,說:“但是我很喜歡。”
感受到薑黎黎的情緒,易陽才笑了笑,繼續將視線放在窗外的風景上。
車子又行駛了一會兒,易陽有些出神,看了看薑黎黎,欲言又止,但想了想還是忍住了沒有問。
薑黎黎現在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女司機了,開車姿態放鬆,也能抽空將視線到處移動,注意到了易陽的目光,奇怪地問:“怎麼了?”
易陽猶豫了一下,才說:“沒有,剛才想問個問題,但是又覺得不太合適。”
前麵紅燈亮了起來,薑黎黎踩刹車將車子停穩,才說:“關於我的?”
易陽點點頭。
薑黎黎想了想,說:“我聽了會不會生氣?”
“應該不會。”
“那你問吧。”
易陽笑了笑,說:“還是算了吧。”
薑黎黎皺了皺眉頭,說:“討厭,說話說一半。”
“嘿……”
“算了,你不想問就算了。”
綠燈亮了起來,薑黎黎操控著車子往前開走了。
……
時間一晃眼就到了周五。
這幾天時間,易陽基本上保持著白天正常上課,下課給王桑檸講講題的節奏,時不時聽聽前排袁顏轉過來講講八卦,偶爾插嘴,逗得兩個女生哈哈大笑。
高二一周內還有幾節為數不多的副科,美術、音樂、計算機之類,而今年過後,除了體育課以外的所有副科都會被取消,所以在大家都很珍惜此時的副科小時光。
體育課上,易陽依舊會去打打籃球,在球場上也經常能夠碰到籃球隊的小夥伴們,雖然大家依舊很希望他今年能繼續帶領球隊打一年,但是也都尊重他的選擇,更清楚作為一個非體育生,今年不可能再繼續將重心放在籃球上的現實。
第一年算是跟班上的其他學生混得很熟了,偶爾體育課上組織一兩場比賽,女生們會組團到旁邊給班上的男生加油助威。
如果不是真正進入了這所學校,易陽也不會有如此深刻的感覺:重點高中跟縣級普通高中相比,優勢是360度無死角的碾壓,學生素質也是,人家不僅學習成績比你好,體育也比你強。
這個學校裡能扣籃的非體育生,還不止他一個人,偶爾某一場班級比賽對方一次快攻中,突然爆起扣了一個,哪怕扣飛了,也會引得旁邊的學生一片叫好,遇到這種情況了,他也會熱血沸騰,找準機會嘗試扣一個。
宣泄情緒。
上一世沒有一個完整的高中,對高中的印象是模糊的,如今重走一次,儘管帶著成年人的視角,卻依舊能用青春的心態去感受。
老師的諄諄教誨,教室裡的奮筆疾馳,前排後桌的互相捉弄。
喜歡將不合身的校服袖子拉得老長的少女,被身後的男生模仿走路的姿勢,發現後追逐打鬨。
放學回家時推著自行車,素顏卻皮膚白皙眼眸乾淨的少女,和戴著眼鏡沒有發型的少年,互相訴說著心事。
還有大家自發地將一個個心怡的大學名字,寫在課桌某個顯眼的位置上,讀書累了,就忍不住看一眼,咬咬牙繼續做那些做不完的題目……
種種場景,便是題記為高中的青春。
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狗血劇情,沒有愛恨情仇,每一個人的目的或許不明,但方向明確,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哪怕為數不多的愛情,也像是春天的柔風,輕飄飄地從你眼前拂過,你閉上眼睛感受到它,伸出手卻那麼怎麼也抓不住,那麼虛幻,那麼飄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