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的。”
“我也會的。”鵺span
窗外的雨下得越來越大。
等易陽去衛生間洗澡了,薑黎黎緩緩拉開被子坐了起來,開了燈,看到床單上那顯眼的一抹嫣紅,心情悵然的同時,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以前總是聽到一些傳聞,女孩子的第一次未必會有落紅,可能跟體質有關,也可能是少女時期的一些意外,導致提前破了……如果遇到那種情況,相信易陽並不會介意,也不會懷疑她,但是她會覺得難過,她會覺得這一次的經曆是不完美的。
或許完整,但不完美。
在昨晚之前,這件事讓她有一種憂心忡忡的感覺,擔心沒有落紅,或者量不夠大……看起來沒有那麼壯觀。
而現在,她看到那一片印記,覺得什麼都圓滿了。
此時,她的心情便有些得意起來,那是自己貞潔的證明……雖然自己的純潔並不需要一定有一個標誌來證明,但她就是想要讓易陽親眼看到,自己雖然是一個能夠引導一切的姐姐,技巧豐富,足夠誘惑,但很純潔,無論是心靈還是身體,由內而外的純潔。鵺span
易陽……親愛的弟弟啊,現在,我是真的把一切都交給你了。
想到這裡,薑黎黎腦袋緩緩貼在膝蓋上,露出了一個複雜的笑容。
……
這一場秋雨過後,東海市的天氣便驀然轉涼了。
第一學期的生活也稀裡糊塗地就到了尾聲。
過了十一月以後,東海市經常是陰天居多,天上有厚厚的雲層,還下了幾次雨,直到十二月,那般天氣都沒有明顯的改變,隻是天地忽然變得明淨起來了,雨不再下,空氣有些乾冷,偶爾會零星飄落一些雪花,但這座有溫度的城市,很難積成雪景。
跟姐姐突破了最後一步後過去了兩個多月,期間又有了幾次,一次是姐姐過來找他的,另外幾次是他抽空回漢寧的。鵺span
對於姐姐來說,無論前兩次多麼溫柔,互相配合,體驗都不會那麼完美,這是取決於處女生理結構的,雖然談不上撕心裂肺,但每一次還是會痛,不過這種痛隨著次數以及雙方的默契增加,正在逐漸消褪,到最近的一次,差不多是全程愉悅了。
當然,生活的重心不可能在這件事上。
學校方麵,屬於大一新生的生活按部就班地進行,除了課程表上必修的課程,他將更多的經曆放在了與康新的互動上。
當然,並不是帶著某種功利性的意圖來做這件事的。
這段時間地相處,能夠感受到康新是一個很清醒的人,他並不介意旁人帶著某種目的與自己接觸,但他會在一群有目的的人當中做篩選,而這個標準很難描述,甚至似乎沒有一個可以比照的標準……如果硬要說的話,大概就是看那個人順不順眼。
情商、智商,在這裡缺一不可。
至少,在這一點上,康新很歡迎他。鵺span
易陽想分析不出原因,也就懶得去想了,有時候覺得或許是因為他的女兒喜歡自己的緣故,畢竟每一次看到自己,康歡喜都會非常歡喜,而康新又十分喜歡看到女兒歡喜。
自己能夠隨時去他的住處拜訪,這可是許多跟他的研究生都沒有的待遇。
跟康新接觸得多了,能學到的東西便不止專業課裡的那一點東西。
尤其是關於投資的經驗。
康新說,價值投資不是數學推理,不能紙上談兵,要時刻提醒自己,像教員說的那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理解真實的生活生產場景,才能掌握什麼樣的產品是消費者需要的,什麼樣的服務是真正有意義的。
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易陽在康新的指導下進行過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而這個社會實踐活動其實跟他有關……
東海大學這樣占地麵積巨大的學校,是共享單車萌芽極好的搖籃溫床。鵺span
也是一個契機,一次閒聊中跟康新聊到了共享經濟的概念,這個概念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是十分前沿新奇的東西,但頗有眼光的康新自然一下子就被點燃了某種靈感,看到了這個概念背後的一些可能性……雖然他還不知道這種可能性能夠發展成什麼樣子,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有研究的價值。
於是康新便鼓勵易陽,做一個實踐調研。
這是易陽第一次接觸大學的學習模式,也直觀地認識到,一所好的大學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的,他們的學習與社會的前沿齊頭並進,甚至更多時候是稍前於社會段……這大概是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區彆。
當然,這件事肯定沒有辦法靠一個人實現,但東海大學裡最不缺的就是實乾家,糾結了泉興、陸浩、潘洋幾個臭皮匠同學,一邊學一邊乾,當然,主要還是他為主導的,製訂調研計劃、製作問卷、做訪談,小組成員深入學校方方麵麵,分頭行動,雖然易陽早就對這個共享單車概念的發展趨勢有一個大致的把握,但真正做這件事的時候,收獲的東西卻遠不止是“把大勢細化了解了一下”那麼簡單。
實際上,這是一種進行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的研究,得到的經驗可以用在更多場景下。
這個過程中,易陽明白商業中的洞見並不是對某個大勢的把握,也不僅僅來源於前人經驗的總結,而是對原始數據的挖掘和積累。
他做的這件事,其實更像是提前知道了答案,然後進行推導的過程。鵺span
在他的主導下,搞出了厚厚幾十頁的調研報告,在學校社會實踐比賽中擊敗了一眾學長學姐,拿到了特等獎,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了。
當然,這件事帶來的餘波才剛剛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