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他徑直走向大門,然後自己推開門走了出去。
“你是怕我留在這裡,你還是忍不住想來問我,問完又忍不住想殺我滅口吧?”
楊豐在後麵很無語的說道。
當然,皇帝陛下根本沒理他,在錦衣衛簇擁中徑直走了。
他應該就是這麼個意思。
現在可是他立儲的關鍵時候,不能受任何乾擾,如果楊豐留在這裡,他真很難忍住不過來問,可問就要受到乾擾,不論他是否相信楊豐的理論,但問一次就心中胡思亂想一次,對於他這種人來說,做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卻受乾擾是很難忍受的,所以要麼殺了楊豐,要麼攆的遠遠的彆在他麵前,至少在他做出最終決定前,彆在這裡引誘他。
讓他去遼東吹風。
至於小公主,那其實就是個燈泡,讓皇帝陛下能看到他的燈泡,照亮他的位置。
另外也是一種互信。
“我爹爹找你作甚?”
燈泡小心翼翼地走進來,湊到他麵前好奇的說道。
“你不是要去遼東嗎?明天就走,正好到那裡趕上零下二十度,讓你好好享受一下冰天雪地。”
楊豐沒好氣的說道。
遼王封地廣寧,遇上寒潮零下二十度應該沒什麼壓力,這時候已經快九月,走到那裡正好寒冬,所以她的確可以感受一下冰天雪地了。
“不對,你爹是怎麼想起把自己的兒子扔到那種地方的,這是他親兒子嗎?”
他饒有興趣的說道。
不過朱植的封地還算是好的,最慘的應該是寧王,都扔到寧城了,至於理論上更慘的韓王,其實一直沒就國,這時候才十二,類似的還有沈王,沈陽的王府都沒修完。朱植和朱權是一起北上的,同時走的還有肅王和慶王,這個要去甘肅和寧夏的,他們都是帶著各自護衛,而這些護衛都是全家遷徙,所以路上會耽誤很長時間,像遼王的大隊人馬走到封地估計得用半年時間……
四五千裡。
男女老幼,拖家帶口,平均一天能走二三十裡就不錯了。
所以這時候其實還在半路上,他們走快點說不定都能追上。
小公主瞬間滿臉通紅,一副要撓人的模樣,她可是和朱植一個媽,朱植如果不是親兒子,那她算什麼?
第二天,朱元璋說到做到,早晨就下旨,由含山公主北上,探視遼,寧二兄,並慰勉北平行都司,遼東都司所屬各衛,並代替皇帝賞賜冬衣,大夏國駐大明大使楊豐隨行觀大明山河。並且命錦衣衛指揮僉事謝貴,率領一百錦衣衛騎兵,另外升留守右衛百戶戴貴為副千戶,率領五百步兵護送,即日啟程,不得延誤,天黑前必須渡江。
然後還沒等天黑,楊豐就已經被火速趕到了江浦,很顯然皇帝陛下也怕控製不住自己。
畢竟朱棣已經進京,他現在正處於關鍵的選擇中。
楊豐站在碼頭上,感慨的看對岸遙遙可及的南京城,折騰這麼久他終於離開這座城市了。
“楊大使,您這車過清流關怕是有些不方便。”
謝貴說道。
他是個五十多的老將,這個年齡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基本上可以說是朱元璋的親信了,應該就是後來被朱棣殺了的。
“怎麼,過不去嗎,你們大明連個能走馬車的路都沒有?”
楊豐說道。
“過是能過,清流關道路也夠寬,就是山路顛簸些,而且自清流關北上,山路還是不少的。”
謝貴說道。
“那坐轎子是不是更舒服些?”
楊豐問道。
話說他還沒體驗過這些腐朽墮落的封建交通工具呢!
彈簧減震暫時沒有,可人腿減震有啊,那底盤可是真正智能化。
“呃,楊大使,我等皆不得乘轎。”
謝貴說道。
“那她為何能坐?”
楊豐指著小公主說道。
小公主正坐在一頂四人抬的轎子裡,搖著小團扇很快樂的看著他……
“我是女人啊,我大明女人當然可以坐轎,男人除非老病不能行動,否則都不準坐轎,難道你老病不能走路?”
她得意的說道。
“楊大使,正是如此。”
謝貴很認真的說道。
楊豐默默上車,緊接著駕馭他的專車駛向江浦縣城……
“這是什麼封建王朝啊,連個轎子都不讓人坐!”
感謝書友滅清妖殺倭寇,恒源大俠,扶犁理江山,俺真不是英雄等人的打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