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易陽有些意外的是,全程沒有看到馬文武的兩個兄弟,照理來說,他們是一個團隊的,雖然說大部分事情是馬文武在做,尤其新的版本的核心都在他腦子裡裝著了,但是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都沒有見到他們兩個,也有些說不過去吧。
易陽隨口問了一句:“他們兩個呢?”
馬文武搖搖頭:“我沒跟他們說,其實本來也不打算跟你說的,畢竟你們還在假期嘛……這件事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嚴重。”
黃杉衫表情有些不自然,因為易陽是她打電話給叫來的,當時她慌極了,本來她就是給人打打下手跑跑腿的,馬文武就是她的主心骨,一下子主心骨沒了,當然就手足無措了,東想西想,難道說馬文武學長做了什麼壞事?會不會……牽連到自己?種種亂七八糟的想法之下,就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第一時間給易陽打了電話……
聽馬文武學長的意思,這個電話似乎也不應該。
她默默地看了看易陽,表情有些複雜。
無論怎麼說,她都覺得易陽更能給她一種踏實的感覺。
看到易陽的一刻,就不害怕了。
易陽皺了皺眉頭,說:“我覺得這件事你這麼做有些欠妥,畢竟是合夥人,這也是一件大事,不告訴其他人,雖然我知道你是想自己一個人解決好,但這樣恐怕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馬文武乾笑了兩聲:“我知道了……好了好了,你不要批評我了,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接下來我還要跟天峰資本的人去談,放心吧,按照你的那種說辭,我相信肯定能成的!”
易陽微微歎了口氣,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接觸久了就會發現,馬文武這種人是有性格缺陷的,固執得嚇人……但是轉念一想,那些技術大牛,哪個性格裡沒有一點固執的成分呢?從某種角度上說,沒有一股執拗的勁,確實很難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極致。
從這個角度上看,其實自己跟馬文武是同一種人。
……
幾天以後,東海市的春天算是正式到了,學海路的兩旁栽的綠樹中點綴朵朵白花,這城市春天氣溫宜人,剛剛開學,算起來這一學期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生了,那種看什麼都稀奇的表情便少了一些,大家都顯得有些從容,從容地在校園裡漫步,於是整個校園顯得一派悠閒。
第三圖書館是最新的圖書館,建築邊緣是巨大的落地玻璃,有人因其獨特的造型戲稱為“水晶宮”,易陽拉開窗簾,剛好可以從這個角度欣賞到下方的景象。
下麵是一條林蔭小道,但是位置偏僻,少有人來,小道邊上有兩排木凳供人休息,一點點陽光從樹蔭的罅隙中投下,偶爾有不知名的小鳥飛過,成為點綴著季節清新的主色的一部分。
此時是下午,易陽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在讀一本馬立誠的《曆史的拐點——中國曆朝改革變法實錄》。
雖然說是理科出身,但是易陽其實自初中時起就很喜歡讀曆史,他的寫作功底和思辨能力也是看了大量的曆史著作培養起來的。
讀曆史有很多好處,其中有一點就是可以讓人更加直觀地看到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價值總結,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終極規律,熵就是指一個係統混亂程度的指標數值,越無序,熵就越大,係統越有序,熵就越小。
任何一個係統,隻要是封閉的,且無外力做功,它就會熵增,即,逐漸趨於混亂和無序,最終走向死亡,生意如此,公司如此,甚至大到國家也是如此,而看曆史,能夠讓人更加清晰地看到熵增的過程,從而探索對抗熵增的辦法,從而延長係統的壽命……
易陽突然發現,當一個人開始主導一個係統的時候,往往就會去嘗試探尋哲學,曆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往往在自己的領域有驚人的成就,比如王陽明、比如教員……一個哲學真正學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哲學專業的人,就像作家往往不是文學係畢業的。
思維發散得有些多,看得有些累了,才放下手中的書,往下麵的路上望去。
有幾個人。
長裙飄飄,跳躍,漫步,回眸一笑……女主角的肢體語言形成這些唯美的畫麵時,旁邊的人專注地看著,一台攝像機將它們一一記錄下來。
哦,在拍戲麼。
對於東海大學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來說,常常會有類似的場景,他們可能是某個選修課老師布置的任務,可能是某個社團組織的活動,當然也可能是一群有著放肆理想的年輕人誌同道合的嘗試……
這就是大學,一個可以將一切瘋狂的想法予以實踐的田地。
易陽悠閒地看了看他們,手上的手表剛好折射了陽光,一道亮光晃動,下麵的女生驀然抬頭。
“咦?”女生愣了愣。
易陽喝了一口帶來的水,默默收回目光。
“怎麼啦香梅?”
回想剛才朝著圖書館二樓窗戶的驚鴻一瞥,香梅若有所思,突然笑眯眯地望向那邊的趙平,說:“趙學長,你不是說差一個感覺嗎?我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趙平走過來,一麵低頭看了看剛才拍的片子,臉上露出不太滿意的表情,一麵抬起頭:“嗯?”
香梅說:“就是跟我一個班的易陽啊……”
“易陽?”
聽到這個名字,趙平臉上閃過一絲光彩:“哦……他麼?”
這幾個人在做的事情,以及為這件事形成的組織,大概可以看做是一個簡陋的“劇組”,而主導這一切的,就是趙平。
每一個大學,每一級都總有那麼幾個風雲人物,他們的故事往往被很多人傳說,趙平至少在經管學院這個層麵上,算的上這樣一號人了。
尤其是上一回經管學院的學生節辦得十分成功,從前期的籌劃到最後的實施,各個環節都十分出彩,類似東海大學這樣的名校,學生們的思考能力都要強一些,喜歡透過現象思考本質,對於這次活動,就會聯想到組織者的能力上去了……如果是一個任職的管理者組織得好,不是新聞,而一個學生能組織得好,就會讓人佩服了。
而其家庭背景也不容小覷,當然他家裡具體是做什麼的大多數人是不知道的,隻是知道是做生意的,很有資本。
趙平要在學校裡做什麼事情,至少在找人這個環節上,基本上是遇不到什麼困難的,他能感受到的大多是善意,偶爾思考過其中的原因,還是願意把主要原因歸結到個人能力上去,似自己這般溫和得體,能夠照顧到身邊的人的情緒,做事又周到,大概、的確是有一種個人魅力的,相信哪怕沒有家庭的背景,做一些事情也不會很困難。
雖然說,哪怕在名校,大多數人也還是拜金的。
此時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拍一部戲。
這是趙平的興趣愛好,當然,這個興趣愛好萌發的時間有些短,是上了大學以後才逐漸清晰的,否則他如今大概在某個電影學院進修。
此時他們正在拍攝一個小片段,一切以趙平的個人意誌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